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伍子胥过昭关在哪里 浅谈伍子胥死后化为什么

火烧 2022-11-16 15:17:02 1050
浅谈伍子胥死后化为什么 伍子胥死后化为什么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很多,一些名人死后都被传言化成了什么什么神,例如:关羽死后化为武圣,陶朱公范蠡死后化为财神,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将庞涓也化为做豆腐祖师爷。五月五日

浅谈伍子胥死后化为什么  

伍子胥死后化为什么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很多,一些名人死后都被传言化成了什么什么神,例如:关羽死后化为武圣,陶朱公范蠡死后化为财神,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将庞涓也化为做豆腐祖师爷。

五月五日祭祀涛神

那么,春秋名人伍子胥,他在死后又化为了什么呢?这个可能是比较特殊的一位了,他不像其他人那样死后化为了善良的神。伍子胥死后,民间传说他化为了涛神,这是一个恶神。民间传说,伍子胥在被吴王夫差将尸体投入钱塘江中之后,江边的人同情他的遭遇,给他在江边修建了祠堂,还修建了雕像,给他香火供奉。

但是成神的伍子胥没有保佑吴地的百姓,反而还成为了一个恶神。伍子胥被当地百姓称为涛神,也有的称他为波神,这是一个专门为恶的神仙。他长期活跃于长江和钱塘江之上,专门掀翻过往的船只,使得船上的游客和船员都掉入江中淹死。另外,他还常常掀起波浪,淹没江边的土地房屋。

所以,江边的百姓为了祈求涛神不要随意发怒,每年都会在伍子胥的忌日,五月初五这天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来祈祷涛神保佑江上和江边的百姓有个安宁的生活。所以,也有很多人认为,五月初五这天不是用来纪念屈原的,而是用来纪念伍子胥的,因为伍子胥比屈原早了好多年,而且两人都是为了国家而死。

在古代民间传说中,很少有名人死后化作恶神的,因为在民众眼中,神一般都是心存善念的,那么为什么伍子胥死后,被民众传成了一个恶神呢?这是因为,伍子胥生前做了很多在民众看来是恶的事情。例如他鞭尸楚平王,在一般的民众眼中,人死为大,鞭尸这种事不是好人该干的事。而且,伍子胥是一个有仇必报,有恩必还的人,所以在民众的眼中,他虽然是个忠臣,但也是一个不太完美的人,再加上他死后的那番看着吴国灭亡的怨言,这才使得他被民众封为涛神这么一个恶神的称号。

伍子胥救主

伍子胥救主是一个历史小故事,讲的是伍子胥冒死救幼主的故事,这里的幼主是楚平王太子建的儿子公子胜,后世又将他称为白公胜,据传为白姓始祖。

白公胜画像

楚国太子建被平王下令处死之前,得到当时边城司马的帮助,逃出了楚国,后来又和一同逃出楚国的伍子胥相遇,太子建和伍子胥一路躲过楚平王的追杀,来到了郑国。郑国是太子建生母的故国,所以,郑国国君收留太子建在自己的国家之中生活。

生活在郑国的太子建一心想要报仇,他开始打起了郑国的主意,太子建在郑国广收门客,结交郑国的一些大臣。太子建想暗中杀死郑国的国君,然后自己掌控郑国的大权,最后再率领郑国大军杀回楚国,为自己报仇。但是,想法是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太子建的反叛计划还没有实施就被郑国君王知道了,郑国马上开始围剿太子建,太子建被杀害。

伍子胥带着他太子建唯一的儿子公子胜和公子胜的生母马氏逃到一座寺庙内,被郑国士兵重重包围。伍子胥对马氏说:“以我的能力只能保护幼主公子胜一人突围出去,不能带你一起走了,如果我带着两人的话看,可能都会死。为了确保幼主能够活命,只能牺牲你了”。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马氏当然不肯自己去死,她试图说服伍子胥带着自己一起突围出去,但是不管她运用什么方法,伍子胥就是不肯带她一起走。无奈,马氏只得投井自尽,最终,伍子胥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的包围圈,来到了吴国。

