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为什么不发兵救刘邦 假如韩信在要求刘邦封他为齐王的时候起兵造反,韩信会赢吗?
假如韩信在要求刘邦封他为齐王的时候起兵造反,韩信会赢吗?
作为“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是汉朝建立的基石将领,韩信领兵之后,一路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一生无败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我们反观汉高祖刘邦的领兵记录,彭城之战刘邦领56万兵马被项羽带3万人击败,灭杀十余万,刘邦被项羽追的上天入地,抛妻弃子,只带数十骑而逃。
荥阳之战,刘邦被项羽围困,靠纪信假扮自己才逃脱,结果纪信被项羽烧死。
对比刘邦和韩信在不同的战场,战绩非常鲜明,明显刘邦的军事才能不如韩信,而且刘邦每次被项羽击败之后,都用兵符把韩信的百战精兵夺走,让韩信再练新兵征战。因为韩信善于练兵,善于用兵。
所以就有“韩信用兵,多多益善”的说法,就是不管是什么样的士兵,韩信都能迅速把他们整训好,尽快投入战斗。著名的“背水之战”就是韩信帐下兵力不足,而且都是新兵,一番操作谋划之后,激发士兵求生欲望,最后“置之死地而后生”,击败赵军,斩杀赵军主帅陈馀,活捉赵王歇的。
因为韩信善于用兵,垓下之战汉军击杀项羽之后,韩信被解除兵权,徙为楚王。汉高祖刘邦还是不放心,在云梦泽让韩信来拜见自己的时候,把他抓了起来。韩信感叹道“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良臣亡”。现在刘邦最大的对手项羽死了,我没有什么用处了,也该被烹杀了。但是这次刘邦没有杀他, 把他降为淮阴侯。
但是韩信还是没有逃脱被杀的命运,后来萧何吕后合谋,在未央宫棒杀韩信。一代“兵仙”就此陨灭。
韩信死的时候感慨:“悔不听蒯通之谋,以致有今日之祸。”就是当初韩信要求刘邦封他为“假齐王”(代理齐王的意思)的时候,蒯通让他脱离刘邦自立为王。和刘邦,项羽三分天下。韩信感念刘邦的知遇之恩,没有背叛,现在想想非常后悔。
假如韩信在这个时候,背叛了刘邦,韩信最终能赢吗?
如果韩信真的那个时候脱离刘邦,那么华夏在秦末也要进入三国时代了。刘邦失去了韩信这一大助力,要想击败项羽那就非常困难了。纵观刘邦手下诸将,无人是韩信和项羽的对手,刘邦要和2个绝世名将同时作战,估计只能窝回汉中像后代刘备一样,做个汉中王,或者做个蜀王而剧终了。
而韩信脱离了刘邦,能不能赢了?

韩信生性懦弱,心中谋划颇多,但是缺乏帝王的豪气,当初乡中恶霸侮辱他,他能忍“胯下之辱”,这也是从古到今,天下名将唯一的一份了。缺乏帝王豪气的韩信,要想获得属下的绝对爱戴。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有“韩信善于将兵,刘邦善于将将”的说法。而没有豪杰的爱戴,光是下层士兵的爱戴,韩信要想成大事,也是非常困难的。就像后世诸葛亮一样,自己能力超强,但是手下能力颇弱,事必躬亲,最后累死了。
韩信手下兵强马壮,但是没有将强一说,什么萧何,周勃,樊哙,夏侯婴之流都是刘邦的老乡和发小,周围能人一大堆。而韩信除了自己留下千古名气,手下湮没无闻了。就是小兵非常多。韩信自己的心腹大将没有。
而且帝王成事,更重权谋,军事是其中一个手段,政治权谋威力更大,否则绝世霸王也不会在失去“亚父”范增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而论权术,御将之术,谁又是刘邦的对手呢?
所以说,韩信脱离了刘邦,要自己一统天下也是难上加难,而刘邦失去了韩信,要战胜项羽就几乎没有可能了。最后真的要进入三国争霸,等他们的后代变化,再来看鹿死谁手了。
但是韩信脱离刘邦,唯一的好处就是,应该结局不会那么憋屈,被吕后棒杀了。就算争霸天下,身死战场,也会比被女人棒杀好的多吧。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萧子北
刘邦(109)项羽(47)韩信(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