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契丹族与蒙古族关系 清朝是满族还是蒙族,清朝是蒙古族还是女真族还是满族?
清朝是满族还是蒙族,清朝是蒙古族还是女真族还是满族?
清朝是蒙古族还是女真族还是满族?
清朝是女真族、也是满族,因为满族的前身是女真族。
女真族,别称女贞与女直,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朝时期称“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 基本形成民族形态的时期大约是在唐朝时。“女真”一名最早见于唐初。
女真在明朝初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 后又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
1615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新宾县二道河子畔的赫图阿拉城称汗建国,国号称为“大金”,史称后金。1635年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在继承了努尔哈赤的汗位之后,改国号为大清,改女真族为满洲族。
1644年,满族建立的清朝入主中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少数民族统一的王朝。
满族,人口总数为1068.2万人(2000年),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居第二位。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统一全国,从此开始了满族贵族对全国的统治,辛亥革命之后,清廷覆亡。
扩展资料:
1635年,皇太极击败林丹汗后,夺得了传国玉玺。此后不久皇太极就将女真的族名改为满洲,这也就是现在满族的由来,满洲作为一个全新的民族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皇太极更改族名的时机把握的是恰到好处,结合皇太极在次年改国号为清,可以看出其高人一等的智慧。
皇太极得到的传国玉玺,就是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在败出北京时带入蒙古的那一枚,这枚玉玺一直流落在蒙古地区。
传国玉玺是一个政权正统地位的象征,如果得到它,那就会极大的增强女真政权的号召力,皇太极便趁此良机将族名更改为满洲,目的是想通过族名的更改,摆脱其与女真的联系,减轻汉人对女真的敌对情绪,以利于实现其入主中原大业的完成。
在改族名为满洲的第二年,皇太极更是将国名改为清,进一步摆脱了与女真的联系,使清政权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反映出他不满足于历史上女真所建金国只有半壁江山的局面,其政治野心和抱负大大超出了他父亲的境界。
皇太极通过改族名和国号的行动,增强了满洲人的民族凝聚力,也使满洲民族的主要组成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进一步摆脱原有地域和血缘的界限"解放了思想",实现了满洲新民族的统一意志和民族性格,为清军后来的南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清朝(中国历史朝代)
百度百科——满族
清朝王爷是满族还是蒙族
满族和蒙古族都有。王爷是能封为王爵的人的尊称。
清朝的爵位分为三个系统: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清朝依然施行王公侯伯子男爵位制度,也按照晋朝的宗王官于京师的制度。藩王不就藩地方,没有爵土。清朝爵位分为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蒙古爵位。 宗室爵位分为十二等,每等若干级。十二等大致可分为超品、品级: 超品: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将军。蒙古爵位一般按照宗室爵位例,同时保留原来的蒙古尊号,有时在亲王之上依旧设立汗号世袭罔替。 异姓功臣爵位当然是封给异姓功臣的。公、侯、伯、子、男是其中的一部分。异姓功臣爵位分为九等。 所以,除是异始功臣爱爵位没有王爵外,宗室、蒙古都有可能是王爵(俗称为王爷)。当然以满族王爷为多。蒙古族王爷也不少,比如最有名的僧格林沁,就是蒙古亲王。满族和蒙古族有什么关系?是不是一个族?
