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在全国开展的标志 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和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和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1、土地改革开始于1950年到1952基本完成。
2、开始的标志是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在gcdzg领导下,彻底铲除封建剥削制度的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gcdzg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了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领导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新中国成立前,占全国面积约三分之一的东北、华北等老解放区已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历史沿革:
解放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仍维持封建土地制度,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五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五十的土地。
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
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
他们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
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他们十分悲惨,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扩展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为了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而制定的法规。
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同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施行的法令。
共6章40条。
明确指出土地改革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法令简介
一九四七年九月,gcdzg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西柏坡村举行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于同年十月十日由中共中央公布。
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同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施行的法令。
共6章40条。
明确指出土地改革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征收祠堂、庙宇、寺院、教堂、学校和团体等在农村的土地。

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不得侵犯,其出租的少量土地一般也予以保留。
土改中团结中农,保护农民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受侵犯。
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材料,除依法收归国家所有的外,应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所有。
对地主同样分给一份土地,使其自食其力,在劳动中改造成为新人。
该法对土地分配的方法,土地改革中特殊问题的处理,以及土改的执行机关、执行方法等,也都作了具体规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