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带了多少人 讓李世民下定決心,發起玄武門之變的不是房玄齡,而是另有其人?
讓李世民下定決心,發起玄武門之變的不是房玄齡,而是另有其人?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唐太宗李世民作為唐朝的第二個皇帝,美名一直流傳到現在。作為一代明君,開創了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同時主動消滅地方各種

讓李世民下定決心,發起玄武門之變的不是房玄齡,而是另有其人?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唐太宗李世民作為唐朝的第二個皇帝,美名一直流傳到現在。
作為一代明君,開創了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
,同時主動消滅地方各種割據勢力,
唐朝的繁榮和安定也是他的努力得到的。
除了用盛世之君來形容李世民,還有一個詞語也和他有一定的關係,
那就是"玄武門之變"。
作為一次大規模的政變,直到現在大部分歷史學家們都對此事件持有理解、支持之態度。
可是卻不知"玄武門之變"中李淵是被冤枉的。幫助李世民下定決心的另有其人。
"玄武門之變"
李淵於公元618年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史稱大唐。而後李淵的長子李建成被封為太子,而李世民則為秦王。本來李建成能夠在幾年之後得到皇位,
可是李世民做的實事更多,朝里朝外美名遠播,這使得李淵開始猶豫不決最終皇位的人選。
眼看到手的皇位即將不屬於自己,又自知自己的能力還有威信都敵不過李世民。
於是心生忌憚的李建成也開始了自己的行動。他立刻召集李元吉共同排擠和陷害李世民。
這邊的太子和兄弟明爭暗鬥,這邊李淵也是一個優柔寡斷的人,一直拿不定主意。
朝堂之中各種想法和各方勢力相互制衡,最終加劇了衝突矛盾的發生。
李淵的猶豫不定也是之後諸子之間兵刃相見的加速劑之一。
最後朝堂之上動蕩不堪,皇帝李淵這邊嘗試試用裴寂,導致軍隊打敗。
這邊只得再去求李世民領兵打仗,為皇朝扳回一城。
可長期的鬥爭之下,和李淵顯而易見的偏袒之下,使得功臣立功不得獎賞,反而無罪被貶官。
李淵這邊的猜忌懷疑更甚,李世民為首的功臣們眼看局勢不妙,為求自保只得先發制人。
於是發生了歷史上的"玄武門之變",在玄武門上發動兵變,李世民親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
而和李建成為伍的李元吉同樣沒有落得一個好下場。
太子去世後立李世民為太子,並且李淵在兩個月之後禪讓了皇位,坐上了太上皇的位置。
而成為新一任皇上的李世民自此開始了22年的"貞觀之治"。
被冤枉的李淵
"玄武門之變"這一舉動可謂是為李世民之後登上皇位,
奠定了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李世民作出的相對重要的一個決定
。不少史料記載對李世民的描述可謂是完美無缺,
在這件事中對李世民的描述上也帶著一絲"同情"的意味。
的確,若不是李世民率先動了手,佔據了主動權,很有可能最後死的就是李世民而非李建成。李建成的死亡不值得同情,最後落得的下場也是他罪有應得。但是不少人卻忘記了一個人,
那個最後成為了太上皇高枕無憂的李淵,在這場政變中又扮演了什麼角色呢?
很多人對李淵是持否定態度的
,作為兩位皇子的父親,他不但沒有起到調和的作用,反而因為他的優柔寡斷傷害了不少臣子。甚至還有太子在這次爭鬥中付出了生命。
而對於李淵,很多人認為他沒有限制李世民的權利。
為了整個王朝的興旺,自己皇位的穩定,他自然需要大臣和太子的支持。所以他看重自小南征北戰,為唐朝立下不少功勛的李世民。
但李淵在這件事上確實是被冤枉的
,因為這場政變是李世民和他手下的謀士們私下制定和布局措施的。在制定了相對完整的措施之後,他們就直接實行了這一系列的謀劃。整個事件就是要求一個快,迅速,這樣才能夠贏在太子前面,自然在中間沒有停留。
那麼李淵當然沒辦法得到消息,畢竟涉及到江山社稷的根本,李世民為了萬無一失又怎麼會讓李淵得到消息?
雖然我們沒有具體證據指明,為什麼貴為皇帝的李淵沒能在第一時間受到消息。但是我們可以推斷的是,
很有可能在制定這個政策之前,玄武門上下的負責人,包括守衛城門的士兵都被收為李世民的部下了。自然沒有人能夠及時通知李淵,所以在事情發生時李淵毫不知情。
但是等他知道後一切都晚了。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兩個兒子都已經被殺死了,只剩下李世民可以繼承他王位的兒子。
所以李淵在整個"玄武門之變"的事件中扮演著毫不知情的角色,那麼他沒有採取行動也是情有可原。
甚至可以說很多在這個事件中他是被冤枉的。
登基背後助力者
可以說正是李世民下定決心發出"玄武門政變",動手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才奠定了他將來成為皇帝的道路。而"玄武門之變"也因此被不少人肯定,稱讚。那麼除了肯定李世民果決以外,我們還要了解到一點,
究竟是誰在背後幫助李世民制定計劃,給他出謀劃策。又或者是誰在背後幫助他下定決心呢?
實際上幫助李世民下定決心的不是房玄齡,而是另有其人
,根據《資政通鑒》記錄,
房玄齡告訴長孫無忌,自己很早就勸李世民動手。
因為當下的局勢對李世民十分不利,若是太子早他一步動兵殺害他,那麼李世民的境地就會變得被動並且危險。
不但房玄齡有此想法,
長孫無忌還有杜如晦等人都在勸說李世民先一步誅殺太子和李元吉。
並且房玄齡和長孫無忌都是李世民十分信賴得到左膀右臂,也是李世民登基後最大的獲益者。雖然周圍的謀士都在勸李世民動手,可是這時候的李世民卻沒有動靜。這點讓房玄齡十分著急。
哪怕是他們已經被派到外地被剝奪要害權利後,李世民依舊是按兵不動。
直到太子的施壓越來越重,李世民周圍的良臣和親信都被砍下後,李世民才開始下定決心。
而這時候長孫無忌依舊沒有放棄的在旁勸說,終於起到了效果。所以真正讓李世民下定決心的不是房玄齡,而是另有其人,這個人就是長孫無忌。
而作為李世民的大舅子的長孫無忌和李世民處於同一利益線,自然也希望扳倒太子陣營
,所以最終長孫無忌的不放棄式勸說使得他成為整個事件的關鍵人物。
權力是一種目標,是一種理想,不論地位和身份,擁有權力就擁有目標和追求。
對於皇權更是如此,它是封建統治的武器和保護盾。多少人為了獲得皇權勾心鬥角,付出生命依舊不放棄對它的追逐。最後不過是一片幻影。
很赞哦! (1038)
相关文章
- 玄武门之变参与者有哪些 玄武门之变真相:李世民弑亲竟是这原因,李世民为何弑亲?
- 玄武门之变参与者有哪些 玄武门之变的诱因:李世民是怎么把老爸拉下水的?
- 玄武门之变参与者有哪些 李世民与玄武门之变有着怎样直接与间接的关系?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带了多少人 玄武门之变简介: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哪年?谁发起的?
- 李隆基皇后 第三次玄武门之变:李隆基自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 玄武门之变参与者有哪些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是无奈之举?
- 玄武门之变参与者有哪些 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从法理上来看是正当防卫
- 李渊的真实历史 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带了多少人 揭玄武门之变真相:李世民好色看上弟媳妇?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带了多少人 玄武门之变真相:李世民好色看上弟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