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女主女扮男装当皇帝 历史上女扮男装的女英雄有谁

火烧 2022-04-09 07:41:01 1096
历史上女扮男装的女英雄有谁 花木兰(412年-502年),北魏人,巾帼英雄,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民族英雄,忠孝节义,以替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闻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应归功于《木

历史上女扮男装的女英雄有谁  

花木兰(412年-502年),北魏人,巾帼英雄,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民族英雄,忠孝节义,以替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闻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的绝唱。

花木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

2009年汇集了中国影坛巨星赵薇,陈坤主演的电影《花木兰》真实自然感人堪称经典,口碑和票房双丰收,荣获第3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优秀故事片等多项大奖。

中文名:花木兰别名:木兰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不详出生日期:412年逝世日期:502年(一说不愿为妃后自杀)职业:女将主要成就:代父出征,抗击柔然追封为孝烈将军目录简介故里考证文化展开简介故里考证文化展开编辑本段简介生平花木兰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 花木兰像。

花木兰(412-502)是北魏宋州(今河南商丘)人。

时值太武皇帝时期(424——452年),当时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

但是木兰的父亲年纪大了,没办法上战场,家里的弟弟年纪又太小,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多年的军旅生活。

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人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更不要说木兰又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了。

比一般从军的人困难多了!但是花木兰最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数十年后凯旋回家。

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认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不过,花木兰拒绝了,她请求皇帝能让自己回家,去补偿和孝敬父母。

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为她又勇敢又纯朴。

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将花木兰的故事改编成了动画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

《木兰诗》被列入中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世代诵颂。

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长演不衰。

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保卫国家,可歌可泣。

民歌历史上有一篇赞颂花木兰的北朝民歌——《木兰辞》,又称木兰诗,也是长篇叙事诗、咏史诗。

木兰辞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zhù)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

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zhuǎn),赏赐百千强(qiáng)。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ò huò)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

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编辑本段故里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无确载,因此,木兰之争历代有之。

据了解,河南人说她是商丘虞城县人,陕西人说她是延安人,湖北人说她是黄陂人,安徽人说她是亳州人,内蒙古人说她是盛乐人(今呼市和林格尔)和包头人,河北人说她是完县人。

关于花木兰故里的传说就众说纷纭,难于确定。

[1]“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这是清南阳知府顾嘉蘅就襄阳南阳躬耕地之争而书写的一副名联。

这举世称道的感叹与超然,是否开释今人木兰故里之争。

木兰故里明《木兰古传》曰:“木兰将军黄郡西陵人也。”清《忠孝勇烈奇女传》称:“木兰朱姓,为湖广黄州府西陵县双龙镇人。”“史传明示”,则成为湖北黄陂人“与木兰同籍”的最大理由。

黄陂双龙镇位于滠水河畔,那里有座“木兰山”,山的北坡有一个高约7米,底直径20余米的大土冢,冢前墓碑铭刻“敕建木兰将军墓碑序”。

木兰山上尚存“唐木兰将军坊”,上镌“忠孝勇节”。

穿过将军坊,但见木兰殿内供奉木兰将军的三座塑像。

一为立像,花木兰手牵骆驼征战沙场;一为坐像,花木兰身披盔甲,荣归故里;一为女儿像,“著我旧时装”,还原女儿身。

不只于此,历史上的木兰山建有木兰庙。

唐会昌年间,大诗人杜牧任黄州刺史,在木兰山游历时写下了《题木兰庙》:“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双方“铁证”在持,孰为木兰故里?[2][1][3-5]元代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碑上的文字至今仍清晰可辨。

《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石碑,碑文后附有《木兰辞》全诗。

碑文开头说:“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亳之谯人也……睢阳境南,东距八十里曰营廓,即古亳方域,孝烈之故墟也。

