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叹为观止的意思 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 【成语名字】叹为观止 gt 【汉语拼音】tà wéi guā zhǐ gt 【成语解释】 gt 春秋时,吴国季札在鲁国欣赏各种乐舞。看到舜时的乐舞,十分赞叹,说看到这里就够了,其它的就不必看

叹为观止
【成语名字】叹为观止>【汉语拼音】tàn wéi guān zhǐ>【成语解释】> 春秋时,吴国季札在鲁国欣赏各种乐舞。看到舜时的乐舞,十分赞叹,说看到这里就够了,其它的就不必看了。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后用“叹为观止”以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无与伦比。>【成语典故】>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吴公子札来聘,见叔孙穆子,说之。谓穆子曰:“子其不得死乎!好善而不能择人。吾闻君子务在择人。吾子为鲁宗卿而任其大政,不慎举,何以堪之?祸必及子!”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成语注解】> 1、〈韶箾〉:舜所制的乐曲,亦称为“箫韶”。> 2、帱:覆盖。> 3、蔑:无、没有。> 4、观止:观览到此为止。表示所见事物已达尽善尽美,无以复加。>【成语出处】> 1、清.王韬《淞隐漫录.卷八.海外壮游》:“诸女足蹑素履,舞时离地轻举,浑如千瓣白莲花摇动池面,更佐以乐音灯影,光怪陆离,不可逼视,生抚掌称奇,叹(叹)为观止。”>【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无与伦比。褒义。> 使用类别 用在“赞叹称奇”的表述上。>【叹为观止造句】 > 1、看到满山遍野的油桐花盛开,美不胜收,让人叹为观止。> 2、乡间那辽阔无际,一片鲜黄亮绿的油菜花田,让人叹为观止。> 3、经过这次惊险刺激的三峡之旅,让我对大自然的造化不禁叹为观止。> 4、这次的演出,集合杰出的艺人同台亮相,精彩程度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5、一向酷好古代文明的老王,此次看到这么多的出土文物,不禁叹为观止,立刻埋首研究。>【近义词】至矣尽矣>【反义词】自郐以下>【参考词语】:叹观止矣>【汉语拼音】:tàn guān zhǐ yǐ>【成语解释】:犹“叹为观止”。见“叹为观止”条。> 1、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中》:“游沪者得未曾有,无不叹(叹)观止矣。”> 2、清.钱泳《履园丛话.卷一八.古迹.石钟山》:“余生平所历佳山水,若江宁之燕子矶,镇江之金、焦两山……皆不足奇,得此而叹观止矣。” >【参考词语】:观止之叹>【汉语拼音】:guān zhǐ zhī tàn>【成语解释】:犹“叹为观止”。见“叹为观止”条。> 1、清.归庄《寻花日记.卷上》:“莲华峰尤陡绝,天池亦小山之有名者。从峰顶视之,如在下地,坐卧久之,于吴中之山,有观止之叹(叹)。”>【叹为观止的】> 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春秋时吴公子季札出使鲁国,被邀请观赏周朝的音乐舞蹈,当乐工表演到舜时的乐舞〈韶箾〉时,他赞叹的说:“舞蹈中表现了舜完美、伟大的德性,就像天覆盖万物,地承载万物。即使有更伟大的风范,也无法超越了,看到这里就够了!如果还有其它乐舞,我也不敢再观赏了。”后来“叹为观止”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无与伦比。叹,通“叹”,称赞、赞美之意,所以“叹为观止”也作“叹为观止”。 很赞哦! (1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