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 歐加登戰爭:1977年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之間的無妄之災

火烧 2021-11-06 21:33:34 1025
歐加登戰爭:1977年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之間的無妄之災 20世紀60年代,絕大部分非洲國家獲得獨立。由於大部分非洲國家的邊界都是殖民者任意分割的結果,其民族國家建構進程也剛剛起步,因此如何保持國家內部

歐加登戰爭:1977年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之間的無妄之災  

20世紀60年代,絕大部分非洲國家獲得獨立。由於大部分非洲國家的邊界都是殖民者任意分割的結果,其民族國家建構進程也剛剛起步,因此如何保持國家內部穩定和避免國家間衝突,成爲非洲大陸的兩大主要安全問題。在非洲統一組織的主導下,不變更現有國界的原則基本上得到了遵守,國家之間較少發生戰爭,非洲大陸上的戰爭更多的是國家內部的戰爭。不過,非洲之角的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卻在1977年至1978年爲爭奪歐加登地區發生了一場慘烈的戰爭。

發動戰爭的西亞德.巴雷

戰爭和根源和誘因

發生在兩國的這場無妄之災,究其原因,包括歷史遺患、索馬里民族主義西亞德的“大索馬里”野心和西方石油公司散佈的歐加登富含石油天然氣,這三個因素是歐加登戰爭爆發的根源和誘因。

一、歷史遺患

埃塞俄比亞和索馬里長期存在族羣和領土衝突。在19世紀40年代歐洲開始搶奪非洲時,早已崛起的埃塞帝國就先發制人,征服了東部與索馬里接壤的歐加登高原。但是,由於該地區的居民主要是索馬里人,埃塞帝國的統治經常遭到當地人的反抗。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意大利曾佔領埃塞全境,並在從英國人手中奪取英屬索馬里後將這塊領地併入意屬東非帝國中的索馬里部分。不過,僅僅七個月之後,以英國爲主的盟軍便收復英屬索馬里,並佔領了意屬索馬里和歐加登地區。之後,埃塞俄比亞一直要求歸還歐加登,且1942年和1944年的兩個英埃協定也承認了埃塞俄比亞對歐加登地區的主權。

1946年春,英國認識到將一個索馬里遊牧民族分割開來會帶來問題,因此。但是,英國的建議遭到埃塞俄比亞的強烈反對,即便英國答應支持埃塞俄比亞對厄立特里亞的要求,並提出以澤拉港和英國保護領地西北部的一部分來換取受英國保護的氏族常去放牧的豪德和歐加登的一些地區,也沒能動搖埃塞收復歐加登的決心。1948年,由於受到美國的壓力,英國不得不將索馬里族人口聚集的歐加登地區交還給埃塞俄比亞。

1949年11月21日,聯合國大會決定將意屬索馬里交給意大利托管,期限爲10年。在意大利托管期間,意大利同埃塞俄比亞在聯合國的敦促下,曾爲劃定彼此都能接受的邊界而進行過多次談判。意大利主張應該考慮歐加登地區主要是索馬里人的實際情況,應當將其劃歸索馬里;而埃塞俄比亞則堅持按1942年和1944年英挨協議,歐加登是埃塞不可分割的領土。1959年12月,埃塞俄比亞和意屬索馬里同意在達成最終協議之前,由英國劃定的臨時邊界應繼續有效。邊界的未確定無疑爲後來的歐加登戰爭埋下了隱患。

歐加登戰爭

二、西亞德.巴雷推行“大索馬里”政策

索馬里民族在16世紀以前就已處於民族統一狀態,直到19世紀末和20世紀西方列強幾次瓜分索馬里並強行劃分邊界,才使統一的索馬里民族被分割在英屬索馬里保護領地、意屬索馬里、吉布提、埃塞俄比亞歐加登地區及肯尼亞北部地區。英屬索馬里與意屬索馬里於1960年7月1日合併,成爲獨立的索馬里共和國。

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 歐加登戰爭:1977年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之間的無妄之災

1969年10月, 國民軍司令穆罕默德·西亞德·巴雷發動政變,推翻了政府,掌握了權利。西亞德是一個典型的民族主義者,他認爲所有的索馬里人應當生活在同一個國家,當然,以索馬里族爲主的歐加登,無可置疑的應當是“大索馬里國”的一部分。隨着兩國在歐加登地區衝突的日趨嚴重,西亞德決定武力收復。

西亞德政權一方面在與歐加登接壤的地區部署更多兵力以加強邊境軍事力量,另一方面扶植歐加登地區的索馬里族裔反對埃塞俄比亞政府。1974年6月,埃塞俄比亞因饑荒爆發全國大罷工,以門格圖斯爲首的軍方接管了政權,老皇帝被弒殺,埃塞帝國解體,國家陷入混亂。西亞德趁埃塞國內動亂之機扶植歐加登的索馬里族成立了“西索馬里解放陣線”(簡稱“西解陣”),不斷髮起反埃塞政府的行動。

三、經濟原因

西亞德.巴雷發動歐加登戰爭,除了滿足其“一統天下”的“大索馬里”野心外,還有另外一個極度吸引他的地方。1973年,瑞典石油公司宣稱在歐加登發現了豐富的輕質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這意味着歐加登地區可能發現油田,如果佔據這裏,索馬里就能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可笑的是,戰後幾十年, 當年刺激索馬里人野心的歐加登油田和天然氣田,各國專家勘探到今天也沒有任何發現。

贏得戰爭的門格斯圖

戰爭結果

在這場戰爭中,索馬里不僅損失了佔陸軍總數三分之一的正規軍,還損失了大部分裝甲部隊及全部空軍,民兵的死亡更是難以計算。埃塞雖然贏得了戰爭,奪回了歐加登地區,但由於在戰爭中損失巨大,其軍費開支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大幅上升,經濟建設受到嚴重干擾,致使其無力平息厄立特里亞地區的獨立運動。據西方學者估計,兩國共陣亡15萬人,戰爭損失高達550億美元,因而是20世紀發生在非洲大陸的最慘烈戰爭。

雖然歐加登戰爭過去已經過去近40年,埃塞俄比亞和索馬里兩國的政治局勢也發生了重大變化,但歐加登問題依舊是影響兩國關係改善的重要因素。埃塞俄比亞歷屆政府均對大索馬里民族主義保持高度警惕,甚至多次干涉索馬里內政。而索馬里的許多政治家也一直沒有放棄建立一個統一的大索馬里共和國的夢想,這一主張也成爲他們將分裂的索馬里人團結起來的有效工具。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