亦建祠像,土人亦以四月八日致祀,乃将军生朝。”[6]在据《商丘县志·列女》卷十一记载:“木兰姓魏氏,本处子也。

世传可汗募兵,木兰之父耄赢,弟妹皆稚呆。

慨然代行,服甲胄箭囊。

操戈跃马而往,历年一纪,阅十有八战,人 木兰祠莫识之。

后凯还,天子嘉其功。

除尚书不受,恳奏省亲。

及还家,释其戎服,衣其旧裳。

同行者骇之,遂以事闻于朝。

召复赴阙,欲纳诸宫中。

木兰曰:‘臣无媲君之礼’,以死誓拒之,迫之不从,遂自尽。

帝惊悯,追赠将军,谥‘孝烈’”。

意思是木兰姓魏,替父从军后辞官不受,皇上知道真相后又想把她召到后宫中,但木兰宁死不从,自杀身亡,皇上大惊,于是追赠木兰“将军”称号。

[7]现河南虞城仍建有木兰祠,祠中设木兰像,并幸存两块祠碑,一是元代《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二是清朝《孝烈将军辨误正名记》碑,当地的各种民间传说和歌谣中也留有木兰从军的故事。

[8-12]葬地木兰祠始建于唐代,金代泰和年间(1201年-1208年),敦武校尉归德府(今谷熟县(今商丘市虞城县)营郭镇酒都监乌林答撒忽剌又重修大殿、献殿各三间,并创塑了花木兰像。

至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睢阳府尹梁思温倡议,募捐二千五百贯,重修扩建。

清嘉庆十一年(1807年),由该祠僧人坚让、坚科和其徒田何、田桢、田松等,又募资修祠立碑。

由于历代重修,祠宇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祠地四百余亩,住僧人十余人。

编辑本段考证相关记载花木兰(一说其生于412年,死于502年,享年90岁;一说生于412年,在从军 花木兰12年后返乡,因不愿做魏主之妃,自杀。

)的故事流传广远,一千多年以来有口皆碑,但对于她的姓氏、故居、出生年代,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关于她的姓氏,有人说是姓朱,有人说是复姓木兰,有人说是姓魏,明代的徐渭在《四声猿》中说她是姓花,名木兰,父亲花弧(一说朱文禄)是一个后备役军官,大姐花木莲,幼弟花雄,母亲姓袁,一家五口,这是至今仍为大家所接受的一种说法。

明清以后,经过几百年的艺术再创作,“花木兰”的艺术形象日臻完美。

迄今为止,上演过木兰戏的剧种有京剧、越剧、汉剧、昆曲、秦腔、平剧、黄梅戏等20多种,特别是大师常香玉《花木兰》的全国巡演,“花木兰”在民间的影响更加深远,“花木兰”这个称谓在人们心中也逐渐“固定”下来。

再说“朱”姓木兰。

唐白居易在《戏题木兰花》中云:“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杜牧也写有《题木兰庙》一诗:“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推上祝明妃。”这说明木兰的故事在唐代已经脍炙人口了。

杜诗里的木兰庙在今湖北武汉黄陂区木兰山上,山上至今还有木兰祠、木兰墓和将军坊等遗址。

据《黄陂县志》记载:“唐贞观年间,山北双龙镇千户长朱异得一女,十八岁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英勇征战十二载……封为将军,她不受朝禄,回归故里,终年九十,葬于木兰山北。”明代焦绂在《焦氏笔乘》中也说:“木兰,朱氏女子,代父从征。

今黄州黄陂北七十里,即隋木兰县。

有木兰山、将军冢、忠烈庙,足以补《乐府题解》之缺。”根据上述史料,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木兰应姓“朱”。

此外,还有“韩”姓木兰、四川阆中人,复姓“木兰”、鲜卑族人等说法。

?查阅最具权威性的《辞海·词语分册》,其解释为:“木兰姓氏或作花,或作朱,也作木,均无确证。

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说:“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

历年以纪,交锋十有八战,策勋十二转。

朝觐,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书。

隆宠不赴,恳奏省视。

拥兵还谯,造父室,释戎服,复闺装,举皆惊骇。

咸谓自有生民以来,盖未见也。

女主女扮男装当皇帝 历史上女扮男装的女英雄有谁

卫兵振旅还,以异事闻于朝。

召复赴阙,欲纳宫中,将军曰:臣无媲君礼制。

以死誓拒之。

势力加迫,遂自尽。

所以追赠有孝烈之谥也……”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的绝唱,是这篇长篇叙事诗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年代考证至于出生年代,姚莹在《康輶纪行》中说她是北魏孝文帝至 花木兰宣武帝时人;宋翔凤的《过庭禄》中则说她是隋恭帝时人,程大昌的《演繁露》中则说她是唐初人。

