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貝多芬:身染梅毒致失明,從富到窮賣藝餬口,一身絕學化作黃土
中國貝多芬:身染梅毒致失明,從富到窮賣藝餬口,一身絕學化作黃土

文化大師餘秋雨在《文化苦旅》中談到:“藝術的重大使命,就是在寒冷的亂世中溫暖人心。”
我們都知道藝術來源於生活,但也是高於生活的。藝術是人在黑暗中徘徊時遇到的那一絲絲光亮,這時,藝術是希望。藝術是人在飽經風霜時的陽光,這時,藝術便是信仰。
具有中國貝多芬之稱得阿炳。創作出的《二泉映月》也曾家喻戶曉。這首曲子展現出底層人民生活的心酸與苦痛,引發了底層人民的共鳴,也給他們的生活,上帶來極大的鼓舞。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位二胡大師。
阿炳,原名華彥鈞。阿炳的一生,真的可以用艱難苦絕來形容。嚴格來說,阿炳真正能稱得上藝術家的日子也只是生命中最後的90天。
阿炳,1893年出生於無錫市雷尊殿旁的“一和山房”內。其父親名叫華清和,是雷尊殿裏的道士。生母名叫吳阿芬,是當時大家族秦家的二少奶奶。
吳阿芬在私塾裏讀過書,不僅能寫得一手好字,還能畫出令人頻頻稱讚的畫作來。不幸的是,在她過門不到半年裏,秦家的二少爺就得病死了,隨後公公婆婆也因悲傷孤獨而駕鶴西去。
吳阿芬爲了辦法事,便請了正在雷尊殿做道士的華清和。在連續做法事的那段日子裏,吳阿芬與華清和互生情愫,後來華彥均便誕生了。
從古至今,“偷漢子”這種行爲就是不允許的,更不要說是在“秦家”這種大戶人家。
生下的孩子肯定不會不會好過。作爲父親的華清和當然不想這種事情發生。於是,華彥鈞剛出生,華清和就把他送到了鄉下,由華清和同族的嬸母撫養。吳阿芬則受盡了秦家以及附近鄰里間的各種謾罵與白眼,三年後不堪重負的自殺了。
八年過去了,華彥鈞被嬸母送回父親身邊,也成爲了雷尊殿裏的一名小道士。但華清和不敢與其相認,便讓華彥鈞拜自己爲師。華清和自然是十分疼愛這個名義上的徒弟。
華清和先是給他取了個小名叫阿炳,因爲阿炳五行缺火。華清和還讓華彥鈞念了幾年的私塾也經常在自己法事時帶着他。華彥鈞也很爭氣,在是十來歲的年紀就參加了人生的第一場正式的道場法事。贏得其他法師的讚賞,也獲得“小天師”的稱號。
閒暇時間,阿炳跟着師傅學習了各式各樣的各種樂器。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阿炳絲毫沒有鬆懈。幾年後,他精通鼓、笛、二胡、琵琶……
按理說,阿炳的這一生應該會是個還不錯的法師。但天妒英才,一切的事情在21歲時發生了改變。21歲那年,華清和去世了。或許真的就像電視劇裏演的那樣華清和在去世前握着阿炳的手:“徒兒,有…件事…兒,是時候該…告訴你了。其實,你…的真實身…份,是我的…孩子吶!你的母親是……”
華清和去世後,25歲的阿炳與自己的兄弟華伯陽接管了雷尊殿。那段時間的雷尊殿香火十分旺,阿炳的生活也不錯。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爲,人一有錢就變壞,還是,父親告訴了他的真實身世後,給他的打擊太大,以至於,此後,阿炳開始酗酒,賭博,甚至是吸毒。
有錢人的身邊,自然少不了酒肉朋友。阿炳身邊也有了這些朋友,他們帶着阿炳出入風花雪月的場所,阿炳身材高挑又有錢,自然是十分招那些風塵女子的喜歡。華伯陽好心勸阿炳,這樣坐吃山空是不明智,還希望阿炳能夠早日回頭,但阿炳也只是當耳旁風,仍舊整日吃喝嫖賭。最終染上了梅毒。
後來在一次梅毒發作時,阿炳已經身無分文,身邊曾經的“朋友”也不見了蹤影。梅毒的發作,也導致了阿炳眼睛的失明。阿炳在眼睛失明後,徹底地喪失了對道觀的控制。阿炳的悲慘生活正式開始了。
