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管的成语 成語: 揭竿起是什么意思?
成語: 揭竿起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4906成語: 揭竿起注音: ㄐ|ㄝ ㄍㄢ ㄑ|ˇ漢語拼音: jiē gā qǐ參考詞語: 揭竿而起釋義:義參「揭竿而起」。見「揭竿而起」條。Emoji符
成語: 揭竿起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4906成語: 揭竿起注音: ㄐ|ㄝ ㄍㄢ ㄑ|ˇ漢語拼音: jiē gān qǐ參考詞語: 揭竿而起釋義:義參「揭竿而起」。見「揭竿而起」條。Emoji符號: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揭竿起”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此處所列為「揭竿而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揭竿而起」典源作「揭竿為旗」,出自西漢文學家兼政論家賈誼的〈過秦論〉。文中指出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施行暴政,以致陳涉(名勝,字涉)能以一介貧賤之士,率領數百個疲累的士卒,以砍下的樹枝為兵器,高舉竹竿作為號召群眾的旗幟,使得天下人群起響應,終於遭到滅亡的命運。後來「揭竿而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起義舉事。在《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也引用了這一段文字。典源: 此處所列為「揭竿而起」之典源,提供參考。#漢.賈誼〈過秦論〉(據《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引)秦王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秦王既沒,餘威振於殊俗。陳涉,罋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而遷徙之徒,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1>行伍2>之閒,而倔起什伯3>之中,率罷散4>之卒,將5>數百之眾,而轉攻秦。斬木為兵6>,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7>而景從8>,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注解〕(1)躡足:參與其中。躡,音ㄋ|ㄝˋ。(2)行伍:軍隊的行列,古代以五人為伍,二十五人為行。亦泛稱軍隊。行,音ㄏㄤˊ。(3)什伯:古時軍隊中的基層編制單位,在《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則作「仟佰」,「仟」當作「什」。什,音ㄕˊ,十人之長。伯,通「佰」,百人之長。(4)罷散:疲困散亂。罷,音ㄆ|ˊ。(5)將:音ㄐ|ㄤˋ,率領。(6)兵:指兵器。(7)贏糧:擔負著糧食。贏,音|ㄥˊ,擔負。(8)景從:緊相追隨,如影隨形。景,音|ㄥˇ,「影」本字。〔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書證:01.清.袁枚〈與邵叔宋太史書〉:「伏念能古文者,代不數家,矧值陽數之摽季而孤為之,談者寥寥,宜也。然男兒作健,正應于此時揭竿起耳。」 成語接龍
“起”字開頭的成語
起死回生起死回骸起東山起死迴生起爐作灶“揭”字結尾的成語
昭然若揭朗然若揭“揭”字開頭的成語
揭竿而起揭竿為旗揭竿起“起”字結尾的成語
東山再起揭竿而起蕭牆禍起揭竿起 參考鏈接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揭竿起”分成的單字詳解:
揭, 竿, 起。
很赞哦! (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