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梦见饭碗丢了又找到 倒幕战争后,日本武士们为何会丢了饭碗?

火烧 2021-10-20 16:29:44 1051
倒幕战争后,日本武士们为何会丢了饭碗? 作者:金满楼话说日本倒幕战争胜利后,日本维新志士们喜气洋洋,纷纷为之后的“明治维新”而欢呼雀跃。正所谓,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任何社会变动,有得利的一

倒幕战争后,日本武士们为何会丢了饭碗?  

作者:金满楼

话说日本倒幕战争胜利后,日本维新志士们喜气洋洋,纷纷为之后的“明治维新”而欢呼雀跃。

正所谓,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任何社会变动,有得利的一方,也就有被损害的一方。这里要说的,就是幕府时期的那些武士们。

按昔日幕府的统治体制,从将军到大名再到武士,武士是统治阶层中最低的一个群体,同时也是数量最多的。

在德川幕府被推翻后,昔日的大名藩主们也相继被撤,明治政府以赎买的方式完成了这一转换。

对于昔日的那些武士阶层,明治政府也实行过赎买政策,但因为这一阶层人数实在太多,所给予的代价杯水车薪,很多武士由此变得穷困潦倒。

对此,明治政府当然也是心知肚明,他们鼓励武士们转换思路,“把刀剑换成算盘”,将公债抵押换取资本经营其他实业。

但是,武士们舞刀弄枪可以,让他们去搞小本经营,却是大大的不行。

事实上,尝试的人也不是没有,但十个有九个亏本、破产,“武士商法”(即指武士经营商业)成为当时最流行的笑话。

这种状况,正如曾留学日本的戴季陶在《日本论》中所说的:

武士们“向来不惯拿算盘,不惯说谎话,不惯向人低头的武人,一旦和那些‘町人’去竞争,没有不失败的。维新后的武士,有许许多多,陷入沦落的悲境,都是这个缘故。”

更多的情况是,武士们在生计催迫下而不得不将公债贱卖,而这些资本最终又集中到商人和高利贷者手中,武士们成了日本原始资本积累的牺牲品。

在这种情况下,明治政府也在想方设法为武士们找出路,如提供政府职位、教育及警察岗位、派遣留学等等,但这些毕竟杯水车薪,只能解决了一部分。

最终,多数武士仍无可避免的被边缘化、穷困化,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或成为后来日本军国主义对外扩张的牺牲品(这是后话了)。

插句题外话,下岗再就业一向是社会难题,难免造成社会动荡,清末旗兵即为如此。

清末新政时,清廷学习日本经验,从1908年开始拟以10年为限,以赎买方式解散,但尚未完全实施即革命爆发,旗人生计问题在民国更为窘迫,

就这点而言,和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武士问题是极其类似的。

当然,同样有一部分武士不甘心自己的命运被如此宰割,特别是那些曾参加倒幕战争的武士们。

试想,这些人原本希望新政权能改善他们的经济生活,甚至重整业已衰败的“武家政治”,但之后现实如此残酷,非但工作没了,连自杀的工具也没了(因为废刀令后,不许带刀了)。

如此,武士们的愤懑可想而知,于是他们起而造反了。

1874年后,日本发生了一连串的士族叛乱,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当年2月以江藤新平为首的“佐贺之乱”。

说老实话,江藤本人非但不是守旧势力的代表,反而是确立日本近代法律制度基础的功勋重臣,他的很多政见甚至超越了他的时代。

但是,他所依恃的团体,迫使他最终走向了政府的反面。最终,起事失败,昔日的倒幕功臣江藤新平也被处斩,枭首示众。

1876年10月,更是同时发生三起叛乱。九州熊本旧士族二百余人组织敬神党(又称“神风连”)袭击县府,打死县令,是为“神风连之乱”;

梦见饭碗丢了又找到 倒幕战争后,日本武士们为何会丢了饭碗?

同时,九州福冈士族与本州北部荻士族群起响应, 是为“秋月之乱”和“荻之乱”。

而这一系列的武士叛乱,最终导致了日本史上最为激烈的一次内战——西南战争。

但最终,由西乡隆盛领导的这次武士起义,最终被历史浪潮彻底淹没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