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子夫灭族 卫子夫历史简介_历史人物卫子夫简介
卫子夫历史简介_历史人物卫子夫简介
历史人物卫子夫简介
卫子夫,西汉时汉武帝第二任皇后。
孝武思皇后(?-前91年),卫氏,名不详,字子夫,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刘彻第二任皇后,在皇后位38年,谥号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
卫子夫原为平阳公主家讴者。于建元二年(前139年)入宫,建元三年(前138年)封为夫人,元朔元年(前128年)册立为皇后,征和二年(前91年)在巫蛊之祸中自杀身亡。身驻汉宫凡49年。育有一男三女,即戾太子刘据、卫长公主、诸邑公主、石邑公主。
卫子夫一生恭谨克己,尽心尽力执掌宫掖数十载,令其夫汉武帝得无扰于省中琐事,为开创汉武盛世减轻了负担。其弟卫青及外甥霍去病则在汉匈战争中做出了伟大贡献。
历史上的卫子夫结局怎么死的
自杀。
元光五年(前130年)秋,陈皇后因勾结巫女楚服暗行巫蛊之事被著名的酷吏张汤查办,被废立之后逐出京城贬至长门宫,后位空悬。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子夫生下了汉武帝的长子刘据,被立为皇后。元狩元年(前122年)刘据被立为太子。
随着卫子夫逐渐年长色衰,失去汉武帝欢心,相继有王夫人、李夫人、尹婕妤、赵婕妤受宠,加以卫青、霍去病先后去世,卫氏地位日益可危。
征和元年,公孙贺一家、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卫伉等人皆因巫蛊牵连而被株杀。
征和二年(前91年),卫子夫因其在巫蛊事变中私自把皇宫侍卫给太子,支持太子起兵诛杀奸臣江充,对战汉武帝军队,被汉武帝派官员收缴皇后印玺(意即准备废后),卫子夫赶在收缴印玺者前来之前绝望自杀。
黄门苏文、姚定汉以小车将她的尸体载到公车令的空房安置,盛以小棺,葬于长安城外的桐柏。卫氏家族也遭灭(但仍有后人)。
简介
孝武思皇后(前2世纪-前91年),卫氏,名字已失考,字子夫,汉代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青的同母异父姐姐,霍去病的姨母,汉宣帝的曾祖母。
卫子夫居皇后位达38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第二长的皇后(第一位是明神宗王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独立谥号的皇后,自他之后,历代皇后在丈夫的谥号后也开始有了形容自己的独立谥号。
影视图片的卫子夫
扩展资料:
主要功绩
卫子夫以卑微讴者身份步入汉宫,经十一年立为皇后,为汉武帝育下一男三女,有延续汉室之功。太子刘据死后,昭帝无嗣,帝位继承人辗转重归卫子夫后代。曾孙刘询不负先人,“功光祖宗,业垂后嗣”,为大汉开创“孝宣中兴”的崭新时代。
在立为皇后的三十八年中,卫子夫将汉庭后宫管理的井井有条。在这三十八年中,史书记载中的汉宫不复有妒妇娇女,更无因妃嫔相嫉引发的恶劣事件。卫子夫的良好品行不仅获得了汉武帝的全面信任,也在《外戚世家》所记载的四朝十余名后妃中,赢得了太史令司马迁唯一的赞美。卫子夫虽无佐君之功,却有内助之贤。
卫子夫的发迹,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命运。西汉第一次对匈奴反击战的胜利,以及其后大规模深入匈奴腹地长距离奔袭战取得巨大成功,重创匈奴,皆由卫氏枝属统军作战。
霍去病之弟霍光,身奉四帝,躬辅三朝,受遗命,佐幼帝,行遗策,兴废立,是使西汉平稳度过危难,达到巅峰时期的第一功臣。汉武帝之功离不开卫青、霍去病,临危受命离不开霍光,而卫青、霍去病、霍光之发迹亦离不开卫子夫。卫子夫虽无推贤之举,却有引贤之功。
