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芦洲洒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原文_翻译及赏析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原文_翻译及赏析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唐代·韦应物《夕次盱眙县》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原文_翻译及赏析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唐代·韦应物《夕次盱眙县》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唐诗三百首 ,写景,抒情思乡
译文及注释
汉译
卸帆留宿淮水岸边的小镇,
小舫停靠著孤零零的旅驿。
大风突起江上的波浪浩荡,
太阳沉落大地的夜色苍黑。
山昏城暗人们都回家安憩,
月照芦洲雁群也落下栖息。
夜晚孤独我不禁想起长安,
听到岸上钟声我怎能入睡?
英译
MOORING AT TWILIGHT IN XUYI DISTRICT
Wei Yingwu
Furling my sail near the town of Huai
I find for harbour a little cove
Where a sudden breeze whips up the waves.
The sun is growing dim now and sinks in the dusk.
People are ing home. The bright mountain-peak darkens.
Wildgeese fly down to an island of white weeds.
At midnight I think of a northern city-gate
And I hear a bell tolling beeen me and sleep.
赏析
这首诗写旅途中的客思。诗人因路遇风波而夕次孤驿,在孤驿中所见全是秋日傍晚的一片萧索的景象,夜听寒钟思念故乡,彻夜未眠。一片思乡之情和愁绪全在景物的描写之中。诗的妙处,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诗对旷野苍凉凄清的夜景极尽渲染,把风尘飘泊,羁旅愁思烘托得强烈感人。首联“落帆”“停舫”意为黄昏时分船要泊岸停靠。颔联“风起波”“日沉夕”描写夜晚江边的景象。颈联“山郭暗”“芦洲白”写夜色降临之景;“人归”“雁下”意为随着夜色降,在外的人们回到家,高飞的大雁也停下休息。尾联“独夜”“听钟”“未眠”也处处点“夕”,处处写夜。评析
这是一首写楫旅风波,泊岸停宿,客居不眠,顿生乡思的诗。诗的前四句为第一 段,是写傍晚因路途风波,不得不停舫孤驿。后四句为第二段,是写人雁归宿、夜幕 降临,自夜到晓不能入眠而生乡思客愁。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韦应物
有鸟鸷立,羽翼张。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萋萋芳草小楼西,云压雁声低。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啼号升斗抵千金,冻雀饥鸦共一音。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江水侵云影,鸿雁欲南飞。 雁足无书古塞幽。一程菸草一程愁。 古戍三秋雁,高台万木风。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很赞哦! (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