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水浒传宋江招安第几回 《水滸傳》里的真實歷史,宋江招安屬實,花石綱有過,征方臘不詳

火烧 2021-04-19 10:49:34 1036
《水滸傳》里的真實歷史,宋江招安屬實,花石綱有過,征方臘不詳 對於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兩部通俗演義小說《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雖然是文學作品,但還是成書於一定的歷史背景下的。我們說《三國演義》是七分歷史

《水滸傳》里的真實歷史,宋江招安屬實,花石綱有過,征方臘不詳  

水浒传宋江招安第几回 《水滸傳》里的真實歷史,宋江招安屬實,花石綱有過,征方臘不詳
對於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兩部通俗演義小說《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雖然是文學作品,但還是成書於一定的歷史背景下的。我們說《三國演義》是七分歷史,三分虛構;《水滸傳》是三分歷史,七分虛構。儘管這種說法未見出於名人、學者,但這個評價其實是非常準確。
下面,我們看看《水滸傳》里的三分歷史在哪兒。
一、宋江受招安的由來
儘管宋朝的經濟很繁榮,但軍事實力非常弱。宋朝的經濟繁榮的主要原因,在於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商業貿易十分發達,而宋朝的稅負通常也是非常地重,所以,宋朝整體上來說是很有錢,當然,主要還是朝廷有錢。
而宋朝的軍事上,主要是宋太宋太祖趙匡胤的兵制改革,降低了宋兵的作戰能力,無形中龐大的軍隊成了擺設,故在與遼、西夏的作戰中不佔優勢,最終北宋被金所亡。
但是,宋朝由於稅負沉重,人民不堪重負,農民起義也很頻繁。據史載,宋朝一共發生過400多次農民起義,僅北宋160餘年就發生農民起義203次,主要有:王小波、李順起義;宋江聚眾梁山泊起義;方臘起義;八字軍抗金起義;紅巾軍抗金起義等。那麼,宋朝的軍隊既然如此之弱,為何沒有亡國於頻繁而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
在北宋時期,大江南北曾經流行過一個諺語:「欲得官,殺人放火受招安。」這個諺語為我們透露出了兩個信息:一、造反成了當官的途徑;二、朝廷對待造反派的主要手段就是招安。
當時宋江聚眾佔據梁山水泊,朝廷幾次派兵征討都沒有獲勝。後來就有一個叫侯蒙的大臣,給宋徽宗說,不如給宋江等封官進行招安,再用他們去攻打江南的方臘,豈不一舉兩得?宋徽宗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就採納了。這就是宋江接受招安的由來。
二、宋江接受招安的必然性
我們讀《水滸》最為傷感的地方,並不是梁山108位好漢的最後歸宿,而是在招安這一節,因為它是導致眾好漢悲劇的原因,因而就非常地痛恨宋江,認為是宋江將眾好漢給賣了。其實我們都錯了,宋江也只是背黑鍋,事實上肯定是大家表決的結果。別忘了這都是些草寇,能聚也就能散,宋江有時候也是左右不了的。
還是那名諺語:「欲得官,殺人放火受招安。」我們說,宋江等梁山眾頭目接受招安具有必須性,他們無疑將這條路當成了一個陞官(做官)的途徑。為什麼這樣說呢?這是由他們的組成決定的。
宋江原來也就是一個小小的文書,但他有大志,嫌官小,否則又怎會與草寇為伍?從其江州題反詩一事就可窺其心理;吳用人稱「吳學究」,學究是個什麼東西?也就是教書先生,湖口而已,想來也是個屢試不中的白衣秀才,他也不不甘寂寞,要上進啊;霹靂火秦明、又鞭乎延灼都是朝廷的武將,打了敗仗是要吃官司的,只能委身梁山;還有青面獸楊志,家道中落,押送生辰綱這個差使,也是在進京謀求前程時所接。等等。
吳蒙在給宋徽宗的建議時,提到「宋江三十六人」,大概就是指梁山所謂的「三十六天罡」了,這些人都是梁山的主要頭領,有些是想當官的;有些之前都當了官,只是官不大。他們才不想一生都流落於江湖,做個草寇。
事實上,招安以後這些人官都比原來大。宋江被招安後當過多種官職, 如宋江被封為武德大夫、楚州安撫使兼兵馬都總管;吳用授武勝軍承版宣使,關勝授大名府正兵馬總管;呼延灼授御營兵馬指揮使,花榮授應天府兵馬都統制;就連獄卒李逵都授鎮江潤州都統制,打魚的阮小七授蓋天軍都統制。
反正是沒官的封官,原來有官的都升了。如果說宋江不想招安,為何要將「劫富濟貧」的旗幟改成「替天行道」?你說有這等好事,誰不願意誰是傻瓜。
三、生辰綱是怎麼回事
宋徽宗在宋史上可不是什麼好皇帝,他不但喜畫畫,還喜歡奇珍異石,特別喜歡樣子古怪的石頭。這樣一來,奸臣蔡京等就挖空心思,從江南找一些奇形怪狀的石頭,花費民力財力,從南方往北方運,叫作「花石綱」。這生辰綱大概就是宋徽宗要過壽了,趕著運一批祝壽的石頭吧。這個沒有確切的記載,大概是施奈俺在此虛構,做了一個引子吧。
但是,關於「花石綱」之事卻真實存在的。那時江南的貪官為巴結皇帝,到處搜刮,不光副著百姓到處去找、去采,還在人家家中搜刮。那個大戶人家的院子中有石頭,如果被看上了,就貼一封條曰「花石綱」,這就被徵用了。
江南的方臘起義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爆發的。方臘本來是個富豪,只因花石綱事將他逼得破產了,遂聚眾造反,一時應者雲集,聲勢浩大。
方臘起義和宋江一樣,地方派兵也是多次失敗。後來,朝廷採取吳蒙的主張先於宋江招安,但方臘很是強硬,他不吃這一套。朝廷無法,便有了借宋江征方臘的這個事情。
只是方臘是否宋江等梁山好漢剿滅,則記錄不詳。後來朝廷派了10萬禁軍,另從北方調15萬廂軍,共25萬人開赴江南平叛。方臘是農民起義軍,大部分人甚至連一副像樣的鎧甲都沒有,當然是擋不住宋朝的官軍了。所以很快就被剿滅,方臘也被活捉,送開封后處斬。
聲明:內容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