后世纪念
汉宣帝即位后,追赠卫皇后谥号为思后。在桐柏亭原地建园起冢改葬卫子夫,史称思后园。陵园设周卫防守,长丞每日奉上食物祭祀于陵园寝殿,月祭祀于园庙,四时祭祀于便殿。因卫子夫生前擅音律,汉宣帝又派遣倡优千人日日歌于园内,以娱乐曾祖母卫子夫的神灵。故而思后园在后世又被称为“千人聚”、“千乡”。
思后园在唐代依然存在,《长安志》中提到“汉思园”在金城坊西南隅(其实是西北隅,西南隅是会昌寺),颜师古在《汉书·外戚传》中注曰“葬在杜门外大道东,以倡优杂伎千人乐其园,故号千人聚。其地在今长安城内金城坊西北隅是”。
思后园遗址现位于西安市劳动公园附近,北望汉长安城遗址,地面遗址已不存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卫子夫
历史上的卫子夫是怎样的人
卫皇后 (前2世纪-前90年),名不详,字子夫。中国汉代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青的同母异父姐姐。 卫子夫的母亲卫媪是平阳侯府中婢女,而她则是平阳侯曹时和平阳公主府中的歌伎。汉武帝到访平阳公主家时临幸了她,并把她和卫青一同带入宫中。此时为建元二年春(公元前139年)。 根据《汉书》记载,卫子夫入宫一年多,汉武帝没有再宠幸她。后武帝安排宫人出宫。卫子夫得以再次见到武帝,涕泣请出。武帝对她十分怜爱,再次宠幸。卫子夫遂有身孕,受到尊宠。陈皇后的母亲大长公主刘嫖听闻卫子夫受到宠幸,并有了身孕,便派人抓住卫青。卫青幸有公孙敖与壮士解救,才得以不死。武帝听闻后,召卫青为建章监、侍中,得到的赏赐数日间累积至千金。公孙敖也由此益贵,而卫子夫被封为夫人,后宫地位仅次于皇后。 元光五年秋(前130年),陈皇后因巫蛊被废,后位空悬。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子夫生下武帝长子刘据,遂被立为皇后。元狩元年(前122年)刘据被立为太子。征和三年(前90年),卫子夫因其在巫蛊事变中支持太子而迁怒汉武帝,收去了皇后印玺,卫子夫自缢而死。葬于长安城外的桐柏。 曾孙刘询即位后,追谥卫子夫为思皇后,重新以皇后礼仪安葬她,置园建周卫奉守,在宣帝势力威固之后又升了陵园规格,守墓人由原来的三百扩充为千人。桐柏即长安城覆盎门外南北大道之东,汉书所写的改葬只是指重新以后礼安葬,并没有改变安葬地点。 卫子夫为武帝皇后38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第二长的皇后(第一位是明神宗王皇后)。卫子夫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独谥号的皇后——思后(谥法曰:道德纯一曰思),自她之后,历代皇后在丈夫的谥号之后也开始有了形容自己的独立的谥号。 卫子夫与武帝生有三女一子。除刘据之外,三女不详。根据唐代司马贞所著《史记索隐》三女为有卫长公主、石邑公主、诸邑公主。而唐初颜师古在《汉书》注释中则称阳石公主和诸邑公主皆是卫子夫的女儿。阳石公主又名德邑公主,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她与石邑公主为同一人。两种说法必有一种是错误的,或两种皆错。 诸邑、阳石公主及刘据皆在巫蛊事变中死亡,卫长和石邑公主未有记载死于巫蛊。因公主的出生时间不详,无法知道四人的排行。 卫长公主丈夫曹襄的曾孙在汉哀帝时复为平阳侯,这个爵位一直延续到东汉,汉光武帝时再授平阳曹氏为平阳侯。 刘据孙子刘病已在巫蛊中幸免(当时未满周岁),在牢狱中度过数年后流落民间,18岁时由霍光辅助登基为帝,即汉宣帝。 卫子夫母亲卫媪,先生有一子三女。长子卫长君,长女卫孺(《汉书》记为卫君孺,公孙贺妻),次女卫少儿(霍去病母),三女卫子夫。后与郑季生一子卫青,其后又与他人生卫步、卫广二子。 卫媪的身份,《史记》记为平阳侯“妾”,《汉书》则记为平阳侯“家僮”。 