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过五关斩六将的意思是 他乃三國名將,過五關斬六將被傳為佳話,去世後被尊稱為「武聖」

火烧 2021-05-29 06:46:09 1044
他乃三國名將,過五關斬六將被傳為佳話,去世後被尊稱為「武聖」 他乃三國名將,過五關斬六將被傳為佳話,去世後被尊稱為「武聖」「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
过五关斩六将的意思是 他乃三國名將,過五關斬六將被傳為佳話,去世後被尊稱為「武聖」

他乃三國名將,過五關斬六將被傳為佳話,去世後被尊稱為「武聖」  

他乃三國名將,過五關斬六將被傳為佳話,去世後被尊稱為「武聖」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這是我國明朝文學家楊慎創作的一首詞,通過寥寥的幾句詩句,表達出了詞人淡泊洒脫的情懷。這首詞慷慨悲壯,讀來只覺蕩氣迴腸、回味無窮,平添萬千感慨在心頭。
除此之外,這首詞也是名著《三國演義》的開篇詞。熟知歷史的朋友想必自然不會陌生,在一千年之前的東漢三國時代,當時的漢王朝政權早已是風雨飄搖,各地軍閥割據為王,彼此間為了利益相互攻伐。今天,小夏給大家講述的這段歷史便是和三國的一位名將有關。他是一個手持青龍偃月刀,高大威猛且武藝不凡,集忠、義、仁、勇為一體的當世戰將。雖說最後因自負而命喪敵手,但因其義薄雲天的秉性,去世後被後人尊稱為「武聖」,他就是五虎上將之一的關羽。
一、初露鋒芒
關羽,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山西運城人。在流落他鄉的時候,在河北結識了劉備和張飛,隨後三人桃園結義結為異姓兄弟,為了一個匡扶漢室的共同目標而奮鬥。董卓亂政後,十八路諸侯不齒董卓的行徑,便紛紛興師討伐董卓。
在汜水關前,董卓前鋒華雄不可一世,接連斬殺了潘鳳等數位大將。此時的十八路諸侯猶如驚弓之鳥一般,面對華雄的叫罵閉關不戰。就在此時,還不被眾英雄認可的關羽請纓去戰華雄。曹操原本端了一杯燙好的酒為關羽壯行,但關羽曰:「酒且斟下,某去便來。」之後便提刀上馬,在溫酒未冷卻的極短時間內斬殺華雄,從此名震諸侯。
二、陣斬顏良
公元200年,劉備被曹操擊潰,和關羽、張飛失散,隻身一人投奔袁紹。而關羽因保護者劉備的一家老小,面對曹軍的圍城不得已降曹。曹操不愧是一代梟雄,自汜水關討伐董卓時已喜歡上了關羽,今關羽投降,便待以厚禮,任命為偏將軍。
官渡之戰前,袁紹派大將顏良攻打曹操控制下的白馬。鑒於顏良是袁紹帳下的得力戰將,曹操麾下的謀士荀攸獻策讓關羽和張遼為前鋒,率軍去解白馬之圍。關羽率軍和顏良對陣,在看見顏良的麾蓋後,關羽策馬衝鋒,於萬軍之中一刀將顏良斬殺。袁軍將領無人能擋,白馬之圍旋即被解。
三、過五關斬六將
「過五關,斬六將」乃是小說《三國演義》中的杜撰情節,在正史中並不存在,但這並不妨礙世人對關羽的尊敬和喜愛。何謂五關:第一是東嶺關、第二關是洛陽城、第三關是汜水關、第四關是滎陽、第五關是黃河渡口。在過這五關時,因為沒有曹丞相簽署的批文,所以守關的操將不肯放關羽過關。而得知大哥劉備的消息,此時關羽的腦海里就一個想法,那便是早日到河北和大哥匯合。因此,面對這五關守將的阻擾,關羽不得已出此下策,殺了守關之人向北而去。而針對他的這一行徑,後人則是以佳話傳之,認為其義薄雲天,不辜負結義之情。
四、威震華夏
就關羽的一生而言,威震華夏算是他的巔峰時刻。建安二十四年,劉備率軍擊潰曹操,進而自稱漢中王。此時鎮守荊州的關羽,親率大軍北伐曹操。先打襄陽、後圍樊城。面對勇猛的荊州兵,深感力不從心的曹仁上書曹操要求支援。
曹操便派于禁、龐德率三萬曹軍南下救援曹仁。正當二軍僵持不下之時,此時的天公作美,連下十天暴雨。而關羽審時度勢,抓住了這次時機利用漢水暴漲的機會水淹曹軍。擒于禁、斬龐德,曹操以漢獻帝在許昌,與關羽軍相近,深恐關羽打過來,便欲遷都避其鋒芒。
《三國志·關羽傳》: 「(建安)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十歲,羽率眾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漢水泛溢,禁所督七軍皆沒。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
五、敗走麥城
在斬殺龐德後,樊城之圍仍未解除,無奈之下曹操只好派老將徐晃率兵 救援樊城,並準備親自征討關羽。徐晃率兵南下,因兵力不足而在和關羽僵持時。此時,原本是盟友的孫權卻在關羽背後捅了其一刀,趁著關羽北伐之際,派呂蒙白衣渡江襲取了荊州,斷了關羽的後路。
得知荊州失守後,關羽不得已回師。但在回歸的途中,兵卒們漸漸潰散、無心再戰。到了這時,僅有數百人誓死追隨關羽退守孤城——麥城。公元219年十二月,關羽率數十騎突圍至距益州不過一二十里的臨沮,被東吳潘璋的部將馬忠擒拿,隨後被殺害。
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民間尊其為「關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