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薛蟠日香菱了吗 银样蜡枪头

火烧 2021-07-13 23:30:42 1038
银样蜡枪头 【成语名字】银样蜡枪头 gt 【汉语拼音】yí yà g là qiā g tóu gt 【近义词】:苗而不秀、虚有其表 gt 【反义词】:货真价实 gt 【成语出处】 gt 1、元·王实
薛蟠日香菱了吗 银样蜡枪头

银样蜡枪头  

【成语名字】银样蜡枪头>【汉语拼音】yín yàng là qiāng tóu>【近义词】:苗而不秀、虚有其表>【反义词】:货真价实>【成语出处】> 1、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你原来‘苗而不秀’,呸,一个银样镴枪头。”> 2、郭沫若《玉簪花》 如果把我们栽种在阴暗偏陬,那就染上官气暮气,银样镴枪头。> 3、《红楼梦》第二十三回黛玉骂宝玉:"呸!你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一个银样蜡枪头。">【成语解释】蜡,应为“镴”:铅和锡的合金,可以焊接金属,亦可制造器物(亦称“白鑞”、“锡鑞”)。样子象银子实际是焊锡做的枪头。比喻外表很好看,实际上不中用。>【银样蜡枪头造句】经过战争考验的战士,绝不会是银样蜡枪头。>【银样蜡枪头的】> 元明清戏曲对红楼梦词汇有着直接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西厢记》。首先,西厢记的主题对《红楼梦》影响很大,《红楼梦》的许多情节更是脱胎于《西厢记》。再看语言。《西厢记》的许多唱词、道白均为《红楼梦》所吸收。如"纱窗外定有红娘报","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孟光接了梁鸿案","斜签着坐"等等。另外,《红楼梦》还吸收了《西厢记》中许多富于表现力的俗语,最典型的例子是《红楼梦》第二十三回黛玉骂宝玉的话:"呸!你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一个银样蜡枪头",这出自《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红娘骂张生的一段:"你原来是苗而不秀,呸!你是个银样蜡枪头。"又如《红楼梦》六十二回:邢岫烟对贾宝玉说:"这可是俗语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脱自《西厢记》第二本楔子中惠明的一段唱词。以上两例,前者只是词序作了变动,而整句俗语完全相同。后者王实甫认为不是俗语,曹雪芹使用时则在前面加了冠词,点明其俗语的性质。这一切均表明曹雪芹创造性地继承了《西厢记》中的语言成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