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元代白朴《天净沙·秋》全文翻译赏析)

火烧 2023-03-21 21:59:18 1110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元代白朴《天净沙·秋》全文翻译赏析)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出自元代诗人白朴的《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元代白朴《天净沙·秋》全文翻译赏析)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元代白朴《天净沙·秋》全文翻译赏析)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出自元代诗人白朴的《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赏析    白朴这首小令《天净沙·秋》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无论写法还是构成的意境都有相似之处。此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却找不着一个「秋」字。 此曲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再以名词并列组合的形式,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远及近,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至此,读者眼前的秋景也由先前的萧瑟、寂寥变为明朗、清丽了。此曲仅二十八字,但语言简练优美 ,意义深刻。此曲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真是所谓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白朴这首曲子是以秋景作为写作的题材,读者从其中的修辞可以看出,他的文学涵养是极高的。通篇作品,全都由一些美丽的自然图景构成,而白朴本人,就好像是拿着这些自然拼图的艺术家,拼出一幅美丽中带着和谐的人生图画。    写秋景,自然难免要烘托出萧瑟的气氛,但是如果全以萧瑟气氛为全篇的写作大旨,又会令读者感受到沉闷而有压力。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白朴在选用语辞时,便颇费心神。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共用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着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为了要使这种萧瑟气氛活泼起来,于是作者接下来选用了「一点飞鸿影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如此一来,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仿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最后为了加强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丽而有韵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曲文的结束语。这两句用了「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而且「白草红叶黄花」这三种颜色,是交杂在「青山绿水」二种颜色之中;「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如此交杂相错,于是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见,白朴的散曲写作技巧有多么高明了。    此曲描绘的秋景图由两部分构成:前面部分是暗淡、萧瑟、冷清的迟暮秋景,而后面部分画面色彩斑斓,鲜艳明丽,充满著勃勃的生机。前后画面同样都是秋天之景,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果联系白朴不愿在元朝做官的态度,读者就不难理解同样的秋景会有如此巨大反差的原因。画面中的「一点飞鸿」,与李白的《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其一:「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同归无早晚,颖水有清原」中的「飞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暗喻作者本人。白朴不愿在朝廷中谋职,却希望自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鸿雁,飞离那种萧瑟、冷清、没有生气的地方,寻找到自己感到满意,有生机的乐土,还表示了作者的人生得到了美好的转折。因此「影下」的这片「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之地,读者可以理解为是作者的归隐之地,是作者的心中之景。情调开朗平和,没有一点消极之感,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应属于虚写。在这支曲子中,作者非常巧妙地、不露痕迹地把「心中之景」与当时真实的环境放在一起,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含蓄地流露出自己的爱恨之情。     此曲虽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有相似处,但却又自有特点。首二句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一点飞鸿」给阴冷的静态画面带来了活力,造成曲子抒发情感的转移。接着人用青、绿、白、红、黄五色,以远及近、由高到低、多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此曲极富艺术张力,一笔并写两面,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把赏心悦目的秋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不失为又一篇写秋杰作。    词、曲有雅、俗之别,一般来说,词尚妩媚、含蓄,而曲贵尖新、直率。白朴的这支小令读来却有词的意境。曲中虽无「断肠人在天涯」之类句子,抒情主人公却时隐时现,在烟霞朦胧之中,传达出一种地老天荒式的寂静。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