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后人 李纲《喜迁莺·真宗幸澶渊》原文及翻译赏析
李纲《喜迁莺·真宗幸澶渊》原文及翻译赏析
喜迁莺·真宗幸澶渊原文:
边城寒早。恣骄虏,远牧甘泉丰草。铁马嘶风,毡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扰。庙堂折冲无策,欲幸坤维江表。叱群议,赖寇公力挽,亲行天讨。缥缈,銮辂动,霓旌龙旆,遥指澶渊道。日照金戈,云随黄伞,迳渡大河清晓。六军万姓呼舞,箭发狄酋难保。虏情讋,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
喜迁莺·真宗幸澶渊赏析
澶渊之盟距李纲时期已有一百多年了,已成为历史。但历史往往有某些相似之处。宋钦宗时金国对大宋的侵略无异于当年辽对宋的侵略,且又过之。李纲在词中叙述史事,目的是以古喻今,对钦宗进行讽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希望钦宗能从真宗幸澶渊的史实得到启示,振作起来,抗金卫国,不要一味怯懦逃跑。

首句「边城寒早」。从边境自然气候的早寒,烘托战争威胁之严重。骄横恣肆的胡虏,竟敢远来侵占中国甘美的泉水,丰茂的草原,「铁马嘶风,毡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扰」。敌人的铁骑纵横,他们披着毡裘,冒着大雪,使一方国土受到严重的骚扰。在强敌压境的情况下,「庙堂折冲无策,欲幸坤维江表」。庙堂,指朝廷。折冲,指抗击敌人。坤维,地的四角。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1004年,辽兵大举入侵,「急书一夕凡五至」,真宗惊慌失措,无计抗击辽兵,召群臣商议对策。宰相寇准力主真宗御驾亲征,真宗感到很为难。参知政事江南人王钦若主张驾幸金陵;四川人陈尧叟主张驾幸成都。成都远离汴京,故说「坤维」,即地角之意。不论南逃或西逃,都是主张放弃中原,包括汴京在内。把辽兵在战场上得不到的土地,拱手送出去。真宗问寇准:到底怎么办?寇准答道:「谁为陛下画此策者,罪可诛也。今陛下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奈何……欲幸楚蜀远地?所在人心崩溃,贼势深入,天下可复保耶?」(《宋史·寇准传》)真宗不得已,勉强同意亲征。真宗到澶渊南城,群臣畏敌,又请求圣驾就此驻扎,不再前进。又是寇准力排众议,据理力争。真宗乃渡澶渊河(即「径渡大河清晓」),直达前军。所以李纲满怀热情地写道:「叱群议,赖寇公力挽,亲行天讨。」「亲行天讨」就是天子代表上天亲自讨伐有罪的人。此指抗击辽军。「銮辂动,霓旌龙旆,遥指澶渊道。日照金戈,云随黄伞,迳渡大河清晓。」对真宗亲征澶渊,李纲在词中极力夸张、铺叙,热情地、形象地描绘了天子御驾亲征的仪仗之盛,威仪之大,恰与钦宗的畏缩逃跑构成鲜明对比,一扬一抑,从侧面对钦宗作了委婉的批评。
「六军万姓呼舞,箭发狄酋难保。」皇帝亲征,大大鼓舞了宋军的士气,大大振奋了民心,宋辽两军在澶州对峙,当辽国统军挞览出来督战时,被宋军用弩箭射死,挫败辽军。于是,「虏情慑,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宋辽议和,互立誓书,订立「澶渊之盟。」
