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发展怎么样 有关灵宝的发展历史
有关灵宝的发展历史
传远古时代,这里曾被唤作“桃林”。
那时候有个巨人名叫夸父,平时他双耳总是挂着两条长蛇,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桃木拐杖。
一天,他忽然异想天开,要与太阳赛跑。

从日出开始,他翻山越岭,跨河涉泽,一直追到太阳落山的地方。
夸父一见太阳落山,便奋力猛追,但还没到太阳身边,就被炽热的火光烤得口干舌燥,痛苦难忍。
只好回转身跑到黄河、渭河去喝水,虽然河水都被喝干了,但还是不能解渴,最后渴死在秦岭脚下,他的桃木拐杖也变成了蜿蜒几十公里的大桃林。
每当春天桃花盛开,这里蝶飞蜂舞,景色宜人,于是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为“桃林”。
相传开元末年(公元741年),一日早朝时,唐玄宗刚刚坐定,陈王府的参军田同秀上前启奏:“启禀陛下,微臣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桃林县(今灵宝市)函谷关丹凤门上紫气萦绕,玄元皇帝(老子)飘然其中,臣正要上前叩拜,只听他老人家说:‘我藏灵符,在尹喜故宅。
’说完就不见了,臣不解其意,奏请陛下圣裁。”玄宗听后大喜,立即派人到函谷关寻找灵符。
果然不错,在函谷关原关令尹喜故宅西边挖出了一道“灵符”——一个桃木制成的木片,上面用朱砂写着“十十十木”四个字,众人皆不解其意,只好将“灵符”送往长安(今陕西西安),呈送玄宗御览。
玄宗拿着“灵符”,左看右看,怎么都看不明白,众臣也看不出什么名堂。
后来还是擅长趋炎附势的田同秀试探着说:“微臣的看法不知对否,不敢妄言。”“爱卿发现‘灵符’有功,但讲无妨。”“臣看这几个字合起来好象是古书中的‘桑’字。
三个十字,外加一个木字,将木拆开则为一个十字,一个八字,合起来是四十八。”这样一说,群臣都有所悟。
“四十八,四十八,玄元皇帝保佑吾皇四十八年盛世。”一位大臣竟然高兴的大叫起来。
大家也都随声附和,说这是玄元皇帝显灵,送来“灵符”,可喜可贺。
唐玄宗自然也非常高兴,认为这是老子对他的恩赐,于是就把年号由“开元”改为“天宝”。
并将发现“灵符”的桃林县改为灵宝县。
灵宝市历史悠久,由灵宝、阌乡两县合并而成。
灵宝县自汉元鼎3年(公元前114年)建县,而后几易其名,汉称弘农县,隋为桃林县,唐天宝元年改名灵宝县;阌乡县史称湖县,北魏正光中更名湖城县,属西恒农郡。
北周属弘农郡。
隋开皇初属陕州。
开皇十六年(596)废,后复置。
唐乾元三年(760)改为天平县。
大历四年(769)复为湖城县。
北宋熙宁四年(1071)废入灵宝县,元丰六年(1083)复置。
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废入阌乡县;1954年撤销阌乡县并入灵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