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百岁老人去世 她,百岁老人,回忆四合院岁月,院中三家,有贫有富,毫无仇富心

火烧 2022-02-03 09:47:31 1084
她,百岁老人,回忆四合院岁月,院中三家,有贫有富,毫无仇富心 1912年2月12日,大清国历经二百六十八年走到了尽头。京城十万八旗兵一夜之间无了皇粮。聊以欣慰的是,隆裕皇后曾下懿旨,官房私有,即以前朝
百岁老人去世 她,百岁老人,回忆四合院岁月,院中三家,有贫有富,毫无仇富心

她,百岁老人,回忆四合院岁月,院中三家,有贫有富,毫无仇富心  

1912年2月12日,大清国历经二百六十八年走到了尽头。京城十万八旗兵一夜之间无了皇粮。聊以欣慰的是,隆裕皇后曾下懿旨,官房私有,即以前朝廷出钱为旗兵盖的房子,现在归旗兵个人私有,可以任意处置,买卖。以前,朝廷分的营房和府邸,旗兵和王爷只有使用权,而不能私自买卖。这也就是为何在一些官员犯罪抄家,先抄与朝廷有关的信件,其次为家中贪污的浮财,最后就要收回当初朝廷赐的房子。 隆裕太后 而当隆裕宣布了官房私有后,旗兵和王爷们都可以处置自己房子。所以,就出现后来很多王爷及其后代因为生计问题,不得不售卖自己的府邸。旗兵及其有官职的佐领和领催等因为除了当兵无一技之长,所以也出现处处卖房的现状。 在京师西城跟的椿树胡同就有很多有四合院的旗人出售自己的房子。其中有一户曾经在镶红旗汉军中做佐领的,因为家中人口少,房子又住不了。为了能多挣些钱,就把自己的东厢房和西厢房租了出去,后来,干脆就卖给了人家。这位曾经的旗兵佐领夫妇有一对儿女。家中四口人就住在三间北方。东厢房卖给了一家山东人,在当地开饭铺,而西厢房卖给了一家山西人在当地开杂货铺。 老人 旗人家里一开始还能过得去,但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又喜好京剧,经常看戏,时间一长,坐吃山空,家里逐渐穷了。而住在东厢房和西厢房的山东人一家和山西人一家因为做生意,逐渐富了起来。旗人家是一天不如一天。旗人的女儿只能辍学回家,才十岁的小女孩就需要找工作维持家庭。旗人的妻子不得不给人家做保姆,开始旗人还死活不让妻子去,怕丢脸。但因生活所迫,自己又无一技之长,也只能让妻子去做。现在,女儿也不得不找了一个简单的工作。后来旗人也不得不摆摊卖油炸鬼、烙饼、落花生等小吃。 小吃 而在同一院子中的山东人一家和山西人一家的生活与旗人一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夏天,两家吃西瓜都是一车一车的让人往家送。而旗人一家在夏天却舍不得买个西瓜吃。这时山西人或山东人都送几个西瓜给旗人一家,让他们解解暑。旗人一家也不会感到有什么不好意思,说了谢谢之后,会很释然地接受赠送的西瓜。旗人平常也会把刚炸出的油炸鬼或烙饼送给山西一家和山东一家人。他们也同样会很自然地接受。 旗人一家虽然穷了下来,但面对比他们富有的山东人一家和山西人一家,并没有什么不舒服,更没有所谓的仇富心理。他们认为院子里的两家人之所以能越来越富,肯定是能力和勤奋所使然。而另两家也不会看不起旗人一家,他们甚至在很多方面帮助旗人一家。逢年过节,三家人经常会聚在一起庆祝、热闹,并没有贫富之间的那种存在心理上的差距。 店铺 后来,旗人一家在两家的帮助下,日子也比从前改善了,女儿也可以再上学。在京师的内城有一些学校甚至不收学费,一种是外国人建的,只要信仰基督教就能免费上学,有一所是冯将军的妻子建的,为减少文盲,学习文化,免费上学。然而,当时即使不收学费,很多孩子尤其是女孩子,也没有机会上学,因为她们需要早早干活来减少家中的负担。 小孩营生 幸运的是,旗人的女儿,因为家中生活改善,和同院中两家富人的帮助,重新回到了学校。后来,旗人的女儿考上了协和医院,并在院里工作了一辈子,活了一百零一岁。当老人在世的时候,一直没有忘记那两家富人的帮助之恩。令她感触最深的还是,当时人心里很单纯,既没有富人看不起穷人,也没有穷人仇富。她时时难忘当年四合院的美好时光,人人心里都很纯洁,做生意注重诚信。小吃摊,饭铺,肉铺,酒馆,无处不可以赊账,平常也不会出现要账的情况,到了过节或年终,赊账的人都会主动到店里,付清所欠的钱。这时,店里掌柜子总会不要零头或者留在下一年,顾客自然心里痛快,认为掌柜敞亮,下次依然会来。 老人回忆过去的时候,感慨现在的生活虽然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滋生了一种穷人仇富,富人看不起穷人的心理。当然,老人也说不清,这种普遍的心理是怎么产生的,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