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渗透和反渗透的区别 蘇聯與西方之間的滲透與反滲透有多激烈?克格勃高層都能成爲叛徒

火烧 2021-12-17 11:11:48 1044
蘇聯與西方之間的滲透與反滲透有多激烈?克格勃高層都能成爲叛徒 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作者:毅品文團隊大水牛,無授權禁轉!在諜報工作中,敵我互相滲透的情況不少見的,人的思想會影響着諜報特工的立場。198

蘇聯與西方之間的滲透與反滲透有多激烈?克格勃高層都能成爲叛徒  

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

作者:毅品文團隊大水牛,無授權禁轉!

在諜報工作中,敵我互相滲透的情況不少見的,人的思想會影響着諜報特工的立場。

渗透和反渗透的区别 蘇聯與西方之間的滲透與反滲透有多激烈?克格勃高層都能成爲叛徒

1985年9月12日,倫敦白廳新聞處,英國外交部邀請了一大批新聞記者參加新聞發佈會。記者們一無所知,只知道大概和克格勃有關。白廳新聞祕書出場了,向記者宣佈:“女士們,先生們……我宣佈蘇聯駐英國大使館參贊,KGB的奧列格上校已經申請到英國政治避難。女王陛下和政府已經同意。”記者們頓時一片譁然。

(強大的克格勃是蘇聯國家安全的基石,但是後期不良現象增多)

奧列格1938年出生於蘇聯,其父是擔任安全機構的政工軍官。二戰期間,因爲父親立下汗馬功勞,所以全家搬遷到莫斯科。奧列格從小嚮往成爲一名外交官,這是當年蘇聯精英青年的夢想職業。憑藉家庭關係,他上了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這是一所外交官學院。在大學期間,因爲他哥哥的動員,他加入了KGB,學習成績優良。可以說同齡人想有的一切他都擁有了。畢業以後他加入KGB第一總局。

(克留奇科夫,1978-1988年間任職KGB副主席和第一總局局長,他的任期內,冷戰進入最後階段,特工活動日益繁多)

1972年,他被送到蘇聯駐丹麥使館工作。他的上司並沒想到,奧列格的思想正在危險地轉變。來自西方的思想意識形態正在滲透這個人,在西方工作期間,他被灌輸了那種“和平演變”的危險思想。他的三觀開始不正。早在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成了他轉變的開始,布拉格事件徹底粉碎了他的夢想。他無法接受自己的祖國粗暴干涉別國內政的行爲。

因此,背叛祖國,投靠西方成爲他的決定。在丹麥期間,他和當地的丹麥情報機構勾搭上了,一下子就出賣了兩個同事,挪威的兩個KGB被捕。蘇聯人大怒,但是找不到告密者,沒有任何線索。奧列格沒有暴露自己,他在暗中得意。當莫斯科的反間同事在他眼前大動肝火臭罵那個變節者時,卻不知道那個敵人就站在眼前。

(布拉格事件讓奧列格思想轉變爲叛國)

1974年,他投向英國軍情6局的懷抱。一系列北歐國家KGB的活動情況被他提供給英國,這讓英國人大喜過望。1982年他又調動到倫敦工作。KGB打入到軍情6局的間諜貝坦尼被他出賣,倫敦情報站的KGB長官因此被趕出英國。意外的是,奧列格在KGB升官了,他被晉升爲上校,並接任他出賣的同事的職位。可以說他已經站在克格勃駐外間諜的頂端了。

1985年,奧列格出任倫敦情報站站長,這讓他心中暗喜,因爲這樣他就可以接觸到高級別的密碼。與此同時,針對西歐一系列的特工被抓案件,KGB第一總局一直在追查,嫌疑範圍逐漸縮小,他們的線索目標指向奧列格。

1985年5月17日,奧列格接到回國晉升的命令,很奇怪,這份指令沒有通過密碼,而是用明文電報發來的。英國人感覺到不妙,警告他不要回國,但爲了消除KGB總部的懷疑,奧列格還是決定回國。

(英國軍情6處辦公大樓,他們操縱了奧列格多年。)

一回到蘇聯,奧列格有一種不祥的預感,住宅被人搜過了,似乎有人在暗中監視他。他給自己的上司打電話,發現對方的語調一點都不熱情,根本沒有提拔職位的跡象。第二天,他到辦公室要求見副局長被婉拒。接着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同事們都躲着他。過了幾天副局長終於見他了,但是沒去辦公室,而是帶他到一家餐廳吃飯,飯吃到一半,奧列格發現自己的腦袋開始發暈,舌頭也不受控制,局長也不見了。身邊取而代之的是兩個凶神惡煞一樣的KGB軍官,原來飯菜裏被下了化學藥物,奧列格受到了審問,好在審問結果一無所獲,畢竟他也是老油條了。

第二天,清醒過來以後,他發現自己身處可怕的盧比揚卡監獄,這裏沒人能活着出去,這裏是叛國者的墓地。非常讓人驚訝,奧列格被釋放了,因爲KGB沒有確切證據,他們打算放長線釣大魚,在奧列格和英國人接頭時再抓捕。但他已經警覺,沒去接觸線人,而是謀劃先逃出蘇聯。現在他已經24小時被監控了。因此他每天主動向KGB總部彙報動向,讓對方麻痹大意,一切日常生活照舊。終於,他等到一個機會,KGB的盯梢人員略微有點鬆懈。7月19日奧列格和妻子一起去超市購物,接着他對妻子假稱要去單位辦公室,實際準備逃跑。他拋下妻子,上了一趟列車。非常幸運,那天沒發現跟蹤的“尾巴”,而且列車上的人都很困,天色很晚,很多人喝了伏特加。有個人請他喝一杯,奧列格婉拒了。上車之後奧列格一直在假寐,他用帽子蓋住臉觀查周圍是否有人跟蹤他。那位被拒絕的漢子再次拿着酒瓶請他共飲一杯,他只好接受了,不然就太顯眼了。兩人互相攀談着,奧列格發現對方是一名警察,嚇了一跳,不過對方不是來抓他的。列寧格勒站到了,兩人匆匆道別。午夜時分,奧列格步行了30多公里進入芬蘭國界。在那裏,他通過安全的渠道線路回到了英國。

(盧比揚卡廣場,當年這裏關押了不少叛國的囚徒,KGB的業績不錯嘛)

1985年9月,爲了給蘇聯人打臉,英國人特意安排了新聞發佈會,所以才會出現文章開頭一幕。但是奧列格從此過上安穩的日子了嗎?我看未必,衆所周知,KGB的復仇會一直追隨着叛徒,所有叛國者從此以後只能隱姓埋名,永遠生活在被KGB追殺的恐懼中。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請支持毅品文團隊的各種原創文章及實體書,獨立專業有種有料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