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一个人无聊时候去哪玩 真正的无聊,不是去找点事做就能打发的

火烧 2021-10-05 23:12:09 1027
真正的无聊,不是去找点事做就能打发的 真正的无聊,源自一种不知从何而起,又挥之不去的无意义感。即使你劝TA找点事做,也打不起精神来做。倒不是这些活动本身都没意义……看书学习不是没意义,约会聊天不是没意

真正的无聊,不是去找点事做就能打发的  

真正的无聊,源自一种不知从何而起,又挥之不去的无意义感。

即使你劝TA找点事做,也打不起精神来做。

倒不是这些活动本身都没意义……

看书学习不是没意义,约会聊天不是没意义,即使是纯粹的娱乐其实也可以有意义。

但是常常是,明明理智上知道这些「有意义」,心里就是感觉不到这些「有意义」:

可能是它有意义,自己也很想实现这个意义,可偏偏怎么努力也实现不了。

也可能是它即使有意义,却感觉不到和自己有多大的关系。

还可能是曾经是有意义的东西,现在却失去了意义。

?

想做很多事情,

但却觉得做任何事情,都得不到一个意义的时候,

无聊透了。

?

抱怨无聊的人,听到最多的,是年轻人。

小小孩很少抱怨无聊,对于他们来说,生活中到处都是新鲜刺激,每天都活在惊叹模式;要不就是因为自身的弱小而担忧生存问题,每天都活在惊恐模式。相对来说,他们不容易觉得无聊,即使偶尔无聊,也会很快遇见有趣的事。

老人也很少抱怨无聊。对于这个世界,他们已经了解了很多,也没有特别大的兴趣特别大的力气再去了解很多很多。况且他们还有很多故事可以回味,还有儿孙辈可以关心,可以期待。相对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太多意义,也并不缺少意义。

中年人也很少抱怨无聊。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头脑被事情塞满,忙到没时间去想无聊不无聊,即使感到无聊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关注这种无聊的感觉,就必须开始着手处理下一件事情。

抱怨无聊,简直成了年轻人的特权。年轻的身体初长成,年轻的心灵却未长成。心灵的困惑,从青春期开始,一直延续到成年,年轻的人儿会反复思量自己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然后在与现实世界的互动中去验证,也会反复思量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辈子究竟要为何而活。

心是大的,羽翼却是年轻的。心比天高,但世界是什么样的,「我」又是什么样的呢?

当年轻赋予了未来很多种可能性,「我」就有了很多很多的选择。

上了年纪的人多么羨慕年轻人身上的「可能性」,然而却看不到,这份「可能性」也是残酷的。

一个人无聊时候去哪玩 真正的无聊,不是去找点事做就能打发的

它残酷就残酷在,你必须在其中做一些选择。

而年轻的人儿们,很多时候真的就是不知道,选什么才是对的。

迷失在选择中的人,就像在大雾中前行,却看不见灯塔的指引。

他们却必须找一条路走下去,哪怕是摸黑前行也要走下去,而且,

要为自己的这个选择负责。

就连不选都不行,

如果不选,生命将停滞不前。

相比以前的年轻人,现在的年轻人,面临的选择更多了。

然而面对着整片树林,奇花异果满目缤纷,他们多半又不会甘心随便选棵树就吊死在上面,从一而终。

这就意味着他们会有很多很多的尝试。

而每一次尝试都是意义的检验——这个有意思么?那个有意思么?那个还能不能更有意思一点?

于是尝试多了也就会发现,事情常常是——这个也没意思,那个也没意思,那个还能不能更没意思一点?

?

做了很多事情,

但却觉得了这么多事情,都得不到一个意义的时候,

无聊透了。

?

虽然还可以再去找别的事来做,但是感到无聊的时候就是,一下子想不出还有什么事还能做的时候。

那个时候,真的会突然一下子觉得:

好无聊啊。

?

——去找点事做吧!

——好啊。可是去做什么呢?

这样的对话其实很常见呢。

?

一些人的自我反省意识在这个时候格外地强,他们会想:

「做什么,都没意思。」

然后把它不合时宜地人格化:

「我做什么,都没意思。」

然后把它不合时宜地扩大化,变成: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TMD没意思。」

然后又进一步不合时宜地扩大化,变成:

「一直都是这样的,以后也会是这样的。」

「别再叫我去做点啥了,结果还会是一样的。」

最终升华为:

「人活着,真没意思啊。」

?

真这么想就完了。

?

无意义感是存在的,很多人都有过。

但是千万别太当真。

我们伟大的小丸子不是说过嘛,

「只要活着一定会遇上好事的!」

声明:原创作品,文/Zoe。独家授权于心灵咖啡网psy.time发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

【】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