而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辞》(又作《木兰诗》)等等的描述,对于花木兰的历史年代问题,目前有两种主要的民间说法是:第一种说法是:北魏太武帝年间,花木兰替父从军,参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战,木兰多次参与了北魏出击大漠兵伐柔然的战争,且表现突出,但却无人发现她是女子。

战争结束后,朝廷欲授予她尚书郎,被她婉言拒绝。

第二种说法是:这种说法来自于清朝褚人获的小说《隋唐演义》。

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多载,屡建功勋。

后与窦线娘交战被擒,线娘验明她女性身份,与之结为姐妹。

窦建德兵败,线娘请花木兰送信给罗成,木兰途中回乡探望父母,不巧被可汗得知花英雄为女儿身,要招其入宫。

花木兰将书信交于妹妹花又兰,托她代为送信后自刎身亡。

(《隋唐演义》第56、57、60回[13])。

《木兰从军》原文: 油画花木兰像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少习骑,长少而益精。

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

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翻译:木兰是古时候的一位民间女子。

从小练习骑马,随着年龄的增长技术不断精深。

时值皇上点兵,她的父亲也在名册上,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在此次出征中.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

木兰便女扮男装,给马买好马鞍,替父亲出征。

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与敌作战驰骋沙场十余年之久,屡建奇功。

!男子可做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我看到木兰从军之事后便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

关于木兰的诗木兰歌作者:韦元甫唐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

欲闻所戚戚,感激强其颜。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

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

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

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

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

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

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鞲理丝簧。

昔为烈士雄,今为娇子容。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

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

本结弟兄交,死战誓不渝。

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

惊愕不敢前,叹息徒嘻吁。

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

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木兰诗》原文: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

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áng)。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ò huò)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

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译文: 木兰从军唧唧唧唧,木兰在对着门在织布。

听不到织布的声音,只听见姑娘的叹息声。

问木兰在思念什么,在回想什么呢?(木兰回答道)木兰没有思念什么,也没有回想什么。

昨夜我看见军中的文告,知道皇上在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上面都有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代父亲去应征。

在市集里四处去购买骏马,鞍鞯,辔头和长鞭。

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的鸣溅溅流水声。

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不怕万里征程的遥远,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

战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而归。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论功行赏)。

木兰被记了很大的功劳,赏赐了很多财物。

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做官,只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返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外城来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宰羊。

(木兰回到家里)每间房子都要进去看看,坐坐每间房子的床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1]整理像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在额上贴好头上的花黄(旧时女子的装饰物)。

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地说:我们同行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姑娘。

把兔子耳朵拎起时,雄兔的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的两眼时常眯着。

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分辨得出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木兰花 拟古决绝词柬友》清.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14]

题木兰庙杜牧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戏题木兰花白居易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

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

[15]编辑本段文化木兰之乡虞城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木兰之乡”。

不但有唐、宋、元、清历代修建的祠堂,而且至今仍存在元清两代的记事碑,详细记载着木兰的故里、木兰文化节(20张)英迹及历代修祠情况,木兰被逼自尽,唐追赠“孝烈将军”,并立祠纪念。

到金泰和年间(1201——1208年即南宋嘉泰年间)敦武校尉归德府谷熟县营城镇酒都监乌林答撒忽刺,在此重修大殿、献殿各三间,至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睢阳府尹梁思温,倡议募捐二千五百贯,又大修木兰祠三节,山门、大殿、献殿、配房100余间。

大殿内塑有木兰闺装像,献殿竖有戎装像。

并立《孝烈将军祠像辩正记》碑(今存),详细记载着木兰身世、英绩、故里等,改“昭烈”和“孝烈”,改“娘娘庙”为“木兰祠”,从此改正了俗误,以正芳名。

每年四月八日(木兰生日),府、县官吏率领耆老邦民前往致祭,后来沿袭成四月初八前后三天的香火大古会,豫、皖、苏、鲁交界百余里的群众,纷纷赶会进香,农贸交易,千余年来延续至今不衰。

