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活在当下什么意思 活在当下:放弃高考是一种理性回归
活在当下:放弃高考是一种理性回归

孩子上大学,对于家庭来说,是一种教育投资;且是一种高回报的投资。历史上,中国人传统观念是“学而优则仕”,孩子能考上大学,家长脸上“很风光”,人们似乎有一种“习惯思维”——学历越高,水平越高,能力越强,就业越容易。
可是,现实情况呢?
当下,很多大学一些专业设置“随大流”,不仅教学设施跟不上,特别是一些突击提拔的“讲师”、“副教授”的教学水平也令人不敢恭维,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甚至一些硕士生、博士生,都有些“粗制滥造”;但是,一些大学生仍自以为“我是民族的精英”,毕业后“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每年全国有数百万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对于那些家境比较困难的家庭来说,孩子上了大学却找工作难,这种“买卖”实在是“得不偿失”。所以说,今年重庆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上万名学生没有报名高考,这种“弃高考”,其实是一种理性回归。
早在2008年10月9日,教育部在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首次表示,1999年决定的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太急促”。此前,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120万人,比上年减少8.2万人,那也是2001年以来报考人数首次下降。也就是说,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风暴袭来之前,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广大考生及其家长,人们对于当下虚浮的“高学历热”,已经有了理性的思考;特别是用人单位,2007年11月发布的《上海高校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研究报告》显示,在用人单位看重的指标中,“知识技能”、“实践经验”等更被看重,“学历”仅排第六位。而吉林、山西、广东等省都出现了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低于本科生的情况。学历与就业的这种“倒挂”,无疑给高学历盲目崇拜泼了一盆冷水。人才市场逼着人们不得不冷静下来认真思考:找工作是凭真本事,还是凭高学历?
诚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高学历人才越多当然发展后劲越足。上好的大学,读好的专业,毕业后有真才实学而“不愁销路”,这样的大学应“挤”著去上。反观之,假如是为了“面子”上了三流、四流的大学学不到真本领而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还赔了学费,这样的大学不上也罢,不如干脆上个职校,学个一技之长,毕竟,“民以食为天”。
相关文章
- 小高考被录取了怎么办 高考何时兴起 唐代高考录取:成绩+推荐人=录取
 - 中职生考本科分数线 马上就要高考了 现在只能考三百多分 但是我好想上二本 刚刚做题错了好多 怎么办 还有点不敢做
 - 人要活在当下什么意思 活在当下:放弃高考是一种理性回归
 - 没参加高考能上大学吗 我是刚刚高考完,不想读大学了,学点儿技术,学什么技术最赚钱呢?
 - 自考本科还不如大专吗 没参加高考是否能上大专,因为个人原因高考没去报考,但是高中毕业证
 - 中职生考本科分数线 高考只能考280左右,我也不想去读专科了,现在是去打工,还是去学门技术。学技术学什么?
 - 高考是先填志愿还是先考试 高考完要回学校填志愿吗要多久呢
 - 小高考被录取了怎么办 高考后孩子多在家干嘛,有介绍下暑假打工的工作吗
 - 小高考被录取了怎么办 什么时候知道高考录取情况?
 - 高中毕业生档案 高中档案里没有高三成绩对高考录取和大学毕业有影响吗,如果复读档案能刷新吗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