妾 在先秦和秦汉时可指女奴,并不等于现代汉语中的 妾 。其弟卫青对自己的身份的描述,则是“人奴之生”。据《史记》记叙,卫子夫“其家号曰卫氏”,可见卫媪姓氏由 卫子夫 生父而来,而媪则是用于妇人的称谓。卫媪的身份应是平阳侯家的奴仆。 另“平阳侯妾”中,平阳侯可能指曹时。汉高祖时曹参封平阳侯,为第一代平阳侯。汉惠帝六年十月,曹窋为第二代平阳侯。汉文帝二十年(公元前160年),曹奇为第三代平阳侯。汉景帝四年(公元前154年),曹时为第四代平阳侯。其姐卫少儿身份明确,她为平阳侯曹时家中的侍者。
记得采纳啊
我想了解卫子夫的整个历史过程,以及后人对她的评价。
人物简述】 卫子夫(?-前91年),名不详,字子夫。中国汉代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的第二任皇 后。卫子夫原是平阳侯曹寿和平阳公主的讴者,后汉武帝到访平阳公主家时临幸了她,并把她和卫青一同带入宫中(建元二年春即前139年春)。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卫子夫由于怀了汉武帝刘彻的骨肉而被封为夫人(夫人是仅次于皇后的嫔妃,当时窦太后尚在世)。
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子夫生下皇长子刘据,由是被立为皇后。
元狩元年(前122年)皇长子刘据被立为太子。
征和二年(前91年),奸人江充、宦官苏文等刻意制造巫蛊案陷害太子刘据,太子被迫起兵反抗,兵败自杀。
卫子夫由于支持太子,被汉武帝迁怒,不能自明而自杀。其时葬于桐柏,十八年后她的曾孙刘询登基为汉宣帝,于是以皇后礼重新厚葬她,追谥号曰 “思”,建园置周卫。史称孝武卫思后。
思者,《谥法》曰:道德纯一曰思。道大而德一。
大省兆民曰思。大亲民而不杀。
外内思索曰思。言求善。
追悔前过曰思。思而能改。
卫子夫为武帝皇后38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第二长的皇后,第一位是明神宗王皇后。
注:桐柏正对长乐未央宫,即是后来宣帝登基之后重新厚葬的长安城覆盎门外南北大道之东。宣帝后来的“改葬”只是以皇后礼仪重新安葬,并起高大的墓冢置陵园,设置周卫,并没有迁葬。 [编辑本段]【生平详述 卫娘清歌】 卫子夫本是袭封平阳侯曹时府中的讴者,服侍曹时的夫人平阳公主。
汉武帝即位后,他的第一位皇后,也就是野史中(志怪小说《汉武故事》)武帝幼年时戏言要藏于金屋的阿娇。两人婚后十一年无子(根据资治通鉴汉武帝卷资治通鉴建元二年条记载,陈后在建元二年卫子夫入宫前已经失宠,结合汉书可知刘彻陈后在武帝7岁立为太子后不久即结婚 注1),所以平阳公主就把邻近大户女子收买来,养在家中,准备让汉武帝选取为妃。
适逢汉武帝在霸上祭扫后来到平阳侯家中,平阳公主就将这些美女装饰打扮起来,供汉武帝选择。但汉武帝看后,觉得都不满意。在武帝与平阳公主一起饮酒的时候,又让歌女献歌助兴,汉武帝便在众女中一眼看中了卫子夫。
(《汉书 外戚传》:帝祓霸上,还过平阳主。主见所偫美人,帝不说。既饮,讴者进,帝独说子夫。)
随后,汉武帝起坐更衣,卫子夫便来服侍,一见倾心。这样,平阳公主送卫子夫入了宫。
入宫一年多来,由于陈皇后的妒忌,被贬为宫女,再也没有得到汉武帝的宠幸。
建元三年汉武帝准备在后宫选上自己喜欢的人,释放一批不中用的宫女,卫子夫才又见到他,并哭泣着请求放她出宫。汉武帝怜爱她,便不予她出宫并再度临幸了她,不久卫子夫就有了怀孕。
陈皇后知道卫子夫怀孕后,十分妒忌。馆陶大长公主(刘嫖)于是派人绑架了给事建章未知名的卫青,企图杀了卫青。卫青的朋友公孙敖带人将卫青救出,事发之后武帝大怒,于是召卫子夫的兄长卫长君、弟弟卫青入宫为侍中。
卫家大姐卫君孺嫁给太仆公孙贺,二姐卫少儿嫁给开国功臣陈平曾孙陈掌。其后卫家开始显贵,卫子夫被封为夫人,卫青为建章监、太中大夫。
