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普陀山海天佛国 海天佛国的普陀山文化

火烧 2022-09-23 07:54:26 1051
海天佛国的普陀山文化 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同时也是著名的海岛风景旅游胜地。普陀山是东海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南北狭长,面积约12.5平方公里。岛上风

海天佛国的普陀山文化  

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普陀山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同时也是著名的海岛风景旅游胜地。

普陀山是东海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南北狭长,面积约12.5平方公里。

岛上风光旖旎,洞幽岩奇,古刹琳宫,云雾缭绕。

普陀山与九华山、峨嵋山、五台山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而且又以山、水二美著称的名山,普陀山这座海山,充分显示着海和山的大自然之美,山海相连,显得更加秀丽雄伟。

是全国最著名最灵异的观音道场,佛教圣地,寺院无论大小,都供奉观音大士。

可以说是“观音之乡”了。

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分别是观音菩萨诞辰、出家、得道三大香会期,全山人山人海,寺院香烟缭绕,一派海天佛国景象。

普陀山是“观音显灵的道场”。

到岛上朝拜的人群人山人海。

信男信女不远万水千山,拿着香火抱着虔敬的心情拜佛许愿,以求平安。

可见岛上香火之旺盛,观音之灵验。

普陀山宗教活动可溯于秦,原始道教及仙人炼丹遗迹随处可觅。

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有梵僧来谒潮音洞,感应观音化身,为说妙法,灵迹始著。

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僧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舟至莲花洋遭遇风浪,数番前行,无法如愿,遂信观音不肯东渡,乃留圣像于潮音洞侧供奉,故称“不肯去 观音”。

后经历代兴建,寺院林立。

鼎盛时期,全山共有3大寺、88庵、128茅蓬,4000余僧侣,史称“震旦第一佛国”。

普陀山的佛教始于唐。

传说在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僧惠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圣像回国,途径普陀山莲花洋触礁受阻,以为观音不肯东渡,只好在潮音洞登岸,留佛像供于民宅中,自此观音道场开始。

后佛教盛兴,有“震旦第一佛国”之美誉。

每逢农历二月十九日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日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日观音出家日,诵经礼佛,通宵达旦,盛况空前。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四方信众聚缘佛国,普陀山烛火辉煌、香烟燎绕;诵经礼佛,通宵达旦,其盛况令人叹为观止。

每逢佛事,屡现瑞相,信众求拜,灵验频显 。

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使普陀山这方钟灵毓秀之净土,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

观音大士结缘四海,有句俗语叫:“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观音信仰已被学者称为“半个世界的信仰。” 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

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涛声,皆充满佛国神秘色彩。

岛上树木丰茂,古樟遍野,鸟语花香,素有“海岛植物园”之称。

全山共有百年以上树木66种、1221株。

不仅有千年古樟,还有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普陀鹅耳枥。

岛四周金沙绵亘、白浪环绕,渔帆竞发,青峰翠峦、银涛金沙环绕着大批古刹精舍,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卷。

岩壑奇秀,磐陀石、二龟听法石、心字石、梵音洞、潮音洞、朝阳洞各呈奇姿,引人入胜。

普陀十二景,或险峻、或幽幻、或奇特,给人以无限遐想。

不少名胜古迹,都与观音结下了不解之缘,流传着美妙动人的传说。

主要景点有三大寺:普济禅寺、法雨禅寺及慧济禅寺,普陀标志为南海观音大铜像。

令人驻足观望、超尘脱俗、渐近禅境、乐不思蜀的还有自然景观和庙宇相结合的西天景区,尤其是紫竹林风景区,包括紫竹林禅院、不肯去观音院、南海观音立佛等六个风景点,以上景点是普陀山的精华所在。

每到夏日来临,来山避暑的游客纷纷聚集到浙江省第一个海滨浴场——百步沙,使普陀山又增加了一道亮丽的景观。

普济寺依山而建,是普陀山最大的寺院。

普陀山海天佛国 海天佛国的普陀山文化

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皇帝钦赐宝陀观音寺为“护国永寿普陀禅寺”,故山以寺得名。

普救寺前的放生池长满荷花,红色的鲤鱼在自由自在的畅游。

寺门前人海似潮,空气中充满香火的气味。

高大的一人合抱的香樟说明寺院的古老和沧桑。

按规定每人只准带3支进敬香,虔诚的人们顶礼膜拜,口中念念有词,许愿寄托心中的希望。

大雄宝殿、天王殿,烛光灿灿,香烟缭绕。

观音菩萨,按梵音译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又称南无观音菩萨,观音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

端坐在大雄宝殿的莲花宝座上的观世音菩萨,女貌男身,相貌端庄而慈祥,手持净瓶杨柳,无量的智慧和神通。

大慈大悲,普度众生。

观世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 “阿尼托佛”坐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菩萨一起是阿尼陀佛的胁侍菩萨,誉为“西方三圣”。

(即释迦穆尼佛、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能施众生乐,济度生死岸”。

观世音菩萨同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称为佛教上的四大菩萨。

观世音菩萨是最勤奋、最精进、最不爱休息的千手千眼的观世音菩萨。

坐落在双峰山南端的观音跳山岗上的观音像,像高33米,端坐的观音像高18米莲台高2米,基座十多米。

登上基座放眼望去,山势随峰而起,苍松翠竹,秀林葱郁,气顺和畅,海面碧波荡漾,正是:“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间。”基座下面的长廊上有黑色的大理石雕刻的图画画面。

东有“鉴真东渡”,西有“玄奘西游”。

事迹感人,精神可嘉,为佛法所感动

佛顶山是普陀最高的山,海拔292米。

乘上缆车,徐徐上升。

岛上起伏的山岚被树木所覆盖,郁郁葱葱。

秋日登高望远,舟山群岛尽收眼底。

海面如镜,碧波万顷。

渔船如织,海岛如画,犹如镶嵌在碧波中的宝石。

进了山门,穿过狭小的巷道来到寺院。

145间殿堂楼阁隐没在翠竹一岩林中,观音殿中132尊的观音像各具形态,做工精巧,栩栩如生。

岛上盘陀石更使人称奇。

上下两石相迭而成,高达3米,宽近7米。

顶面平坦。

几经风雨侵袭,万劫不得动摇。

“盘陀石”三字据说是明朝抗倭名将侯继高所书。

“二龟听法”更是奇观。

石高2.7米,寛6米,体积40平方米。

石成菱形,石与石相处连仅几平方公里,凌空孤歭,大自然的造化,鬼斧神工,真叫人拍手叫绝!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