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齐桓公为什么能够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齐桓公成为霸主的故事具体内容是什么

火烧 2022-04-03 11:58:38 1061
齐桓公成为霸主的故事具体内容是什么 齐桓公称霸讲的是齐桓公在位期间,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齐

齐桓公成为霸主的故事具体内容是什么  

齐桓公称霸讲的是齐桓公在位期间,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

桓公于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

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桓公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1] 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2] ,名小白。

[2] 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

[3] 春秋五霸之首。

齐襄公和齐君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

齐襄公时,国政混乱。

小白的师傅鲍叔牙预感齐国将发生大乱,就保护小白逃到莒国。

襄公十二年(前686年),公孙无知杀齐襄公,自立为君。

次年,雍林人杀公孙无知。

一时间齐国无君,一片混乱。

小白和齐国正卿高傒从小相好,一听说雍林人杀无知,就和国氏秘密召小白从莒国回来。

鲁国听说无知被杀,也发兵送小白的哥哥公子纠回国,而派管仲带兵堵截住莒国到齐国的路,管仲一箭射中小白带钩。

小白咬舌吐血假装倒地而死,管仲派人回鲁国报捷。

鲁国于是就慢慢地送公子纠回国,六日方抵。

这时小白已兼程赶回齐国,高傒立其为国君。

是为桓公。

当时桓公被射中带钩,装死骗过管仲。

躲在帐篷车里日夜兼程赶回齐国,又有齐国贵族国、高两氏支持,成为国君。

桓公发兵迎击鲁国,在干时(今山东省桓台县)大战,鲁军败走。

鲍叔牙给鲁侯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公子纠是齐君的兄弟,不忍杀他,请鲁国自己杀他。

公子纠的老师召忽、管仲是仇人,请鲁国把他们送来,剁成肉泥。

如不从命,将要出兵讨伐鲁国。”鲁人害怕,杀公子纠,召忽自杀,管仲被囚禁。

桓公要杀管仲,鲍叔牙劝说:“臣幸运地跟从了君上,君上现在成为了国君。

如果君上只想让齐国成为强国,那么有叔牙和高傒就够了。

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业,那么非管仲不可。

管仲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强盛,不可以失去他。”桓公听从他的建议,假装要杀仇人,把管仲接到齐国。

桓公和管仲谈论霸王之术,大喜过望,以其为大夫,委以政事。

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一时间齐国大治。

政治

建立宫廷官制。

在相之下,设立大司行、大司田、大司马、大司理、大谏之官等五官,分别掌管外交、经济、军事、刑法、监察等,削弱了世卿的统治权力,增强了君主集权,形成了完整的中央政权机构。

构建地方行政机构,实行国野分治的方法,国都为国,其他地方为野。

国中设二十一乡,

管仲

其中工商六乡,士十五乡。

每五家为一轨,轨设轨长。

每十轨为一里,里设里司。

每四里为一连,连设连长。

每十连为一乡,乡设良人。

再为臣设三卿,工设三族,商设三乡,泽设三虞,山设三衡,加强管理。

对于野,以三十家为一邑,邑设邑司。

十邑为一卒,卒设卒帅。

十卒为一乡,乡设乡帅。

三乡为一县,县设县帅。

十县为一属,属设大夫。

全国共有五属,设五属大夫分别治理。

并划分各级官员的职权范围,属大夫管刑狱,县帅管划分田界,乡帅管一般政事,要求他们兢兢业业,不许荒废政事,不然处以刑罚。

每年正月,五属大夫要向桓公汇报述职,桓公根据政绩来进行奖惩。

军事刑法

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的制度。

规定士乡的居民必须服兵役。

每家出一人为士卒,每轨为一伍,伍由轨长率领。

每里五十人为一小戎,小戎由里司率领。

每连二百人为卒,卒由连长率领。

每乡两千人为一旅,旅由良人率领。

五乡一万人为一军,十五乡共三军,桓公、国子、高子各率一军。

农闲时训练,有战事时出征。

这样既提高了士兵战斗力,也不必支付养兵的费用。

另外,为解决武器不足的问题,规定犯罪可以用兵器赎罪。

犯重罪可以用甲和戟赎罪,犯轻罪的可以用盾和戟赎罪,犯小罪可以用金属赎罪,铜用来铸兵器,铁用来铸农具。

诉讼成功则要交一束箭。

从此,齐国的兵器也渐渐充足起来。

[4]

经济

通过减少税收,增加人口的生育水平。

从而提高齐国的总体人口数量。

对商业特别是盐商加以重税,以补足税收的差异。

并实行了粮食,“准平”的政策,避免富人抢夺穷人的粮食,进一步限制贫富的差距。

也间接承认了农民自由买卖粮食的权利及自由私田的合法性,并且还保障了私田农的生产利润。

齐桓公为什么能够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齐桓公成为霸主的故事具体内容是什么

这种经济政策,亦为经济层面的国君集权。

并在齐国各处设立“女闾”,将战犯或罪犯的寡妇充于其间,并抽以税收。

这样的做法导致了许多秦人,晋人慕名而来到齐国大大的充实了齐国的国库。

九合诸侯

桓公二年(前684年),在长勺被鲁国击败。

桓公五年(前681年),攻打鲁国,鲁国战败,鲁庄公请求割遂邑求和,桓公答应了,与鲁国在柯会盟。

曹沫用匕首在坛上劫持桓公,说:“归还侵占鲁国的土地!”桓公答应他。

在曹沫拿掉匕首后,桓公后悔,要不给鲁国土地而杀曹沫。

管仲劝阻说:“不可丧失天下诸侯的信任。”于是就归还了鲁国土地。

齐桓公雕塑

齐桓公改革之后,齐国国力大为增强,齐桓公开始走上称霸的道路。

他先是与邻国修好,归还给以前侵占鲁国的棠、潜两邑,让鲁国作为南边的屏障;归还以前侵占卫国的台、原、姑、漆里四邑,让卫国成为西边的屏障;归还以前侵占燕国的柴夫、吠狗两邑,让燕国成为北部的屏障。