汉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子夫生下皇长子(刘据),遂被立为皇后。
元狩元年(前122年),刘据被立为太子。由于他是汉武帝29岁才得来的皇长子,十分得父亲宠爱。刘据刚刚出生武帝便命人为他做《皇太子赋》,等于提前就昭告天下这个刚出生的婴儿就是太子,同时建立神祠感谢上苍赐他皇长子。
刘据长大后,武帝除了派德高望重的太傅辅导他学习《觳梁春秋》、《公羊春秋》外,还为他建了一座苑囿接待宾客,称为博望苑。
皇太子的确立,自然更加巩固了皇后的地位,因此,卫皇后的荣宠也达到了极点。然而,作为宫廷妇人,随着容颜的衰老,卫皇后尊宠程度也在逐渐下降。
元朔元年后,卫子夫在汉武帝面前的宠幸地位被王夫人所代替。之后又有李夫人、尹婕妤、赵婕妤(钩弋夫人),在她立为皇后的第38年,也就是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因遭巫蛊之祸陷害,不能自明而自杀。 [编辑本段]【巫蛊冤案 千古扼腕】 所谓巫蛊之祸,即汉武帝末年,年老多疑,适有周围一些心怀奸恶之人,乘机制造事端,挑拨他与太子、大臣之间的关系。
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群臣宽厚长者皆附太子,而深酷用法者皆毁之。邪臣多党与,故太子誉少而毁多。卫青薨后,臣下无复外家为据,竞欲构太子。”
太子素行宽仁,与爱好使用酷吏的武帝有分歧。同时在后宫,苏文在勾弋之子出生后,频频诬陷刘据,在武帝识破之后杀死诬告太子的小黄门之后苏文才稍有所收敛。
当时,有一些胡人巫婆作俑,诅咒武帝死亡的事被发觉。于是汉武帝在朝廷内外大加搜索,受牵连的人很多。专门主持处理此事的是素与太子不和的酷吏江充,他得到汉武帝的命令调查,便故意带着桐木人在卫皇后和太子刘据居住的地方掘地搜索,假意将早已准备好的桐木人拿出陷购太子,即把巫蛊之事加在了太子头上。
当时,汉武帝深居简出,居住在甘泉宫,外间人怀疑他是否还在人世。太子刘据起初并无惧怕,认为没有做过不怕江充诬陷,打算去向武帝解释。但车马被江充拦下。刘据惟恐不得自明,就请教他的师傅石德,石德以扶苏的例子警示他,怀疑武帝是否像秦始皇一样已经死亡被小人操纵。于是刘据决定先杀掉江充绝不做第二个扶苏。
因为太子能指挥到的车马有限,刘据在决定起兵后报母亲卫子夫,动用了皇后宫的车架,并以武帝已死奸臣作乱的名义征兵,与江充等人在长安城中展开激战,终于杀死了江充。他起兵后,一度得到民众的支持。但后来调兵不利,护北军使者任安接受了太子的符节却没有出兵,汉武帝派去了解情况的使臣不敢入京,谎报太子造反。武帝派丞相刘屈髦讨伐并亲临前线证明自己尚在人世,太子兵败后逃到湖县隐藏。后行迹被发现于是自缢而死。卫皇后因不能自明也自尽身亡。
因此,后代史学界对戾太子刘据都 持同情态度,否认他与卫皇后与巫蛊之祸有关。武帝晚年也深有悔意。
西汉班固在写到太子蒙冤这一节时点评:江充造蛊(诬陷太子),太子杀。太子逃亡时期,茂陵三老上疏,明确指出太子无辜,前不能见君王申辩,后被奸人逼迫,才子弄父兵,但这也不过是打一段板子就能结束的事,希望武帝能赦免太子。
唐睿宗李旦时期,太府少卿韦凑向皇帝上书,提到刘据起兵,性质是“非称兵诣阙,无逆谋于父”,可见历代的史家和当时的百姓都认为刘据起兵性质的无辜。
事后武帝查出太子受人诬陷,于是族灭江充,苏文被绑在桥上活活烧死,去追捕太子的人也被武帝灭族,深表后悔的武帝建思子宫,于太子被害的湖县造“归来望思”之台。天下闻而悲之。
巫蛊之祸中,丞相公孙贺一家被杀,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长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卫子夫、太子刘据自杀。也许是上天眷顾,值得庆幸的是,虽然刘据妻儿都被害死,但刘据之孙刘病已,因巫蛊之乱时尚是襁褓中的婴儿于是幸免于难,后继昭帝之位,改名刘询,是为汉宣帝。所以汉宣帝继位后,为卫子夫改葬,并定谥号为“思”,置园邑三百家,长丞周卫奉守焉。史称孝武卫思后。
