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民风开放 此省因民风彪悍,让皇帝忧虑不已,拆成两地,如今一穷一富
此省因民风彪悍,让皇帝忧虑不已,拆成两地,如今一穷一富 有一个词语叫做「 ”富可敌国”,我们常把它用在某个人或者某个集体身上,用来盛赞其的富有,但是在中国古代,那一些真正富可敌国的人很少有获得好下场的
此省因民风彪悍,让皇帝忧虑不已,拆成两地,如今一穷一富

有一个词语叫做「 ”富可敌国”,我们常把它用在某个人或者某个集体身上,用来盛赞其的富有,但是在中国古代,那一些真正富可敌国的人很少有获得好下场的,如和珅与沈万三等人都是如此。因为在当时,只要是财富积聚到一定程度,就难免会引起皇帝对于自己管控方面的忧虑。 甚至不仅仅是个人,哪怕是一个省份太过富有,民风也彪悍,这样也是会让皇帝忧虑不已的,在清朝时期就有这么一个省份,因为富可敌国而被皇帝下令一分为二,这个省份就是江南省。我们常常从各种文学影视作品中,接触到关于江南省的各种传说,也会对其有极为美妙的浪漫想象,但是相信很少有人知道在历史上还存在着这么一个省。 所谓江南省,顾名思义就是长江以南的省份,在明朝时期由于朱元璋最初以南京为首都,所以在附近设置了极为广大的「 ”南直隶”地区。后来虽然朱棣将首都给迁到了北京,但是南直隶的范围却给保留了下来,后来满清入关以后,便将原本的南直隶改为江南省,区域虽然有一些微小的调整,但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此时的江南省是满清第一省,从经济、粮食到人才方面都牢牢占据了全国第一的位置。在多次科举考试中,中了进士的考生有将近一半都是出自江南省,以至于当时流传着一句「 ”天下英才,半出江南”的俗语,江南省这个地方的集体荣誉感也比其他省份的人要强很多。 尤其是清朝初期的时候,全国的财政收入有三分之一是来自于江南省,同时还有着太湖平原这一个「 ”天下粮仓”,有着多年的粮食积累,这样一个如此强大的省份,自然会让满清皇帝感到忧虑。在顺治皇帝入关以后,就已经对此感到不安,但是因为根基未稳,也不敢进行太大步的变革,只是将江南省给拆分成了江南左、江南右布政使司,已经开始进行分割但是还没有彻底完成。 待到康熙即位以后,因为顺治的前期工作做得差不多了,于是他便下令将江南省彻底地一分为二,便是江苏省与安徽省,一个超级大省分裂为两个省份,自然就对朝廷没有了威胁。后来这两个省份的名称与行政区划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在时代的发展中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呈现出一富一穷的趋势,内陆的安徽相对穷困,而沿海的江苏则要富裕很多。对此,你怎么看呢?
很赞哦!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