[4]清代嘉庆十一年(1806年)对祠堂又进行大修,并立有《孝烈将军辩误正名记》碑(今存《花木兰》剧组(8张)),记载了木兰的故里、身世等,进一步晓喻为“孝烈将军祠”,以“扫尽一世之讹误,以显我孝烈将军之青天白日”。

到四十年代,经历代翻修,殿房已增至200余亩,有和尚六、七位,祠地400余亩,这里古木参天,碑石林立,有历代文人的记事碑和火香碑40多通,是一座相当闻名的大祠院。

[7]2007年5月22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作出决定,正式命名虞城县为“中国木兰之乡”,并同意虞城县挂牌成立“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

[6]木兰辞历史上有一篇赞颂花木兰的北朝民歌——《木兰辞》,又称木兰诗,也是叙事诗、咏史诗。

木兰诗详见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相关影视等作品1927版电视剧1939版电视剧1951版电视剧1956年大陆戏剧1961版电视剧1964版电影1996年台湾版杨丽菁主演电视剧1996年、1997年时爱红、何赛飞主演电视剧1998台湾版袁咏仪、赵文卓主演电视剧1998香港TVB版陈妙瑛、王喜主演电视剧1998年迪士尼版动画片2004年迪士尼版第二部动画片2009年赵薇主演的电影叶蓓的歌曲郑融的歌曲2011年中国大陆电视剧女子组合‘Angel Girl’演唱曲目词条图册更多图册中国古代四大女中豪杰参考资料1. 百度文库 木兰诗译文 .百度文库[引用日期2013-03-25].2. 电影《花木兰》开拍 再引起“木兰故里”之争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3-03-28].3. 河南省虞城县被命名为“中国木兰之乡”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3-03-25].4. 虞城的中国第一:中国第一位代父从军的巾帼英雄——魏木兰(花木兰) .商务部[引用日期2013-03-25].5. 探秘历史文化名城商丘之二瞻仰木兰祠(图) .中国广播网[引用日期2013-03-25].6. 走进“花木兰之乡”虞城 探详巾帼英雄生平 .华夏经纬网[引用日期2013-03-25].7. 木兰故里在虞城 .商务部[引用日期2013-03-25].8. "中国木兰之乡"花落河南虞城 木兰祠至今保存 .中国网[引用日期2013-03-25].9. 花木兰 .北京农学院工会[引用日期2013-03-25].10. 河南虞城:木兰文化,价值不可限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引用日期2013-03-25].11. 花木兰是否确有其事? .工人日报[引用日期2013-03-25].12. 花木兰故里商丘虞城县的木兰祠 .东北网[引用日期2012-010-1].13. 隋唐演义 第56回 啖活人朱灿兽心 代从军木兰孝父 .搜狐读书[引用日期2013-03-27].14. 赞美花木兰的诗句 .百度知道[引用日期2012-12-29].15. 有关描写花木兰的诗句 .百度知道[引用日期2012-12-29].开放分类:英雄 , 虞城县 , 商丘市 , 木兰诗 , 郭茂倩 2.1927版电视剧编辑本义项 3.1939版电视剧编辑本义项 4.1951版电视剧编辑本义项 5.1956年大陆戏剧编辑本义项 6.1961版电视剧编辑本义项 7.1964版电影编辑本义项 8.1996年台湾版杨丽菁主演电视剧编辑本义项 9.1996年、1997年时爱红&何赛飞主演电视剧编辑本义项 10.1998台湾版袁咏仪、赵文卓主演电视剧编辑本义项 11.1998香港TVB版陈妙瑛、王喜主演电视剧编辑本义项 12.2009年赵薇主演的电影编辑本义项 13.1998年迪士尼版动画片编辑本义项 14.叶蓓的歌曲编辑本义项 15.郑融的歌曲编辑本义项 16.斯普公司开发的游戏编辑本义项 17.厦门花屋编辑本义项 18.2011年中国大陆电视剧编辑本义项 19.英雄杀花木兰编辑本义项 20.单机游戏花木兰编辑本义项 21.女子组合‘Angel Girl’演唱曲目编辑本义项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