卫子夫是最早的有独自谥号的皇后,自她之后,历代皇后在丈夫的谥号之后也开始有了形容自己的独立的谥号。
注1:《资治通鉴汉武帝建元二年目录》

建元二年冬十月,淮南王安来朝。上以安属为诸父而材高,甚尊重之,每宴见谈语,昏暮然后罢。
安雅善武安侯田鼢,其入朝,武安侯迎之霸上,与语曰:“上无太子,王亲高皇帝孙,行仁义,天下莫不闻。宫车一日晏驾,非王尚谁立者!”安大喜,厚遗鼢金钱财物。
太皇窦太后好黄、老言,不悦儒术。赵绾请毋奏事东宫。窦太后大怒曰:“此欲复为新垣平邪!”阴求得赵绾、王臧奸利事,以让上。上因废明堂事,诸所兴为皆废。下绾、臧吏,皆自杀。丞相婴、太尉鼢免,申公亦以疾免归。
建元二年春三月,乙未,以太常柏至侯许昌为丞相。
初,堂邑侯陈午尚帝姑馆陶公主嫖,帝之为太子,公主有力焉,以其女为太子妃,及即位,妃为皇后。窦太主恃功,求请无厌,上患之。皇后骄妒,擅宠而无子,与医钱凡九千万,欲以求子,然卒无之。后宠浸衰。皇太后谓上曰:“汝新即位,大臣未服,先为明堂,太皇太后已怒。今又忤长主,必重得罪。妇人性易悦耳,宜深慎之!”上乃于长主、皇后复稍加恩礼。
卫子夫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
卫子夫一生恭谨克己,尽心尽力执掌宫掖数十载,令其夫汉武帝得无扰于省中琐事,为开创汉武盛世减轻了负担。其弟卫青及外甥霍去病则在汉匈战争中做出了伟大贡献。
孝武思皇后(?-前91年),卫氏,名不详,字子夫,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刘彻第二任皇后,在皇后位38年,谥号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
卫子夫原为平阳公主家讴者。于建元二年(前139年)入宫,建元三年(前138年)封为夫人,元朔元年(前128年)册立为皇后,征和二年(前91年)在巫蛊之祸中自杀身亡。身驻汉宫凡49年。育有一男三女,即戾太子刘据、卫长公主、诸邑公主、石邑公主。
卫子夫生于西汉前期,在汉元帝之前,西汉皇后多为寒门之女或与前代出生寒微的皇后有血缘之亲。自武帝尊儒重教以来,历数朝之后儒家经义的尊卑等级逐渐为权利集团所接受。汉成帝欲立赵飞燕为后时就有儒生为谏“腐木不可以为柱,卑人不可以为主”。 至东汉《白虎通义·嫁娶篇》更提出“王者之娶,必先选于大国之女,礼仪备,所见多”。然而经学在武帝时期最为纯正,后世一味“修学好古”,乐褒尧舜之德,周之古礼。将董仲舒提出的适应时代所产生的今文经学驳斥的一无是处,反拘于古文经学不可自拔。以至于出生低微的卫子夫与西汉前期的其它皇后一样在后来两千多年的历史上鲜有提及,更乏评价。
卫子夫简介 历史上的卫子夫和刘彻是什么关系
夫妻关系
孝武思皇后(?-前91年),卫氏,名不详,字子夫,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刘彻第二任皇后,在皇后位38年,谥号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1]
卫子夫原为平阳公主家讴者。于建元二年(前139年)入宫,建元三年(前138年)封为夫人,元朔元年(前128年)册立为皇后,征和二年(前91年)在巫蛊之祸中自杀身亡。身驻汉宫凡49年。育有三女一男,其中只有卫长公主及卫太子刘据因母姓“卫”可确定由其所出。
卫子夫一生恭谨克己,尽心尽力执掌宫掖数十载,令其夫汉武帝得无扰于省中琐事,为开创汉武盛世减轻了负担。其弟卫青及外甥霍去病则在汉匈战争中做出伟大贡献。
历史上真有卫子夫吗
是的
卫子夫(?-前90年)是中国汉代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原是曹寿和平阳公主的讴者,后汉武帝到访平阳公主家时临幸了她,并把她和卫青一同带入宫中。初封为夫人(后宫地位仅次于皇后),元朔元年(前128年)生下刘据,遂被立为皇后,元狩元年(前122年)刘据被立为太子。征和三年(前90年),因巫蛊之祸不能自明而自杀。
