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出土 汉隶碑 漢隸六碑,不能不賞!

火烧 2022-01-25 21:03:32 1036
漢隸六碑,不能不賞! 隸書是由篆書簡化演變而成的一種字體,把篆書圓轉的筆畫變成方折,在結構上,改象形爲筆畫化,目的是爲了書寫方便、快速。隸書始於秦代,普遍使用於漢魏。隸書本來只是小篆的一種簡率快速寫法

漢隸六碑,不能不賞!  

隸書是由篆書簡化演變而成的一種字體,把篆書圓轉的筆畫變成方折,在結構上,改象形爲筆畫化,目的是爲了書寫方便、快速。隸書始於秦代,普遍使用於漢魏。隸書本來只是小篆的一種簡率快速寫法,到了漢朝,經過加工,發展成爲一種具有藝術價值的字體。接下來以漢朝著名的六個碑文的賞析說說隸書的特點:

乙瑛碑:全稱爲《漢魯相乙瑛請置孔廟百石卒吏碑》,從風格形態來說,乙瑛碑具有宗廟之美。其風格,既不像《石門頌》那樣豪肆,也不像《曹全碑》那樣秀潤,而是介於二者之間。其用筆不像《張遷碑》那樣多方筆,也不像《曹全碑》那樣多圓筆,而是多切鋒方筆入紙,頓筆圓轉出鋒,剛柔相濟。平畫表現最爲明顯。作爲漢隸最重要表現特徵的波磔畫顯明突出。

禮器碑:全稱《漢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此碑是漢代隸書的重要代表作之一,金石家評價甚高。碑文字跡清勁秀雅,有一種肅穆而超然的神采。此碑自宋至今著錄最多,是一件書法藝術性很高的作品,歷來被推爲隸書極則。書風細勁雄健,端嚴而峻逸,方整秀麗兼而有之。碑之後半部及碑陰是其最精彩部分。藝術價值極高。一向被認爲是漢碑中經典之作。

史晨碑:又名《史晨前後碑》,爲東漢後期漢隸走向規範、成熟的典型。此碑端莊遒美而不失樸實,歷來評定爲漢碑之逸品,磨滅處較少,是漢碑中比較清晰的一種。《前碑》結字似略拘謹,《後碑》的運筆及結字比較放縱拓展。

總體而言,《史晨前後碑》的字體規正,屬漢隸中普通平正的書法,是當時官文書體的典型,宜於初學入門。

曹全碑,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曹全碑是漢碑代表作品之一,在漢隸中此碑獨樹一幟,是娟秀清麗一派的典型,以風格秀逸多姿和結體勻整著稱,爲歷代書家推崇備至。結體扁平勻稱,舒展超逸,風致翩翩 ,筆畫正行,長短兼備,與《乙瑛》、《禮器》同屬秀逸類,但神采華麗秀美飛動,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態,實爲漢隸中的奇葩。其結體,筆法都已達到十分完美的境地。

張遷碑:《張遷碑》篆額題,全稱《漢故轂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書法樸厚勁秀,方整多變,碑陰尤爲酣暢。《張遷碑》於明代出土,現存於山東泰安岱廟,碑文記載了張遷的政績,系故吏韋萌等對故令張遷的追念。

碑文書法多別體,未署書者姓名,刻石人爲孫興,所以有人懷疑是摹刻品,但就端直朴茂之點而言,非漢人不能,所以決爲當時之物。碑陰所刻人名,書亦雄厚多姿。天津博物館(資料)張遷碑

安陽中國文字博物館(資料)張遷碑

新出土 汉隶碑 漢隸六碑,不能不賞!

石門頌:全稱《漢司隸校尉楗爲楊君頌》。該刻被稱爲草隸鼻祖和楷模,大氣磅礴,揮灑自如,既整齊規範,又富於變化,富含感情,不拘一格,不拘繩墨,筆勢縱放,奇趣橫生,筆畫粗細雖區別不大,但每一筆畫卻變化多端,用筆揮灑自如,不作修琢,有自然豪放意趣;字畫瘦硬,結構疏朗,飄逸有致,筆隸中帶篆、帶草、帶行,被書家稱爲“隸中之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