本来澶渊之战,形势对宋有利。由于真宗畏敌之心未除,而主和派王继忠、毕士安和曹利用等洞悉真宗隐衷,力主和议。和议的结果是战胜国北宋反而向战败国辽国每岁输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不但胜利果实化为乌有,反把辽军从战场上没有得到的财物拱手送辽,自愿居于屈辱地位。这真是历史上的大笑话。本来,当辽使请和时,寇准不许。辽使坚请,寇准要「邀使者称臣,且献幽州地」(《宋史·寇准传》)。真宗惟恐和议不成,主和派又诬蔑寇准「幸兵以自取重」(《宋史·寇准传》)。寇准不得已,勉强同意和议。这次和议的结果虽不够理想,条件也不能令人完全满意,但皇帝毕竟亲征了,军事上毕竟取得了一次胜利,阻止了辽军攻势向内地推进,保住了京都,保住了中原,没有丧失土地。寇准应该是有功的,但事后却被投降势力排挤,被贬往陕州。
处于南北宋之交的李纲,在他浮沉起伏的宦海生涯中,颇有与寇准相似的遭遇。1126年(靖康元年),金兵围汴京,钦宗表面上表示要亲征,保卫京城,实则内怀恐惧。投降派宰相白时中和李邦彦等乘机劝钦宗弃城逃跑。当时任尚书右丞的李纲却振臂一呼,登城督战,击败金兵,保住了京城,立了大功。事后却被罢免,削去兵权,远谪扬州。高宗时虽曾一度为相,积极准备抗金,但仅七十五天,措施尚未及见成效,又被罢相贬斥。他虽有寇准之才,但时势不允许他成就类似寇准的业绩,这时南宋的国势已远不及真宗时期,而高宗的怯懦畏敌,却超过了真宗。李纲所受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却甚于寇准。现实使李纲明白:要想如澶渊之盟那样用银绢换取和平已经不可能了。但由于李纲对国家对民族的高度热爱,对侵略成性的骄虏无比痛恨,他在主观感情上不愿意接受这个严酷的现实。所以,他对寇准功绩的赞扬,也是希望能有像寇准这样的忠臣力挽狂澜,也寄托着他的自勉和身世之感。他对真宗的歌颂,也是对高宗的激励,因为曾御驾亲征的真宗,比起一味逃跑的高宗毕竟大不相同,结果也不一样。
诗词作品:喜迁莺·真宗幸澶渊诗词作者:【宋代】李纲
- 上一篇
S.E �S缺是谁?他有什么历史事迹?
�S缺是谁?他有什么历史事迹? S缺,姬姓,S氏,名缺,死后被称为“S成子”。S缺是晋国公族的后代,可他的父亲S芮却是一位罪臣。由于父亲犯了罪,还是处死的重罪,所以S缺一度被剥夺了政治权力以及家族
- 下一篇
白舌苔很厚嘴苦是什么病症 嘴清舌白 [zuǐ qīng shé bái]_成語解釋_成語出處_成語造句_近義詞_反義詞_相關成語_成語接龍_英文翻譯!
嘴清舌白 [zuǐ qī g hé ái]_成語解釋_成語出處_成語造句_近義詞_反義詞_相關成語_成語接龍_英文翻譯 嘴清舌白 [zuǐ qī g hé ái][嘴清舌白]成語解釋指話說得明確清楚。
相关文章
- 南宋李纲 贤相李纲为什么只担任了75天宰相?
- 祖宗疆土不可以尺寸与人宋李纲 李纲是怎样的人?一代伟人李纲,一个悲剧人物
- 李纲爱国诗句 李纲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 李纲后人 李纲是一个怎样的人?历史上真实的李纲故事与评价
- 李纲后人 李纲有多厉害?此人几近一己之力指挥东京之战
- 李纲是南宋的吗 观宋填词81宋史为何评价李纲若赤子之慕其母 从其词作中可以看出
- 南宋李纲 李纲《江城子(新酒初熟)》原文及翻译赏析
- 李纲后人 李纲《喜迁莺(塞上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 李纲后人 李纲《江城子(再游武夷,至晞真馆,与道士泛月而归)》原文及翻译赏析
- 宋代李纲说的 李纲简介_宋朝李纲wangjiangnan_宋朝 李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