【详细介绍】
[编辑本段]
卫皇后,字子夫,西汉武帝之后。生年不详,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年)。平阳(今山西临汾)人。 卫青的同母异父姐姐。她的母亲卫媪是平阳侯府中婢女。
子夫本是袭封平阳侯曹时府中的歌妓,服侍曹时的夫人平阳公主。汉武帝即位后,他的第一位皇后也就是武帝幼年时戏言要藏于金屋的阿娇无子,所以平阳公主就把邻近大户女子收买来,养在家中,准备让汉武帝选取为妃。适逢汉武帝在霸上祭扫后来到平阳侯家中,平阳公主就将这些美女装饰打扮起来,供汉武帝选择。但汉武帝看后,觉得都不满意。在武帝与平阳公主一起饮酒的时候,又让歌女起舞助兴,汉武帝便看中了子夫。随后,汉武帝起坐更衣,子夫便来服侍,一见倾心。这样,平阳公主送子夫入了宫。入宫一年多来,由于陈皇后的妒忌,被贬为宫婢,再也没有得到汉武帝的宠幸。后来汉武帝释放一批不中用的宫女,子夫才又见到他,并哭泣着请求放她出宫。汉武帝怜惜她,便把她留下来,同时,后来卫子夫怀孕,馆陶大长公主派人绑架给事建章未知名的卫青,企图杀了卫青,卫青的朋友公孙敖带人将卫青救出,汉武帝把她的兄长卫长君、弟弟卫青召入宫中为侍中。其后卫家开始兴起,卫子夫被封为夫人,卫青成为太中大夫。到汉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子夫生了一男,遂被立为皇后。除刘据之外,卫子夫与武帝生有卫长公主及其他两女。此两公主封号史书无载。
元狩元年(前122年),卫后所生之男刘据被立为太子。由于他是汉武帝长子,汉武帝特别宠爱他。除了专门派人辅导他学习《觳梁春秋》、《公羊春秋》外,还为他建了一座苑囿,称为博望苑,让他学习接待宾客。皇太子的确立,自然更加巩固了皇后的地位,因此,卫星后的荣宠也达到了极点,随之而来的,便是卫氏一门的封爵封侯。然而,宫廷生活充满了尔虞我诈的斗争。况且,作为宫廷妇人,随着容颜的衰老,卫皇后尊宠程度也在逐渐下降。她在汉武帝面前的宠幸地位被李夫人和勾弋夫人所代替。在她立为皇后的第38年,也就是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年),因遭巫蛊事变,不能自明而自杀。
所谓巫蛊事变,即汉武帝末年,年老多疑,适有周围一些心怀奸恶之人,乘机制造事端,挑拨他与太子、大臣之间的关系。太子素行宽仁,与爱好使用酷吏的武帝有政治上的分歧。同时在后宫,苏文在勾弋之子出生后,频频诬陷刘据,在武帝识破之后杀死诬告太子的小黄门之后苏文才稍有所收敛。当时,一些胡人的巫婆作俑,诅咒他死亡。此事被汉武帝发觉,在朝廷内外大加搜索,受牵连的人很多。专门主持处理此事的是素与太子不和的酷吏江充,他得到汉武帝的命令调查,便有意带着桐木人在卫皇后和太子刘据居住的地方掘地搜索,趁人不备将桐木人拿出说是挖得的,即把巫蛊之事加在了太子头上。当时,汉武帝深居简出,居住在甘泉宫,外间人怀疑他是否还在人世。太子刘据惟恐不得自明,就请教他的师傅,他师傅让他先杀掉江充。不久,刘据在决定起兵之后报母后,动用了皇后宫的兵,并以武帝已死奸臣作乱的名义征兵,与江充等人在长安城中展开激战,终于杀死了江充。他起兵后,一度得到民众的支持,但调兵不利,护北军使者任安接受了太子的符节却没有出兵,汉武帝派去了解情况的使臣不敢入京,慌报太子造反,武帝派丞相刘屈牦讨伐并亲临前线证明自己尚在人世,太子兵败后逃到湖县后隐藏。后行迹败露自缢而死。卫皇后因不能自明也自尽身亡。后代史学界对戾太子刘据都持同情态度,否认他与卫皇后与巫蛊之祸有关。武帝晚年也深有悔意。
事后武帝查出太子受人诬陷,江充灭族,苏文被绑在桥上活活烧死,去追捕太子的人也被武帝灭族,深表后悔的武帝建思子宫,为归来望思之台于湖。天下闻而悲之。
历史上真实的卫子夫?? 有知道全面资料的回答一下 谢谢 !!!
