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有关我名字的踪迹是什么歌 古代一帝王陵墓,盗墓贼找不到它的踪迹,消失300多年后重现人间
古代一帝王陵墓,盗墓贼找不到它的踪迹,消失300多年后重现人间
古人常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但这句话放在盗墓贼身上并不恰当。古代的那些皇帝,为了防止死后陵墓被盗墓贼光顾,想尽了各种办法,在墓中设置了许多杀伤力巨大的机关,甚至有人还进行了密葬。即使如此,大多数帝王陵墓都没有躲过盗墓贼的魔爪,不仅里面的陪葬品被一扫而空,甚至连尸体也被扔在了一边。
对于古代的盗墓贼来说,几乎没有他们不敢盗挖的墓地,再厉害的机关,在他们眼中都是小菜一碟,分分钟破解。然而,曾有这么一座帝王陵墓,里面有巨额的陪葬品,盗墓贼无不对它垂涎三尺,却没有人能找到它的踪迹。在消失了300多年后,该陵墓重现人间,如今已经保存完好。
它就是明祖陵,江苏省盱眙县洪泽湖的西岸,里面埋葬着明太祖朱元璋的太爷爷、爷爷等人。朱元璋非常孝顺,刚登基称帝后,就追封爷爷、父亲为皇帝,耗时近三十年,为他们建造了一座极为奢华的陵墓,并在墓中放入了许多价值连城的陪葬品。明朝时期,因明祖陵有士兵把手,再猖狂的盗墓贼也不敢打它的主意。
明孝宗在位时,一位名叫刘大夏的官员,在治理水患的时候,为了阻断黄河北支的流水,命人修筑了太行堤。堤坝修筑完成后,大量的河水就涌入淮河,导致淮河中、下游连年洪水泛滥,明祖陵面临着被淹没的危险。皇帝得知此事后,差点气吐血,如果大水把祖先的陵墓淹掉,他死后怎么面对地下的列祖列宗。
于是,就把刘大夏训斥了一顿,并立马派人在东边修筑了堤防,以确保陵墓的完好。满清入关后,虽然对明朝的皇陵进行了保护,却没有像明朝那样继续为明祖陵修筑堤防。康熙年间,由于之前的堤防年久失修,明祖陵被一场洪水所淹没,从此就从地面上消失了。

三百多年来,不少盗墓贼都曾想盗挖明祖陵,却找不到它的确切位置,甚至都不知道它沉睡在水底。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天气干旱,洪泽湖的水位急剧下降,附近的一位村民无意间发现了一些巨石雕像,立马将此事上报给当地的文物部门,考古专家经过勘察及查阅史书后发现,属于消失几百年的明祖陵,所有人都高兴的不行。
随后,为了对明祖陵进行保护,就在周围修筑了防洪大堤,栽上了不少树木,并对巨石雕像进行了修复,其规格并不逊于北京的明十三陵和南京的明孝陵。由此可推测,明祖陵里面的陪葬品绝对惊人,但专家并没有对墓地进行发掘,而是将它好好地保护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