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高中会考成绩什么时候公布 求2011年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历史急

火烧 2022-02-25 08:03:13 1048
求2011年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历史急 1、 必须掌握会考说明书上的例题(单选和大题),其中第87题、第90题(2)(3)、第92题、95题是今年新增加的大题,需要特别关注。2、 理解掌握7区模拟题

求2011年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历史急  

1、 必须掌握会考说明书上的例题(单选和大题),其中第87题、第90题(2)(3)、第92题、95题是今年新增加的大题,需要特别关注。

2、 理解掌握7区模拟题

高中会考成绩什么时候公布 求2011年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历史急

政治模块

1、秦朝中央集权制(见顺义模拟)

(1)主要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2)中央机构:三公九卿。

2、辛亥革命的意义: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它推翻了清王朝,

(2)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3)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4)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见丰台、崇文、海淀模拟)

(1)颁布的背景:辛亥革命使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中华民国成立

(2)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3)确立政治体制:确立了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4)意义: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说明书87题和88题

(见东城、丰台、崇文,考察重点在1954年宪法):

年代 宪法文件 性质或影响

1949年 《共同纲领》 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1982年 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推进了新时期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5、新中国的政治制度(见顺义、丰台):

人民代表大会制(根本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罗马法——掌握 说明书第86题

7、雅典民主制(见朝阳、顺义、西城)

(1)表现(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

(2)基本特点(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依据材料具体分析)

(3)民主运作方式:选举制、比例代表制、任期制、集体领导的议会制

8、近代英、美、法、德四国宪法文件(见崇文、朝阳、西城、海淀)

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背景——说明书87题第1问 作用——确立君主立宪制)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背景——说明书87题第1问 作用——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法国:1875年宪法 (作用——确立法国共和政体)

德国:1871年宪法(作用——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9、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

①颁布背景——说明书87题第一问

②原则——议会主权、王权受议会限制

③影响——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

10、美国: 1787年宪法 (见朝阳、西城、海淀、崇文)

① 颁布背景——说明书87题第一问

② 原则:

联邦制原则——联邦拥有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各州保留一定自主权,

分权制衡原则——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总统、最高法院掌握;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民主原则;总统和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③ 影响——确立美国民主共和制

11、英、美两国政治体制比较(掌握说明书第87题、东城、丰台模拟)

英国 美国

国家体制政体形式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政体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世袭选举

国家政府政府首脑首相总统

对谁负责议会总统

经济模块

1、中国古代自耕农经济

①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②地位和作用(政府扶助的原因):说明书57页——为国家提供赋税徭役,是稳定统治的基础

③影响发展的因素:说明书57页——沉重的赋税徭役,地主的土地兼并,自然灾害

2、近代(鸦片战争以来或者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中国经济的变化?(从传统经济结构、世界市场、近代工业起步、民族工业四个角度回答)

①中国传统经济结构逐步瓦解(自然经济逐步解体);②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③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工业起步;④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

3、民族工业的三个发展阶段(产生、初步发展、黄金时期,),列出时间原因表现

阶段时间原因(条件)概况

产生19世纪70年代前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三个典型企业(发昌机器厂、继昌隆机器缫丝厂等)

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争后)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社会上兴起实业救国的热潮。

张謇、荣氏兄弟

进一步发展(黄金时期)一战期间(民国初期)①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扫除一些障碍;②南京临时政府推行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政策;③一战期间,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④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⑤实业救国的推动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4、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初步形成和最终形成)。

新航路开辟后长期的殖民掠夺和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将广大的亚非拉地区变成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与掠夺及其影响(以三角贸易为例)。

三角贸易的过程:殖民者携带武器和廉价的工业品从欧洲出发,在非洲获取大量的黑奴,将黑奴运往美洲,换取蔗糖、烟草、黄金、白银;然后返回欧洲。

作用:大量的财富流入欧洲,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5、西方列强对外扩张方式(途径)

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与掠夺是主要途径(方式)