来到吴国的公子胜改名叫白公胜,后来楚国令尹子西将白公胜召回楚国担任大夫。

伍子胥的故事

有关伍子胥的故事,现在广为流传的有三个,分别为伍子胥一夜白头、伍子胥与渔夫和伍子胥与洗衣女。

伍子胥铜像

伍子胥一夜白头,讲的是伍子胥过楚昭关之时,住在东皋公的家中,东皋公答应帮助伍子胥过关。但是,伍子胥苦等好几天之后,没有任何消息,着急的他一夜未眠,醒来后发现自己的头发在一夜之间变得雪白如雪。后来,伍子胥靠着这一头白发,混出了昭关。

伍子胥与渔夫的故事,讲的是伍子胥在过河的时候,被一名渔夫所搭救,来到对岸之后,渔夫看到伍子胥饥肠辘辘的样子于心不忍。渔夫让伍子胥呆在岸边的大树之下,他回去给伍子胥准备饭食。等了渔夫好久的伍子胥开始怀疑渔夫是不是骗自己的,他怕渔夫引来官兵,于是藏进了旁边的芦苇丛中。

过了一会儿,渔夫端着丰盛的饭食来到树下,发现伍子胥不在,他就站在树下呼唤伍子胥,喊了好久,伍子胥才从芦苇丛中出来。吃饱了的伍子胥解下自己的价值百金的佩剑,要送给渔夫,渔夫拒绝了,他说:“楚王的赏金比你这把宝剑值钱了不知道多少倍,我要是贪念财富就不会救你了”。伍子胥听后,感到非常的惭愧,向渔夫道谢之后,他又叮嘱渔夫不要将自己的行踪泄露出去。渔夫为了让他放心,划着自己的小渔船,自沉江底而亡。

伍子胥与洗衣女的故事,讲的是伍子胥逃难到一个山间的一个小水潭旁边,看到潭边洗衣女子的身边有一个饭盒,饥饿难耐的他向洗衣女乞食。洗衣女将自己的饭食送给了他吃,吃完后伍子胥对她说:“你放心,等我发迹之后,会以千金报你的一饭之恩的,但是请你不要将我的行踪泄露出去”。洗衣女对她说:“既然你怀疑我的品行,我就以死明志吧”。最后,洗衣女抱着一块大石跳入潭中淹死了。伍子胥后来在吴国当上大官后,曾携千金在山边的村落中寻找洗衣女的家人,但都没有找到,伍子胥就将千金扔到洗衣女自尽的那个水潭里。

伍子胥评价

伍子胥,春秋名将,楚国人,后又逃到吴国,帮助吴国攻入楚国国都,随后又帮助吴国走上春秋争霸之路。后世对伍子胥的评价有两个极端,一说他是隐忍的君子,一说他是卖国贼。

伍子胥剧照

伍子胥隐忍君子的说法是司马迁在《史记》之中提出的,原文是“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结合上下文我们可以理解这句话的大意是“伍子胥像兄长一样随着自己的父亲而死是对的,最后他隐忍下来,为自己的父兄报了大仇,成就了自己的不朽之名”。

伍子胥的一生可以说是在复仇之中度过的,自从自己的父兄被杀之后,伍子胥就背负上了仇恨的枷锁。带着仇恨的他来到了吴国,运用自己的智慧,使得吴国这样的一个小国逐渐的开始强大起来。最终,他率领自己一手打造的精锐之师,攻入了楚国国都,鞭尸楚平王,报了自己父兄之仇。

伍子胥卖国贼的说法是近代才被人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伍子胥既然是楚国人,就应该为楚国效力,投靠别国为别人卖力,最终还带领着别国的军队,攻入自己母国的国都,身为曾经的大楚臣子,却做出鞭尸自己国君的大不敬之举。

