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简述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1、简述公共关系产生的历史条件

火烧 2022-10-18 17:47:24 1044
1、简述公共关系产生的历史条件 我国研究公共关系的学者认为,早在周代,中国就有了类似于公共关系的观念与活动。西周年间,有人就针对周厉王施暴政而带来的怨声载道,民怨沸腾的情况,提出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1、简述公共关系产生的历史条件  

我国研究公共关系的学者认为,早在周代,中国就有了类似于公共关系的观念与活动。

西周年间,有人就针对周厉王施暴政而带来的怨声载道,民怨沸腾的情况,提出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观点。

认为社会舆论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政权的稳固与否,强调应重视民众传播信息,调整施政措施。

这种观点,与现代公共关系中重视信息反馈的观念是一致的。

中国古代有大量的类似于公共关系的实践活动。

商代盘庚迁都前所进行的动员,演讲;战国时期苏秦,张仪的游说活动;秦末刘邦攻入咸阳后与老百姓的约法三章;明代的郑和下西洋等等,都是古代公共关系活动的例证。

西方的一些公共关系学者认为,公共关系开始于古希腊。

遭灾2300多年前,古希腊的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在其《修辞学》一书中就强调了传播者的可信性,并提出修辞是争取和影响听众思想与行为的艺术。

那时的诗人可以被看成是古代的公共关系人员。

参考资料:《公共关系》(第二版)

简述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1、简述公共关系产生的历史条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