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置若罔闻是的意思 成语: 置若罔闻什么意思?有什么样典故及故事?
成语: 置若罔闻什么意思?有什么样典故及故事? 成语: 置若罔闻 成语简解 编号: 468成语: 置若罔闻注音: ㄓˋ ㄖㄨㄛˋ ㄨㄤˇ ㄨㄣˊ汉语拼音: zhì ruò wǎ g wé 参考词语:
成语: 置若罔闻什么意思?有什么样典故及故事?
成语: 置若罔闻 成语简解 编号: 468成语: 置若罔闻注音: ㄓˋ ㄖㄨㄛˋ ㄨㄤˇ ㄨㄣˊ汉语拼音: zhì ruò wǎng wén参考词语: 付之罔闻, 置若勿闻反义: 言听计从, 铭记在心近义: 充耳不闻, 置之不理, 置之度外释义: 置,放著。罔,没有。「置若罔闻」指虽有耳闻,却好像没有听到一样不加理会。※#语或出明.朱国帧《涌幢小品.卷九.阁臣相搆》。 △「置之不理」Emoji符号: 置若罔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置若罔闻”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明朝万历年间发生了「妖书」事件,祸连诸多朝中大臣,惊动全国上下。当时神宗已立长子为太子,即日后的光宗。而极为受宠的郑贵妃连生三子,有人便写了一篇文章,说郑贵妃谋立己子,并直指皇帝将来会改立太子。由于内容均为胡乱推测之语,时称之为「妖书」。神宗看了非常生气,下令锦衣卫查办,要找出写这篇文章的人,处以极刑。一时间,倾朝都笼罩于妖书的阴影下,许多大臣因此受到牵连。当时的大学士沈一贯素与礼部侍郎郭正域不合,郭正域曾是沈一贯的学生,但郭正域一直对沈一贯不服,时常忤逆他,沈一贯因此怀恨在心。妖书事发后,有人向他密告可能是郭正域所为。沈一贯知道郭正域的为人,不可能写下这篇大逆不道的文章,但一直对过去的事情耿耿于怀,不愿替他出言辩护,甚至火上加油,向皇帝暗示郭正域可能涉案。神宗听了大怒,下令将郭正域关起来,并免去他的官职。其他大臣见他命将不保,赶紧去向沈一贯说情,沈一贯才出面解除了部分危机。经历了这场事,郭正域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他身边的许多人却受到牵连,自己也被罢官还籍,最后死于家乡。朱国帧在他的书中提到这件事,认为沈一贯只因宿怨,对不利于郭正域的密报「置若罔闻」,不加理会,甚至利用情势顺水推舟,让这件事扩大,连累许多无辜的人。后来「置若罔闻」可能就是出自此处,用来指虽有耳闻,却好像没有听到一样不加理会。典源: ※#明.朱国帧《涌幢小品.卷九.阁臣相搆》1>沈蛟门2>恼郭明龙3>,不必言矣,难道便要杀他。妖书事发,沈在阁中,闻有中书茅姓者进言云:「外边谓是郭侍郎。」沈嘿4>不应,遂传出乱做,郭几不免,此案遂为毒药。当中书言时,沈宜厉声力折,只因心中恼他,置若罔闻。推其微意,谓便做也得,遂揣摩迎合,甚至连及归德诸名士,岂嘿之一字,真是相体。流祸无穷,千古炯戒。 〔注解〕 (1)典故或见于明.周顺昌〈福州高珰纪事〉。 (2)沈蛟门:沈一贯(西元1531∼1651),字肩吾,号龙江,明浙江鄞县人。为人耿介,历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颇有盛名。与同事沈鲤不和,多相排挤,后于楚宗、妖书、京察三事处理不公,甚违清议。万历三十四年,与沈鲤同罢去官。卒谥文恭。 (3)郭明龙:郭正域(西元1554∼1612),字美命,明湖广江夏人。博通典籍,授编修,曾为光宗讲官,后为礼部右侍郎,掌翰林院。万历年间,妖书事起,祸延正域,去官还籍,命几不保,后举朝为之不平,得以幸免。十年后卒于家,追赠礼部尚书、太子少保,谥文毅。 (4)嘿:音ㄇㄛˋ,沉静无声。同「默」。 〔参考资料〕明.周顺昌〈福州高珰纪事〉(据《周忠介公烬余集.卷一》引)按台以考察、阅操两大事命三司谕税监出陈,二守不听,会諡诏将临,复严谕速出迎诏,竟置罔闻,其悖逆至是,他奚论耶!书证: 01.明.朱国帧《涌幢小品.卷九.阁臣相搆》:「当中书言时,沈宜厉声力折,只因心中恼他,置若罔闻。」(源) 02.《豆棚闲话.第四则》:「公子两耳听见,也只好置若罔闻,更苦无处栖身。」 03.《红楼梦.第一六回》:「宁荣两处上下内外人等莫不欢天喜地;独有宝玉置若罔闻。」 04.《三侠五义.第五四回》:「展爷到了此时,只好置若罔闻,一言不发。」 05.《七侠五义.第五九回》:「丁大爷只管盘诘,北侠却毫不介意,置若罔闻。」 06.《清史稿.卷一二二.食货志三》:「江、浙内河一带漕船,讹诈商民,有买渡、排帮等名目。州县以兑米畏其挑剔,置若罔闻,滞运扰民,为害甚大。」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虽有耳闻,却好像没有听到一样不加理会。 【使用类别】用在「听而不闻」的表述上。 【例 句】 <01>今天你如果对父母的话置若罔闻,日后必将后悔! <02>他向来我行我素,对别人的指责与批评,置若罔闻。 <03>朋友的殷殷告诫,他都置若罔闻,才会有今天的下场。 <04>不管妻子怎么吼叫,他仍置若罔闻地坐在那里,看着电视。 <05>他所以会落到今日的下场,就是因为平日对朋友的告诫都置若罔闻。 <06>虽然我的看法不见得十全十美,但他那置若罔闻的态度实在令人生气! <07>当主管的人假如对部属的意见都置若罔闻,怎能集思广益把公司办好呢? 辨识: 请参考『辨识468』 同「置若罔闻」及「置之不理」都有不予理会的意思。异「置若罔闻」强调明明听到了,却未能做出应有的反应;「置之不理」语义较广,亦可表示把事情搁在一旁不处理。置若罔闻置之不理辨似例句○○对于朋友的告诫,他都∼,终于落得完全挫败的下场。ㄨ○我们老板终日沉迷酒色,公司的事一概∼,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成语接龙
“闻”字开头的成语
闻鸡起舞闻一知十闻风披靡闻鸡舞“置”字结尾的成语
本末倒置“置”字开头的成语
置若罔闻置之度外置锥之地置身无地置腹推心置若勿闻置之身外置之高阁“闻”字结尾的成语
孤陋寡闻置若罔闻充耳不闻耸人听闻骇人听闻寡见鲜闻付之罔闻置若勿闻鸦雀无闻耸动听闻耸听闻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置若罔闻。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置若罔闻。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置若罔闻”分成的单字详解:
置, 若, 罔, 闻。
很赞哦! (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