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下章台 独木难支
独木难支 【成语名字】独木难支 gt 【汉语拼音】dú mù á zhī gt 【成语解释】 gt 比喻事情非常重大,非一人之力所能支持。语本《慎子.知忠》。 gt 【成语典故】 gt 《慎子.知忠》

独木难支
【成语名字】独木难支>【汉语拼音】dú mù nán zhī>【成语解释】> 比喻事情非常重大,非一人之力所能支持。语本《慎子.知忠》。>【成语典故】> 《慎子.知忠》(据《群书治要.卷三七》引)> 亡国之君,非一人之罪也;治国之君,非一人之力也。将治乱,在乎贤使任职,而不在于忠也,故智盈天下,泽及其君;忠盈天下,害及其国,故桀之所以亡,尧不能以为存。然而尧有不胜之善,而桀有运非之名,则得人与失人也。故廊庙之材,盖非一木之枝也;狐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治乱安危,存亡荣辱之施,非一人之力也。>【成语注解】> 1、典故或见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 2、廊庙之材:盖廊庙的建材。廊庙,指朝廷。> 3、狐白之裘:用狐腋下的白毛皮所制成的裘,既轻软又暖和,甚为难得,为世所珍。>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 任恺既失权势,不复自检括。或谓和峤曰:“卿何以坐视元裒败而不救?”和曰:“元裒如北夏门,拉攞自欲坏,非一木所能支。”>【成语出处】> 1、《封神演义.第九三回》:“因吾师叔在万仙阵死于姜尚之手,屡欲思报此恨,为独木难支,不能向前。”>【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比喻事情非常重大,非一人之力所能支持。> 使用类别 用在“势孤力薄”的表述上。>【独木难支造句】 > 1、这件事情必须靠大家团结合作,一个人能力再大,也独木难支。> 2、王经理虽然能力很强,但是没有所有同仁的支持,他也独木难支。> 3、团队要靠大家一起维持,只靠团长一人辛苦出力,还是独木难支的。> 4、公司经营出现危机,老总虽想要力挽狂澜,奈何独木难支,最后还是失败了。> 5、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同样地,国家的政治腐败,尽管有一两个忠臣,也免不了覆灭的命运。>【近义词】:孤掌难鸣,势孤力单>【反义词】:一柱擎天>【参考词语】一木难支>【汉语拼音】:yī mù nán zhī>【成语解释】:犹“独木难支”。见“独木难支”条。> 1、明.张景《飞丸记.第一一出》:“不想一木难支将颠运,可惜枉费了精神,志未伸。”> 2、清.王城〈提督陈忠愍公殉节〉诗:“一木难支大厦倾,将军殉节万民惊。” >【参考词语】一木难扶>【汉语拼音】:yī mù nán fú>【成语解释】:犹“独木难支”。见“独木难支”条。> 1、《封神演义.第九四回》︰“臣闻︰『大厦将倾,一木难扶。』目今库藏空虚,民日生怨,军心俱离,总有良将,其如人心未顺何!”>【独木难支的】> 很多事情,因为太过庞大繁重,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需要众人共同合作一起来完成,就好像用一根木头撑不起来的东西,如果多用几根木头,就可以共同把它撑起来。在《慎子.知忠》中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故廊庙之材,盖非一木之枝也。”意思就是说,盖廊庙那样庞大的建筑所需要的材料,不是一棵树木上的枝干所能完全提供的;同样的,一个国家的治乱安危,存亡荣辱,也不是君王一个人的能力所能承担,必须依赖其它朝臣同心协力。这就是“独木难支”的道理。后来“独木难支”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事情非常重大,非一人之力所能支持。在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中,另有一个关于“独木难支”的故事︰晋朝的任恺与和峤本来交好,后来任恺失去权势,有人就问和峤说︰“你们不是好朋友吗,为何你眼看着任恺失势,却不肯帮助他呢?”和峤回答︰“元裒(任恺之字)如北夏门,拉攞自欲坏,非一木所能支。” 意思就是说,任恺不知检点,自取败坏,就好像城门将要倒塌,不是用一根木头就能把它撑起来,同样的,以我个人之力,又怎么能帮助任恺重新得势呢? 很赞哦! (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