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河南省尉氏县王新生 河南的尉氏县为什么叫尉氏?

火烧 2022-10-23 22:21:39 1079
河南的尉氏县为什么叫尉氏? 尉氏,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地名一个是官名。地名尉氏县位于豫东平原,在北纬34°121ˊ—34°37ˊ,东经113°52ˊ一114°27ˊ之间,属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位于豫东平

河南的尉氏县为什么叫尉氏?  

尉氏,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地名一个是官名。

地名尉氏县位于豫东平原,在北纬34°121ˊ—34°37ˊ,东经113°52ˊ一114°27ˊ之间,属河南省开封市。

尉氏县位于豫东平原,在北纬34°121ˊ—34°37ˊ,东经113°52ˊ一114°27ˊ之间,属河南省开封市。

中共尉氏县委、尉氏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

尉氏县地形呈西北高而东南低趋势,西部7条岗系交错,14条主脉南北起伏,最高点海拔133米(岗李乡冉家村北);西南部为海拔?0米左右的高台平地;东部为黄河淤积平原,平均海拔65米左右,最低点海拔59米(永兴乡李岗村北)。

境内南有双洎河、杜公河,  尉氏

东有贾鲁河,中有康沟河,蜿蜒东南,先后汇流出境,注入淮河。

尉氏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1℃。

年千均无霜期215天,年平均降水量692.3毫米。

年平均日照2481.9小时。

河南省尉氏县王新生 河南的尉氏县为什么叫尉氏?

本县七十年代中期前水涝普遍,之后,渐呈干旱趋势。

   尉氏县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决定了本县适宜各种林木和农作物生长。

林业西部以刺槐和大枣为优势,东部以泡桐和杨柳为普遍。

农作物以小麦、棉花为盛。

已被国家确定为平原绿化先进县,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优质棉生产和出口基地县,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大枣生产基地县。

尉氏县历史悠久。

早在7000——8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劳动生息。

春秋时为郑国别狱,为狱官郑大夫尉氏采食之邑,故名尉氏,沿袭至今。

秦始皇三年(前219年)置县,历经分并废置,隶属关系多变。

   在民主革命战争、抗美援朝、中苏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越边境反击战中,有407人为祖国献出了宝贵生命。

尉氏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素有反抗剥削压迫,反对侵略的斗争精神。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本县水坡一带人民协助李自成起义军大败明将左良玉的几十万官兵。

清咸丰三年(1853年),尉氏人民积极响应林风翔、李开芳率领的太平天国军队北伐。

咸丰三年至同治五年(1853--1866年)的十二年间,尉氏人民先后9次支援协助捻军抗击僧格林沁和曾国藩清兵。

咸丰四年(1854年),本县南曹乡农民王天佑领导农民抗捐、打官府、围县城,大烧凉马寺,大战四柏桥,虽遭失败,但给统治者以沉重打击。

1927年,共产党员石文卓回尉氏、次年创建了尉氏县第一个党组织,组织农民协会,农民赤卫队,领导人民同统治阶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

1930年农历九月九日,领导了震惊豫东的农民暴动。

 1930年10月,蒋、冯、阎中原大战,尉氏处于冯军后方,承受了兵佚粮饷的掠夺,深受军阀混战之苦。

1938年6月,日军犯尉,烧杀奸掳,无恶不作,激起了尉氏人民的强烈愤怒,程庄、芦木张、寺前张、朱岗、朱曲、要  尉氏

庄、小寨等村人民对日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1939年4月,中共党员周廷云奉命返尉,恢复了尉氏县党组织,领导了尉氏县的抗日救亡运动。

进入解放战争时期,尉氏人民先后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豫皖苏军区五分区,刘邓大军、华野八纵、四次解放尉氏县城和洧川县城,建立了人民政权,1948年11月人民政权机关进驻县城。

之后,组织兵员和担架队,支援了解放开封的战斗和淮海战役,迎来了全中国解放的曙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