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千的成语 成語: 一木難扶是什么意思?
成語: 一木難扶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4031成語: 一木難扶注音: | ㄇㄨˋ ㄋㄢˊ ㄈㄨˊ漢語拼音: yī mù á fú參考詞語: 獨木難支釋義: 義參「獨木難支」。見「獨木難支」條
成語: 一木難扶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4031成語: 一木難扶注音: | ㄇㄨˋ ㄋㄢˊ ㄈㄨˊ漢語拼音: yī mù nán fú參考詞語: 獨木難支釋義: 義參「獨木難支」。見「獨木難支」條。Emoji符號: 1️⃣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一木難扶”對應Emoji表情符號“1️⃣”,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1️⃣、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1️⃣"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此處所列為「獨木難支」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很多事情,因為太過龐大繁重,不是一個人所能完成,需要眾人共同合作一起來完成,就好像用一根木頭撐不起來的東西,如果多用幾根木頭,就可以共同把它撐起來。在《慎子.知忠》中用了這樣一個比喻︰「故廊廟之材,蓋非一木之枝也。」意思就是說,蓋廊廟那樣龐大的建築所需要的材料,不是一棵樹木上的枝幹所能完全提供的;同樣的,一個國家的治亂安危,存亡榮辱,也不是君王一個人的能力所能承擔,必須依賴其他朝臣同心協力。這就是「獨木難支」的道理。後來「獨木難支」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事情非常重大,非一人之力所能支持。在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中,另有一個關於「獨木難支」的故事︰晉朝的任愷(ㄎㄞˇ)與和嶠(ㄐ|ㄠˋ)本來交好,後來任愷失去權勢,有人就問和嶠說︰「你們不是好朋友嗎,為何你眼看著任愷失勢,卻不肯幫助他呢?」和嶠回答︰「元裒(任愷之字)如北夏門,拉攞自欲壞,非一木所能支。」 意思就是說,任愷不知檢點,自取敗壞,就好像城門將要倒塌,不是用一根木頭就能把它撐起來,同樣的,以我個人之力,又怎麼能幫助任愷重新得勢呢?典源: 此處所列為「獨木難支」之典源,提供參考。#《慎子.知忠》(據《群書治要.卷三七》引)1>亡國之君,非一人之罪也;治國之君,非一人之力也。將治亂,在乎賢使任職,而不在於忠也,故智盈天下,澤及其君;忠盈天下,害及其國,故桀之所以亡,堯不能以為存。然而堯有不勝之善,而桀有運非之名,則得人與失人也。故廊廟之材2>,蓋非一木之枝也;狐白之裘3>,蓋非一狐之皮也;治亂安危,存亡榮辱之施,非一人之力也。 〔注解〕 (1)典故或見於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 (2)廊廟之材:蓋廊廟的建材。廊廟,指朝廷。 (3)狐白之裘:用狐腋下的白毛皮所製成的裘,既輕軟又暖和,甚為難得,為世所珍。 〔參考資料〕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任愷既失權勢,不復自檢括。或謂和嶠曰:「卿何以坐視元裒敗而不救?」和曰:「元裒如北夏門,拉攞自欲壞,非一木所能支。」書證: 01.《封神演義.第九四回》︰「臣聞︰『大廈將傾,一木難扶。』目今庫藏空虛,民日生怨,軍心俱離,總有良將,其如人心未順何!」 成語接龍
“扶”字開頭的成語
扶搖直上“一”字結尾的成語
參差不一良莠不一“一”字開頭的成語
一毛不拔一丘之貉一敗塗地一暴十寒一鼓作氣一鳴驚人一竅不通一日千里一諾千金一言九鼎一視同仁一籌莫展一網打盡一絲不苟一揮而就一意孤行一見如故一塵不染一知半解一落千丈“扶”字結尾的成語
一木難扶 參考鏈接參考《國語大辭典》中的成語:一木難扶。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一木難扶”分成的單字詳解:
一, 木, 難, 扶。
很赞哦! (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