1、历史上真实的卫子夫:
孝武思皇后(?-前91年),本名不详,字子夫。西汉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大将军卫青的姐姐,骠骑将军霍去病是她的外甥,生有一男三女,即戾太子刘据,卫长、诸邑、石邑三位公主。
卫子夫由歌女而成皇后,除了她的容颜美色之外,还因为她有太子刘据和战功赫赫的娘家做为她的支柱。在她为皇后的38年中,是安分守己的,所以武帝死后,她的名誉还是得到了恢复。另外,应该指出的是,卫子夫的入宫,使她的弟弟卫青、外甥霍去病得到了施展才能的机会。
从而为西汉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赢得了主动地位。卫子夫与武帝生下三个女儿一个儿子。男为戾太子刘据,女为卫长、诸邑、石邑三位公主。随着卫子夫逐渐年长色衰,失去汉武帝欢心,相继有王夫人、李夫人、尹婕妤、赵婕妤受宠,加以卫青、霍去病先后去世,卫氏地位日益可危。
征和元年,公孙贺一家、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卫伉等人皆因巫蛊牵连而被杀,卫子夫和太子刘据在朝中的盟友损失殆尽。征和二年(前91年),卫子夫因其在巫蛊事变中支持起兵诛杀江充的太子,被汉武帝下令收缴了皇后印玺,卫子夫绝望自缢而死。葬于长安城外的桐柏。
卫子夫为武帝皇后38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第二长的皇后(第一位是明神宗王皇后)。卫子夫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独立谥号的皇后——思后(谥法曰:道德纯一曰思),自她之后,历代皇后在丈夫的谥号之后也开始有了形容自己的独立的谥号。
2、评价:
司马迁在《史记自叙》中称赞卫子夫“嘉夫德若斯”,可见卫皇后有相当良好的品德,虽然出身卑微,但身居高位后却谦虚谨慎,也因此虽然年长之后失宠,但武帝仍旧相当尊重她,不似当年窦皇后虽然身为皇后,汉文帝却公然让宠妃慎夫人与皇后平起平坐。
扩展资料:
卫子夫相关故事:
1、“生男不必太欢喜,生女不必太悲伤,试看卫子夫,一家霸天下。”这是汉武帝时期广为流传的歌谣。中国历来都是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生了个儿子就哈哈大笑,生个女儿就成了苦瓜脸,然而卫子夫的事迹却告诉后人,生了女儿不必“心悲煞”。
2、汉武帝两度临幸
卫子夫其实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家的一个唱歌的奴婢。平阳公主喜欢歌舞,家里蓄养了十几个长相漂亮的歌女,卫子夫就是其中一位。建元二年(前139年)三月上巳,汉武帝去灞上祭奠鬼神,回宫路上路过平阳公主家,平阳公主大摆宴席,上歌舞招待自己这位皇帝弟弟。
一排歌女上场,卫子夫就以光艳夺人之势照亮了汉武帝的眼睛,卫子夫也在边歌边舞之间回给汉武帝以媚眼,平阳公主看得明白,让卫子夫独自为汉武帝歌舞,由于汉武帝的喜爱,人们特别为他们记载下当时的歌曲。
汉武帝带着卫子夫进宫走时,平阳公主叮嘱卫子夫说,这一去就要受到皇帝的宠爱,你要好好保重身体,将来尊贵了,别忘记了我们。然而好事多磨,进宫后的卫子夫首先遇到了皇后陈阿娇的打击,卫子夫被冷落到后宫不得汉武帝宠幸。