失了明的阿炳剛開始,總是一個人坐在那個破屋子前,看着大街上來來往往的人,一坐便是一整天。後來他拿起來自己的二胡,在街頭表演,好心人看到他,總會給些糧食或是錢財。就這樣,阿炳的生活,就這樣勉勉強強還能湊活着過。甚至還有有閒錢,去煙管過把癮。
1936年的時候,阿炳在煙管遇見了未來的妻子——董彩娣。董彩娣的生活也很悽苦,她的丈夫在1924年的時候,因病去世,只留下她與5個孩子,孤兒寡女沒有任何生活來源。無奈之下,董彩娣便含淚將自己的兒子女兒送人或是個親戚撫養。她心想,走了總比跟着自己餓死強。
就這樣,董彩娣隻身一人來到了一家煙館做幫傭,勉強夠生活。
沒有人知道,爲何自己都照顧不了自己的阿炳會去娶一個寡婦。或許是兩個身世同樣淒涼的人,在一起可以互相依偎着取暖吧。就這樣,兩個苦命人走到了一起。雖然那時候的阿炳很窮,但對待董彩娣很好,甚至提出,將那5個孩子接回來的想法,董彩娣很感動,但卻笑着拒絕了。
爲了照顧好阿炳,董彩娣離開了煙館,每天牽引着阿炳的長衣去人流較多的地方賣藝。阿炳在旁拉琴。董彩娣便在旁靜靜的看着他,人們聽到阿炳那淒厲欲絕的二胡聲,都忍不住駐足,董彩娣便起身鞠躬致謝。
閒暇時候或是天氣不好的時候,他便在家拉着二胡,哼着小曲,引得附近的孩子都來看他。他也會教一教那些孩子如何拉二胡,還算挺受孩子歡迎。
再後來,阿炳病了,是肺病,他無法在外出表演,但勝在耳朵靈敏,人們琴絃壞了,音不準,都會找他來修理。
來,在二十世紀50年代時,正在收存民樂的音樂教授楊蔭瀏正巧聽到自己的一個學生在拉二胡。聽後着實被該首曲子的編曲給震撼到。在其追問下,得知這位學生正是阿炳的鄰居,這首曲子也是阿炳教他的。
楊蔭瀏便匆匆帶着一些設備來找阿炳,遺憾的是,阿炳這是早已身纏多疾,也很久沒有拉二胡了,在楊蔭瀏的再三要求下,阿炳練習了幾日後,便開始錄製《二泉映月》、《聽鬆》、《寒春風曲》等樂曲。
由於帶來的磁帶不夠了,阿炳最得意的《梅花三弄》並沒有錄製,楊蔭瀏便讓阿炳好好休息,下次再約。
音樂教授的造訪,一時間讓阿炳聲名鵲起。“民間藝術家”的稱號,就這樣被大家傳開了。一段時間後,阿炳被邀請出演,這是阿炳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向大家展示自己。那悠長,哀怨甚至是嘶啞的琴聲,彷彿是阿炳向大家傾訴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
每個人在聽時,無不眼含點點淚水,演奏結束,掌聲震耳欲聾,阿炳脫帽鞠躬。誰也沒想到,在兩個月後,阿炳就去世了,享年57歲。帶着一身絕學,入了黃土。
英國一位音樂學家聽了後,無比激動地說:“這簡直是中國的貝多芬!中國的《命運》!”
或許這是世界的一個遺憾吧,即使這位“民間藝術家” 有些缺點,但仍然不可否認他的出現展現了中國二胡獨特的藝術魅力,也推動了中國近現代民間音樂的發展。
文/羽昕
- 上一篇
高中成语积累及解释出处造句 珍视 [zhēn shì]_成语解释_成语出处_成语造句_近义词_反义词_相关成语_成语接龙_英文翻译
珍视 [zhē hì]_成语解释_成语出处_成语造句_近义词_反义词_相关成语_成语接龙_英文翻译 珍视 [zhē hì][珍视]基本解释[e teem cheri h] 珍爱重视像一件古玩因其年代久
- 下一篇
开心果妹妹作文500字 淘气的开心果_写人的作文300字妹妹!
淘气的开心果_写人的作文300字妹妹 我有一个非常淘气而“哦?这么说你是班长咯?”什么嘛,这家伙一脸挑衅。又可爱平时我很喜欢读书,童话故事、历史人物、科普书籍,我统统爱看。要问我最喜欢的,那肯定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