满族和蒙古族没有关系,不是一个族。
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满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以及后来的挹娄、勿吉、靺鞨和女真。清太祖努尔哈赤是建州左卫猛哥帖木儿的六世孙,具有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开始了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起,努尔哈赤先后用11年时间,统一了建州女真,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又兼并了海西女真中的哈达、辉发和乌拉三部。在30多年时间中,努尔哈赤将东至海滨、西达开原、北抵嫩江流域、南至鸭绿江广大地区分散的女真各部全部统一起来。
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以东胡为族源的部落所使用的名称,后来逐渐吸收和融合了聚居于漠北地区的森林狩猎和草原游牧部落,发展成为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根据《史记》记载,蒙古部落最初只包括涅古斯和乞颜两个氏族,他们被其他突厥部落打败后只剩下两男两女,逃到了额尔古涅昆(额尔古纳河畔山岭)一带居住下来,公元8世纪,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不得不向外迁徙,这时已分出了70个分支了,这70个分支被称为“迭儿勒勤蒙古”。
扩展资料:
满族人口总数为1068.2万人(2000年),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居第二位。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统一全国,从此开始了满族贵族对全国的统治,辛亥革命之后,清廷覆亡。满族人口分布于全国各地,以辽宁、河北、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自治区、北京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多,其他散居于新疆、甘肃、宁夏、山东、湖北、贵州等省区及西安、成都、广州、福州等大中城市。
蒙古族(蒙古语:ᠮᠣᠩᠭᠣᠯᠦᠨᠳᠦᠰᠦᠲᠡᠨ,西里尔字母:Монгол үндэстэн),是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罗斯等亚欧国家也有分布,鄂温克族和土族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族的分支。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尽管这种生存方式在现代社会被弱化,但仍然被视作蒙古族的标志。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而且音乐、舞蹈也在艺术上居于相对显赫的地位 。《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被称为蒙古族的三大历史巨著,其中《蒙古秘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的三大史诗之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蒙古族百度百科 满族
满族人是蒙古人吗?
不是。
1、蒙古人是东北亚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除蒙古国外,蒙古族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及临近省份以及俄罗斯联邦。全世界蒙古人约为一千万人,语言为蒙古语。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国境内。
2、满族人口总数为1068.2万人(2000年),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居第二位。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统一全国,从此开始了满族贵族对全国的统治,辛亥革命之后,清廷覆亡。

扩展资料:
满族人口分布于全国各地,以辽宁、河北、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自治区、北京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多,其他散居于新疆、甘肃、宁夏、山东、湖北、贵州等省区及西安、成都、广州、福州等大中城市。
蒙古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世界上超过一半的蒙古族人住在中国,新中国的民族政策让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蒙古族人的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中国的一部分蒙古族仍然保留着传统文化的特色,在传统的节日里,蒙古族群众仍然喜欢穿上民族服装,参加骑马、射箭、摔跤等体育竞技,下蒙古象棋,演奏马头琴,跳传统民族舞蹈,用奶茶、奶渣、炒米、手把羊肉待客等等。
即使在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中,蒙古族也很注意使现代化与民族特色融为一体。例如北方城市姑娘流行的新式蒙古袍既保留传统蒙古袍的古朴特点,又洋溢着现代化的华美气息。北疆城市公共建筑上的蒙古包造型装饰和大型彩绘奔马图及奔马雕塑,鲜明地表现草原文化的风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蒙古人百度百科-满族
满族和蒙古族是一个族吗
不是;
满族,原称满洲族,之前亦称为满民、满人等,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满族散居中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的为最多;
蒙古族,是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罗斯等亚欧国家也有分布,鄂温克族和土族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族的分支;
清朝时期,蒙古族是满族皇室武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有时候会混淆。
清朝皇后必须是满族的贵族,其次才是蒙古族,满族在清朝都是贵族么?
不是。这是一个特殊阶层。满族贵族地位高,满族平民跟汉族平民一样,汉族也有贵族,汉族贵族的地位也一样很高
所谓满族地位比汉族高,是高在当初待遇好,钱给的多,还有满族犯法,汉人的管不能管,有个专门管理满族的机构,所以看起来地位高,但其实这只是表面效应。 清朝时的满族,绝大部分是八旗军,而八旗军的后代则依旧是军人,不允许他们做别的营生,只能成为士兵。 这些士兵的收入还是可以的,相当于当时县官的俸禄,当然,没有县官的权利,也没有灰色收入。 八旗军一直是清朝的武力中坚,但到了清末的时候,已经完全没有战斗力了。八旗子弟说的就是他们。而且清朝的满族人也未必都是旗人。在清朝同治年间以前绝大多数满族人都隶属八旗,称为旗人。只有零星因犯罪,或者逃亡的(如黑龙江的巴兰猎户)不在八旗行列。 到晚清时期,因财政枯竭,旗人生计难以维持,清政府对旗人开始放宽限制,允许一部分旗人‘出旗为民’比如已故国学家启功先生家就是这样。 女真(23)蒙古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