工业革命后: 以经济手段倾销工业品;以军事手段迫使落后国家满足他们通商投资的要求;直接实行殖民统治。

造成影响: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形成。

客观上传播了西方的思想和生产方式。

6、列举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至少3个)以及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火车、汽船、纺织机器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有轨电车、无线电等。

①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为寻找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开展殖民扩张活动,进行商品输出,到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掀起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②(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提高了生产力。

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两个时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促进了社会的转型,使人类进入到工业文明时代。

7、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四个方面)、特点、影响(对资本主义运行机制)

①措施:整顿财政金融,加强工业的计划指导,调节农业生产,实行社会保障和以工代赈。

②特点: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

③影响: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8、斯大林体制的特点(表现)

①特点: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②解体: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斯大林模式(或斯大林经济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失败,计划经济体制解体。

9、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原因、过程、作用

①原因:经济发展需要利用市场的力量调节,需要改变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需要与世界经济接轨。

②过程:dp提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作用:推进了改革开放。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商品空前丰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0、谈谈你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认识

机遇和挑战并存。

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也促进世界经济、贸易发展。

中国关税降低,市场开放程度更高,企业面临的外部竞争压力增大。

11、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经济全球化能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资源,为各个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同时也面临挑战,带来了一些全球性问题。

文化模块

时代人物主要思想主张

春秋 孔子“仁”“礼”“正名” 、“为政以德”

战国孟子仁政学说“民贵君轻”

荀子以礼治国,礼法并施

西汉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

南宋朱熹“宇宙之间一理而已”“格物致知“三纲五常”

明王阳明“致良知“

李贽 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欲望。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经世致用“工商皆本”“批判君主专制制度”-黄宗羲

2、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进程(近代思想发展历程);地主阶级2个派别、资产阶级维新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

重点掌握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康梁)、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

必须掌握——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思想历程

阶段代表人物主张实践影响

鸦片战争

前后—19

世纪四、五十年代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

魏源《海国图志》

“开眼看世界”;

“师夷长技以制

夷” 开近代中国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开眼看世界”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近代的思想主流。

洋务运动

期间---

19世纪

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等“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 (中体西用) 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为西学在中国传播提供了舆论环境。

早期资级维新派:王韬、郑观应改良政治,实行君

主立宪;发展工商

业,与列强商战 对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启蒙作用。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严复《》宣传变法维新、宣

传民权、自由的思

想、主张建立君主

立宪政体

戊戌

变法推动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形成了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一条新路。

20世纪初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等“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

民族:反对民族压

迫,推翻满清王朝

的统治;

民权:推

翻专制政体,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国民一律平等;

生:平均地权,核心解决土地问题。

辛亥

革命“三民主义”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1915年

1917年资产阶级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

提倡民主与科学(核心),反对专制与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

动~

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给专制主义沉重打击;动摇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是一次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运动的爆发创造了条件。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①呈现出阶段性:历经由学习西方器物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过程;②呈现逐步深化的特点。

3、孙中山三民主义:内容、指导的实践活动(辛亥革命的意义)

①内容:见上表

②实践成就:在这个理论指导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md思想、dp理论:写出理论内容(至少列出具体理论2条)、指导实践活动(至少列出2条)

理论内容(至少2项) 实践成就(至少1项)

md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抗日战争胜利;建立新中国等

dp理论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国两制理论 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等

5、古希腊智者学派代表人物、名言、评价

6、古希腊智者学派人文精神的内涵?文艺复兴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7、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3个)、基本主张、影响。

时间 代表人物(作品) 基本主张 影响

古希腊哲学 智者学派 前5世纪 普罗塔哥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前5—4世纪 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

认识你自己

文艺复兴 14世纪开始 薄伽丘《十日谈》 人文主义((提倡人性,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

启蒙运动 18世纪高潮 ①伏尔泰:自由与平等

②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学说

③卢梭:《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人民主权“

④康德:人非工具——《纯粹理性批判》 核心——理性主义(理性判断,尊重科学)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实行法治

提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原则和构想,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

思想理论代表人物历史贡献

三权分立孟德斯鸠美国人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人民主权,社会契约、天赋人权卢梭指导了法国大革命

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

民主科学陈独秀指导新文化运动,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