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怎么样的处境 若同樣遇到戰國時期周最的處境:得失與名利,你又該如何抉擇呢

火烧 2023-01-27 10:04:04 1038
若同樣遇到戰國時期周最的處境:得失與名利,你又該如何抉擇呢 本歷史事件講的是周最由最初的齊國丞相轉任魏國大夫後,為維護魏國利益,為遵守心中的明君臣之義的本心,與自己的謀士與魏王進行的一系列謀劃及決策執

若同樣遇到戰國時期周最的處境:得失與名利,你又該如何抉擇呢  

本歷史事件講的是周最由最初的齊國丞相轉任魏國大夫後,為維護魏國利益,為遵守心中的明君臣之義的本心,與自己的謀士與魏王進行的一系列謀劃及決策執行的過程,事件概要如下:

公元前286年,原齊國丞相周最離開齊國,轉向魏國繼任魏國上大夫之職。這是發生在周最與魏王之間的對話,周最對魏王說:大王,如今秦國一直打算與趙國結盟,然後攻打齊國,然秦國知道趙國心中最大的敵人一直是秦國,故一直在防備秦國,擔心與齊國作戰時秦國趁機向趙國發難,因此,秦王必然會派很多人去趙國,加強游說趙國的力量,讓其放下對秦國的戒心。

按我們目前掌握的秦、趙兩國的情況,趙國是不會與齊國發生戰爭的,若這樣,趙國就會想方設法與齊國結盟,而秦王這邊也擔心趙齊兩國結盟,是故也會游說與齊國結盟。現在秦趙兩國都在爭取與齊國結盟。我擔心一旦他們任意兩方結盟後,反而會聯合起來進攻我魏國,到時我們勢單力薄,就難以與他們抗衡了。

不如大王派我出使齊國,我為齊王分析時事利弊,定然促成齊、趙、魏三國組成聯盟,維護我們三國的安全,打擊秦國的野心。魏王很高興,欣然允諾,顯然,當時形式下,秦國強大,其它諸侯相比而言都遜色很多,齊王很清楚目前形式,毅然決定了齊、趙、魏三國聯盟,使秦國收縮回函谷關之內。

也是在這一年,秦王見聯合齊國不成功,又提出一個謀略,再次連橫魏趙兩國,許諾給予趙魏兩國重利,一起圍攻齊國。周最見魏王已被利益誘惑,無法阻攔,毅然答應了秦王的聯盟策略。而齊王是周最的故主,發家之地,因此不忍背叛,左右為難。

周最謀士發現了他的憂慮。於是對他說,魏王將國家托付給先生,任命您為上大夫,目的就是為了聯合秦國進攻齊國,最終獲得魏國所需的利益。然而齊王是你的故主、恩人,將你提拔至齊國丞相如此顯赫的位置。我看先生您做人一直追求忠誠、追求美行、明君臣之義、守故主之節。您這樣即不願辜負魏王信任,又不願背叛齊國的行為一定會違背魏王的初衷,也會得罪強大的秦國的。

若先生您狠不下心來促成秦魏聯盟而攻打齊國,那么魏王一定會遷怒與你。既然你不忍心背叛齊國,不如先生對魏王勸諫說:先生曾經在魏王的派遣支持下促成了魏、趙、齊三國同盟,使秦進攻齊國的計劃破滅;另一方面先生先前已經在齊國做到了丞相職位。

這兩方面原因,導致了您已徹底得罪於秦國,故此即使您促成了秦魏聯盟,秦王也會懷疑魏國的聯盟誠意。這樣魏國就會得罪秦國,所以先生不如將此事與魏王說清楚,魏王自然不會派您促成秦魏聯盟了。先生您在多向魏王索要些禮物,表明自己不願背叛故主的心意。魏王自然會放您回齊國,而秦國則擔心即使您不在是促成秦魏聯盟的使臣,但也會擔心您背後作梗。故只有您回到齊國,秦王才能徹底放心,相信秦魏聯盟的可靠性。

故此,您不但沒有違背您不願背叛故主的心願,也可以順理成章的回到齊國了。周最按此計策勸諫魏王,果然魏王同意了周最離開魏國去齊國的請求,並賞賜了大量財物。

怎么样的处境 若同樣遇到戰國時期周最的處境:得失與名利,你又該如何抉擇呢

以上歷史人物所經歷的事件,我們可以推測,周最是一個忠誠、睿智、有理想、有目標的大臣的象征。為了自己所服務的國度不被強秦吞並,他很清楚,此時唯一的出路就是聯合能聯合的所有諸侯、所有力量來抗擊秦國,當然他本人也如此踐行,是故促成了齊趙魏同盟,這表現了周最的睿智與有理想。

周最雖然原先服務對象是齊國國王,而現在服務對象是魏王,但他仍在魏國全心全意、兢兢業業的做事。而當在魏國面臨兩難的困境時,其考慮的仍是不想連累魏國因自己的存在無法與秦國結盟,又不仍背叛齊王以前的恩義。所以采取了離魏去齊的決策,這是其忠誠、明白君臣之義的象征。

當然,若周最徹底與齊國斷絕關系,秦魏結盟已是大勢所趨,故周最促成此事一定會成功。當時其深受魏王的信任,連續建立了幾個功勞,若再次促成此件大事,那么,顯赫的官位、顯赫封爵已經可以期待。

但周最毅然決然的拋棄得失,不為名利。僅僅只是遵循忠誠、美行、明君臣之義、守故主之節的本心而已。一萬個人有一萬個人的選擇,我們的歷史人物做出了如此抉擇,那你呢?你心中的本心又在哪?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