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背景

火烧 2022-06-28 19:25:50 106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背景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一)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1、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对未来社会区分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2、列宁在《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背景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

1、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对未来社会区分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

2、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把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称为低级阶段,第二阶段称为高级阶段.

3、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的急于过渡思想.

4、md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说过,“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阶段进行了再认识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首次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党的十二大着重从物质文明还不发达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两方面来加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再次提出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把物质文明不发达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上更进了一步.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结构和精神文明的特点.

党的十三大报告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报告立论的基础,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党的十五大指出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作了科学的概括.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背景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