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老子名言名句100及解释 《莊子》的這句名言總被誤讀,卻將《道德經》《易經》思想串聯

火烧 2021-06-05 12:41:34 1052
《莊子》的這句名言總被誤讀,卻將《道德經》《易經》思想串聯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句話,是《莊子》對《老子》「無為而治」思想的延展,與郭店出土的《道德經》(《德道經》)和商朝推行的《易經》(《歸藏易

《莊子》的這句名言總被誤讀,卻將《道德經》《易經》思想串聯  

老子名言名句100及解释 《莊子》的這句名言總被誤讀,卻將《道德經》《易經》思想串聯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句話,是《莊子》對《老子》「無為而治」思想的延展,與郭店出土的《道德經》(《德道經》)和商朝推行的《易經》(《歸藏易》)「乾、坤卦」思想一脈相承。
01首先,我們要了解「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出處
這句話出自《莊子·外篇·胠篋qū qiè》,胠篋,原意為撬開箱子,後泛指盜竊。
莊子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做了很多鋪墊,並借用「田氏伐齊」和「盜亦有道」這兩個典故,從而作出了「竊鉤者誅,竊國者侯」那句名言。
02其次,「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句話不能孤立看
要想全面理解這句話,就要聯繫《莊子》論證的前後語境。
莊子認為:
「善人不得聖人之道不立,跖不得聖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則聖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
此處《莊子》對人性的假設與《荀子》「人性本惡」的觀點非常接近,他認為「天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由此才推導出(這些不善人)利用聖人的思想去實施「盜」的行為,利用聖人學說去粉飾自己,欺世盜名,對社會的危害是異常巨大的,從而下文得出「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結論。
所以,這個結論的前提是假設的。
03 第三,《莊子》此文是對《老子》「無為而治」思想的延伸
個人以為並非是在傳遞負能量,而是通過案例和假設來論證老子《道德經》裡面的內容,推崇「無為而治」,這與《易經》乾卦的「用九,見群龍無首,吉」的思想也是一脈相承的。
這裡有個「道、德」誰先誰後的次序問題。
我們目前看到的《老子》又稱《道德經》主要是漢朝王弼的版本,是被儒家修改的,而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老子》甲乙本,是叫《德道經》的,也就是德在前,道在後。
《易經》也存在這個問題,我們目前所見的《周易》乾卦第一,而比《周易》更久遠的《歸藏易》是坤卦第一,坤卦講德行和順從,提示人們要順應天道,與馬王堆《德道經》倡導的思想有一致性。
也就是說德行是確保聖人之道正常運轉實施的保障,離開德而論道,就可能被「盜」利用,產生難以控制的惡果。
郭店出土的《老子甲》,開篇也不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而是直接提出清心寡、無為而治的思想:
「絕智棄辯,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亡有。絕偽棄慮,民復季子。……視素保朴,少私寡慾。」
這不正是《莊子》此篇所得出的結論嗎?
由此可見,「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句貌似負能量的話,其實類似禪宗的「當頭棒喝」,以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喚醒世人,重視德行修養,在修德的基礎上行道,不要讓不善之人利用聖人之道去做壞事,否則還不如「無為而治」來的實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