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墓 纪晓岚的北庭考察之行
纪晓岚的北庭考察之行
资料图
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公元1771年1月),纪晓岚与迪化城督粮道永庆受命到吉木萨尔考察,以勘探新兵营的地址,在考察过程中,他发现了一座规模很大的故城遗址,这就是北庭故城遗址。这个遗址让纪晓岚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之后,他在《乌鲁木齐杂诗》和《阅微草堂笔记》中分别记载了这次考察的见闻,这些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它让我们领略了200多年前北庭故城遗址的面貌。
纪晓岚北庭考察之行两个月后,也就是乾隆三十六年二月,纪晓岚“治装东归”,在归途中,他写过这样一首诗:“断壁苔花十里长,何年雄镇控西羌。金瓶舍利行人息,筑塔当从阿育王。”这首诗就是描写这座古城的。
他在诗后以注释的形式记载了他的观察:吉木萨尔东北二十里有一座故城,故城周长二十余里,街市谯楼及城外敌楼有十五处,其布局外观都和内地的城池一样。故城城中有一佛寺,也非常雄伟壮观。石佛一半被土掩埋,一半高出地面数尺,故城中的瓦有一尺多宽,当时还有完整的瓦。当地人说有行人在故城土中捡得一金管,金管中有数颗圆珠,此人将金管携往奇台,最后下落不明了。纪晓岚仔细询问圆珠的形状后,他猜想是佛塔所藏的佛祖的舍利。当地额鲁特蒙古人说这个故城是唐城,但没有碑志可以证明。纪晓岚在故城往来巡视几遍,认为确实是旧镇之余址。他发现故城土中不时露出烟煤,他猜想此城最终可能是被火攻所陷。
纪晓岚初次对故城的记载是在匆忙的路途中,比较简略,而且有关数据也和以后的记载有出入,也没有断定此故城为何时所建,是一座什么城。纪晓岚晚年后在京城,一次褚筠心学士修《西域图志》时,曾经向他采访有关新疆的古迹,纪晓岚竟然忘记了介绍他在吉木萨尔看到的故城,因此在写《阅微草堂笔记》时又再次对这个故城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他记载,吉木萨尔有唐朝北庭都护府故城,此城是唐代的李卫公(李靖)所筑。故城周长四十里,城墙都是以土夯筑而成,每一个土坯层厚一尺,宽一尺五六寸,长二尺七八寸;城中残存的旧瓦有一尺多宽,长一尺五六寸;城中一寺已经倒塌,一尊石佛自腰以下被土掩埋,犹高出地面七八尺;城中发现一个铁钟,铁钟高出人头,铁钟四周有铭文,因为钟锈迹斑斑,字迹模糊,一字也不能辨认,只有经过刮视字棱,观察铭文书法的撇捺,才能断定这些铭文似乎是八分书(隶书)。故城地面到处是黑煤,挖掘一二尺后才见到土。当地额鲁特蒙古人说:“此城以前被火攻陷,城外的四面炮台就是攻城时所筑。”至于是何代何人攻陷,蒙古人就不知道了,大概在准噶尔部迁来以前。故城东南山岗上有一小城,与大城若相犄角,额鲁特蒙古人说:“正是因为这一城阻碍,城外敌人无法攻克大城,这才用火炮攻城的。”
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乌鲁木齐提督要在此设后营,纪晓岚与迪化城督粮道永庆受命勘察确定驻兵地,两人议数日未定,最后纪晓岚对永庆说:“李卫公勘察确定地形的能力,一定胜过我们,他所建的城一定在要隘,为什么不在原址设营地呢?”永庆同意他的观点,驻兵地点就此确定。纪晓岚说,“其城望之似悬孤,然山中千蹊万径,其出也必过此城,乃知古人真不可及矣。”
纪晓岚在记载这次考察之行时,还提供了另外一个重要史料:他在本文的开头说“特纳格尔(今阜康)为唐金满县地,尚有残碑”。当时有有残碑存在,不知纪晓岚亲眼看到了没有。另外,据历史学家考证,唐朝的金满县治在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和李卫公(李靖)也没有关系。(新疆资深媒体人:李云辉)

纪晓岚(6)吉木萨尔(2)故城(2)
- 上一篇
陪君重走来时路什么意思 离系有六时重得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离系有六时重得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离系有六时重得 俱舍论二十一卷十三页云:论曰:诸惑若得彼能断道;即由彼道,此惑顿断。必无后时再断惑义。所得离系,虽无随道渐胜进理;而道进时,容有重起彼胜得义。所言重
- 下一篇
移动校园网连不上 学校的校园Wi-Fi连不上,登陆页面跳不出来,IP地址也没有,但在其他寝室又可以连上.有时有下图的IP!
学校的校园Wi-Fi连不上,登陆页面跳不出来,IP地址也没有,但在其他寝室又可以连上.有时有下图的IP 学校的校园Wi-Fi连不上,登陆页面跳不出来,IP地址也没有,但在其他寝室又可以连上.有时有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