一年后,因宫女过多,大约有一万多人,汉武帝决定放回一批宫女到民间,卫子夫请求出宫,宫女出宫时,一一晋见汉武帝,卫夫子一见到汉武帝,想起去年备受汉武帝恩爱的情景,人是情非,不禁泪如雨下,引起汉武帝疑虑和回忆,当即留下了卫子夫。
汉武帝亦是情深意浓,对卫子夫宠爱有加。不久卫子夫就有了身孕,当时汉武帝没有子嗣,对卫子夫的尊宠日隆,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子夫生了一个男孩,起名刘据,是汉武帝的长子。
3、梓童
梓为木中之贵,古人以梓为有子的象征。皇帝立皇后,不仅是为了母仪天下,更重要的是为了建子嗣,承大统,以延续和维持王朝的长久统治,这是历代帝王都极为重视之大事。把建储称作立国本。因而皇后称梓童,也正迎合了封建统治者的这种心理。
关于这种称呼的来历有二种说法。其中一种源于志怪小说《汉武故事》。《汉武故事》的两个版本都曾写道:卫子夫新入宫,名字排在登记宫人的名簿的末尾,以至于一年多还没有轮到卫子夫入侍武帝。
后来武帝挑选宫中不中用的女子释放出宫嫁人,卫子夫哭着请求出宫。武帝说:“我昨天夜里梦见子夫的庭院里生长了几棵梓树,这难到不是天意吗?”于是在这天宠幸了卫子夫,卫子夫怀孕,生了卫长公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卫子夫
历史上卫子夫有几个孩子
4个孩子即太子刘据、卫长公主、诸邑公主、石邑公主。
1、刘据
为感谢上苍赐予他的第一位皇子,武帝又修建了婚育之神高禖(句芒)神之祠以祭拜之。举朝臣子亦为这位迟来十余年的大汉皇长子的诞世而高兴。武帝为皇长子取名为刘据。
2、卫长公主
《汉武故事》的两个版本都曾写道:卫子夫新入宫,名字排在登记宫人的名簿的末尾,以至于一年多还没有轮到卫子夫入侍武帝。后来武帝挑选宫中不中用的女子释放出宫嫁人,卫子夫哭着请求出宫。
武帝说:“我昨天夜里梦见子夫的庭院里生长了几棵梓树,这难到不是天意吗?”于是在这天宠幸了卫子夫,卫子夫怀孕,生了卫长公主。
3、诸邑公主
卫氏原本为平阳公主府内的歌姬,出身卑微,是史上著名的“草根皇后”,然则出淤泥而不染,容貌清丽,性格贤惠端庄。得刘彻一朝宠幸,怀孕后晋为夫人,尊宠日隆,后大幸,有宠,诞下皇长子刘据后册封为皇后。天下传出“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的歌谣。
4、石邑公主
唐玄宗时代司马贞《史记索隐》云,诸邑公主是西汉汉武帝与皇后卫子夫的女儿,卫子夫三女分别是卫长公主、诸邑公主、石邑公主。石邑公主非阳石公主,也非夷安公主。石邑公主并未死于巫蛊之祸,其具体死因不详。
历史卫子夫是几岁去世的。
卫子夫(汉武帝第二任皇后)
孝武思皇后(?-前91年),卫氏,名不详,字子夫,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刘彻第二任皇后,在皇后位38年,谥号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1]
卫子夫原为平阳公主家讴者。于建元二年(前139年)入宫,建元三年(前138年)封为夫人,元朔元年(前128年)册立为皇后,征和二年(前91年)在巫蛊之祸中自杀身亡。身驻汉宫凡49年。育有一男三女,即戾太子刘据、卫长公主、诸邑公主、石邑公主。
卫子夫一生恭谨克己,尽心尽力执掌宫掖数十载,令其夫汉武帝得无扰于省中琐事,为开创汉武盛世减轻了负担。其弟卫青及外甥霍去病则在汉匈战争中做出了伟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