桓公七年(前679年),在甄召集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

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九合诸侯”的第一次。

另外,齐桓公还灭了谭、遂、鄣等小国。

桓公十四年(前672年),陈历公子完,即田完,逃到齐国,桓公想任命他为卿,他不接受,桓公就任命他为工正。

田完的后人夺去了姜姓齐国的政权,史称田氏代齐。

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年),山戎攻打燕国,燕向齐求救。

齐桓公救燕,攻打山戎,一直打到孤竹才停。

燕庄公送齐桓公到齐境。

桓公说:“不是天子,诸侯向送不能出境,我不可以对燕无礼。”于是把燕君所到的地方割给了燕国,叮嘱燕君学习召公为政,像周成王周康王时一样给周朝纳贡。

诸侯听说此事,都拥护齐国。

桓公二十五年(前661年),狄人攻打邢国,桓公出兵救援。

桓公二十七年(前659年),桓公妹妹哀姜是鲁闵公的母亲,她和鲁公子庆父淫乱。

庆父弑闵公,哀姜想立庆父,而鲁人立僖公。

桓公召回哀姜,将其杀死。

桓公二十八年(前658年),卫文公被狄人骚扰,向齐求救。

齐打败狄人,并为卫国筑楚丘城,把卫国臣民迁到那里。

桓公二十九年(前657年),桓公和蔡姬在水中游玩,蔡姬晃船,桓公心怕,阻止蔡姬。

蔡姬不听,晃个不停。

齐桓公出船,大发雷霆,把蔡姬送了回去。

蔡国也不高兴,把蔡姬又嫁给别人。

桓公发怒,兴兵讨伐。

桓公三十年春(前656年),齐桓公带领鲁、宋、陈、卫、郑、许、曹七国诸侯伐蔡,蔡国臣民反叛。

又讨伐楚国,楚成王起兵迎战,问:“为什么来到我国?”。

管仲回答说:“从前召康公对我国先君太公说:‘你要讨伐诸侯,辅助周室。

’给我们先君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棣的土地。

楚国没有进贡包茅,使周王祭祀时没有用来缩酒的东西。

周昭王南征没有回来。

是因为这些来责问。”楚王说:“没有进贡,实有此事,这是寡人的过错。

昭王南征没有回来,你到汉水岸边去问吧。”联军推进至陉。

夏,楚王派屈完带兵抵御,联军退回召陵。

屈完前往召陵向齐桓公请求讲和,桓公同意。

桓公和屈完检阅部队时,对自己所率领的联军赫赫军容感到非常骄傲。

而屈完在此时劝解桓公“以德绥诸侯”。

于是参与联军的诸侯们和屈完举行盟誓后退兵。

[5]

桓公三十五年(前651年)夏,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今河南民权)。

周襄王派宰孔赐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诸侯朝服之车),不要桓公下拜受赐。

桓公想不拜,管仲说:“不可。”,于是桓公还是下拜收赐。

秋,又和诸侯会于葵丘,周派宰孔参加。

桓公越来越骄傲,诸侯有不少背叛的。

宰孔对晋侯说:“齐桓公太骄傲了。”这年,晋献公死,晋国发生内乱,秦穆公立公子夷吾为晋君,桓公也出兵平乱。

这时周朝式微,只有齐、晋、楚、秦强大。

晋国内乱,秦国偏远,楚王以蛮夷自居,齐桓公成为中原的霸主。

桓公说:“寡人向南打到召陵,望见熊山。

北伐山戎、离枝、孤竹。

西伐大夏,深入流沙之中。

登上太行山,到卑耳山才返回。

诸侯不要违背寡人。

我三次联合诸侯出兵,六次和诸侯会盟,定襄王太子之位。

说以前三王伟大,现在我和他们有什么两样吗?我想在泰山封禅。”管仲劝说,桓公不听。

管仲又说,要得到远方的珍奇怪物才能封禅,桓公才不考虑这事。

一匡天下

周惠王晚年宠爱王子带,意欲废掉王子郑的继承权,但未决定即去世。

后王子带与其母联合郑国、楚国欲武力登位。

王子郑私下会见桓公请求桓公召集诸侯支持自己。

桓公与八国诸侯会盟,以吊丧为名在洛阳附近炫耀武力,表示对王子郑的支持,后王子郑继位,是为周襄王。

尊王攘夷

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年),山戎攻打燕国,燕向齐求救。

齐桓公救燕,攻打山戎,一直打到孤竹才停。

燕庄公送齐桓公到齐境。

桓公说:“不是天子,诸侯相送不能出境,我不可以对燕无礼。”于是把燕君所到的地方割给了燕国,叮嘱燕君学习召公为政,像周成王周康王时一样给周朝纳贡。

诸侯听说此事,都拥护齐国。

桓公二十五年(前661年),狄人攻打卫国和邢国,杀卫惠公,桓公出兵救援,扶立在齐国的卫国公子毁,是为卫文公。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