当然也有人反驳这种说法,他们认为当时的东周是天下共主,其他的国家名义上只能算是东周的附属之国。当时的人才交流是非常的频繁的,各国对于人才的需求非常之大,很多人为了自己的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不得不背井离乡,辗转各国,希冀能搏出一个大好前程。伍子胥为了吴国效力,那么他就是吴国的子民。帮助自己的国家打败另一个国家,不是卖国行为。

伍子胥是一个名人,名人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你可以说他是个君子,也可以说他是一个卖国贼。

伍子胥和申包胥

伍子胥和申包胥,两个曾经是至交好友,后来因为灭楚护楚的问题产生分歧,最终分道扬镳,成为死敌。

申包胥图像

就个人成就和后世知名度来说,伍子胥和申包胥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伍子胥出生贵族,很早就已经出名了,后来到了吴国之后,更是闻名于春秋各国。反观申包胥,连生卒年都没有人知道,后世唯一知道就是他在秦国驿馆大哭七天七夜,最终感动秦王,出兵帮助他救助楚国。

但在人生境界和德行操守方面,两人恰好相反。伍子胥为报父兄之仇,发下灭楚誓言,申包胥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发出了护楚誓言,两人彻底决裂。后来,伍子胥破入楚国国都,做出了鞭尸的残忍举动,惹得申包胥对他更加的怨恨,他让人带话给伍子胥,强烈的谴责了伍子胥,伍子胥对此的回答是,只要能报父兄之仇,倒行逆施之事他也会常为之。

楚国都城被破的时候,申包胥逃出楚国国都,辗转来到秦国,面见秦王,想向秦王借兵击退吴国,但是秦王以路途遥远,恐不能及的理由拒绝了申包胥的请求。被拒绝的申包胥来到驿馆之中,把自己关在房间之中,想到自己的故国将不复存在,伤心的大哭起来。这一哭就持续了七天七夜,秦王听到申包胥在驿馆之中大哭七天七夜,不吃不喝,非常的感动。

最后,秦王派出五百战车,驰援楚国,申包胥带着这五百战车回到楚国,再加上楚国民众的一致对外,终于击退吴国,保护住了自己的国家。

伍子胥过昭关在哪里 浅谈伍子胥死后化为什么

端午节伍子胥

提到端午节,很多人你都会想到屈原,人们都会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但是,早在屈原之前,住在钱塘江边的百姓就已经开始举行大规模的祭祀,他们祭祀的就是伍子胥,所以,后世也有人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伍子胥的。

吴地百姓祭祀伍子胥

伍子胥被吴王夫差赐剑,令其自刎,在自刎之前,伍子胥赌气似的对他的门客说道:“我死后,你把我的眼珠子挖下来,放在楚国的国都城门之上,我要亲眼看着这个国家灭亡”。有好事之人将这番言语告诉了夫差,夫差听后非常的气愤,他下令将伍子胥的尸首丢入钱塘江中。

江边的百姓听闻伍子胥的尸首被丢入江中,都纷纷取出家中的食物,用叶子包好,丢入江中,防止鱼虾吃掉伍子胥的尸体。随后,这些民众不顾夫差的严令,派人打捞伍子胥的尸体。费劲千辛万苦将伍子胥的尸体打捞上来之后,人们在江边的山上为伍子胥建立了一座坟墓,每到伍子胥的忌日都会举行祭祀。

伍子胥死后,民众传言他化作了涛神,在江上兴风作浪,掀翻过往的船只,溺死船上的乘客。周边的民众认为伍子胥因为冤死,所以怨气很重,为了平息伍子胥死后的怨气。旁边的民众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都会划着小船来到江心,将祭品丢入江中,来祭祀伍子胥。

后来,这个习俗一直流传了下来了。有人认为屈原自沉汨罗江之后,旁边的群众是效仿吴地人祭祀伍子胥,只不过屈原的死是为正义而死,被后人传颂较多,这才让人误以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