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125条定罪量刑标准 我国刑法对于犯罪进行定罪量刑时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原则
我国刑法对于犯罪进行定罪量刑时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原则
我国刑法对于犯罪进行定罪量刑时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原则
1、罪刑法定
2、罪责相当
3、人人平等
4、无罪推定
5、1至3为刑法原则,4为诉讼法原则
你好:1、罪刑法定原则2、平等适用刑法原则3、罪刑相适应原则
主要是罪刑法定原则和罪行相适应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只要是要实现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有的称之为罪刑均衡、罪行相应(相称)。最经典的表述为:重罪重判,轻罪轻判,罚当其罪,罪刑相称。《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进行量刑应考虑的因素
刑法规定,对于犯罪分子的量刑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同时还要结合从重处罚、从轻处罚和减轻处罚的法定情节。具体规定如下 :
《刑法》第六十一条 【量刑的事实根据与法律依据】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第六十二条 【从重处罚与从轻处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第六十三条 【减轻处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我国刑法对犯罪进行分类,原则上是依据犯罪的什么
危害的客体,共十大类445个罪名
分为危害危害国家安全罪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七章 危害国防利益罪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九章 渎职罪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我国刑法为什么要规定罪刑法定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最重要的原则,主要内容是法无明文不为罪,是法治国家必须确定的刑法原则。如果没有该原则,就会为滥用刑法提供借口,会使公民丧失行为是否犯罪的预测可能性,不利于社会安定。
劫持人质罪应该按什么罪定罪量刑?
劫持人质附合绑架罪的法定要件,因此,应按绑架罪定罪量刑。
绑架罪,是指勒索财物或者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
根据《刑法 》第239条的规定,(1)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犯前款罪,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3)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刑法罪名与定罪量刑标准精解 怎么样
《刑法罪名与定罪量刑标准精解》是由刘莹编写,法律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
刘莹的这本《刑法罪名与定罪量刑标准精解》共分为刑法概述和各罪详解两大部分,从正确适用法律的角度,重点讲述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每一种犯罪的构成要件。《刑法》规定了450个具体罪名,各罪的构成要件各不相同;了解每一种犯罪的四个构成要件,才能准确认定某一种行为是不是犯罪,如果是,则构成了哪一种犯罪。二是阐述每一种犯罪的此罪与彼罪的区别。在《刑法》规定的451个具体罪名中,有许多罪名容易混淆。三是列出每一种犯罪的有关法律规定。对《刑法》中的各种犯罪,国家法律是怎么规定的,后来又有哪些补充规定和司法解释。本书内容全面、体系完整、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可供公检法机关办案人员、执业律师、法学院校师生学习和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