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晚年著作《历史学笔记》在中国可以买到么
马克思的晚年著作《历史学笔记》在中国可以买到么
搜索一下当当或卓越就知道有没有卖的了
马克思一生都在研究世界历史,他留下的《历史学笔记》,中文大概有165万字左右。
我们对马克思《历史学笔记》的了解相对还比较少。
今天,我想谈《历史学笔记》的文本、前沿和现代意义,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什么是“历史学笔记”?因为马克思的“历史学笔记”在国际学术界有两种说法,除标题是《历史学笔记》的著作外,还有一广义的历史学笔记,其内容除《历史学笔记》外,还包括《古代社会史笔记》(也被称作《人类学笔记》或《民族学笔记》)。
马克思两部历史学笔记的内容是什么?主要特点是什么?这是我们要谈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围绕着历史学笔记,不管是广义的历史学笔记,还是一般意义的历史学笔记,国内外学术界都提出了一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来认识这些问题?我以为,这些问题的价值不在于回答了什么,而在于它提出了什么。
因为提出的那些问题,对于丰富、完善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解,有一定的启迪意义;至于它回答的具体内容,都可视为一家之言。
我们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我们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或者说我们只吸取其中的一部分,这都无妨。
第三,学习马克思历史学笔记的现代意义,既有学术意义,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家都知道,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一是剩余价值理论,另一是唯物主义历史观。
唯物史观的原理、内容、价值,我们从中学就开始接触,在大学、研究生阶段,我们都在不断深化拓展对唯物史观的认识。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停留在这样一个认识的阶段:就是唯物史观是一个逻辑思维的产物,是一种概念、范畴、理论的描述,这种认识固然是对的,但我们今天谈马克思《历史学笔记》时,我们首先想强调的是,唯物史观同时也是实证的产物。
马克思的《历史学笔记》,并非马克思所做的惟一编年史,而是马克思一系列历史学笔记里的一种。
马克思一生在历史学研究中,一共做了7个编年史摘录,分别是:克罗茨那纳赫笔记中关于法国和德国的2个编年史;巴黎笔记中关于古罗马的简短编年;1857年1月关于俄国的编年史;1860年6月关于欧洲历史的编年史;1879年《印度史编年稿》;1881-1882年《历史学笔记》。
这些都是马克思为了使自己熟悉所研究问题的历史背景而做的基础性工作。
可以说,就像“读书做笔记”一样,做编年史是马克思的研究习惯。
这些笔记都不是简单地、更不是随心所欲地摘录。
在摘录的过程中,马克思有针对性地补充了很多内容,同时对欧洲历史学家的作品,还有一些订正。

更重要的是,马克思在其中写有一些很重要的评语。
这些补充、订正和评语等,具体地反映了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特别是欧洲历史的认识,是马克思历史观的重要内容。
核心观点
做编年史是马克思的研究习惯。
这些笔记都不是简单地、更不是随心所欲地摘录。
在摘录的过程中,马克思有针对性地补充了很多内容,同时对欧洲历史学家的作品,还有一些订正。
更重要的是,马克思在其中写有一些很重要的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