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圆明园被抢走的文物有哪些 圆明园中有多少历史文物被毁

火烧 2023-02-16 18:52:45 1058
圆明园中有多少历史文物被毁 没有具体的数字中国人民大学博导、圆明园研究专家王道成说,根据档案记载,清漪园(颐和园旧称)留有详细的“陈设清册”,详细记载了勤政殿(现仁寿殿)、佛香阁等不同建筑的各种摆设,

圆明园中有多少历史文物被毁  

没有具体的数字中国人民大学博导、圆明园研究专家王道成说,根据档案记载,清漪园(颐和园旧称)留有详细的“陈设清册”,详细记载了勤政殿(现仁寿殿)、佛香阁等不同建筑的各种摆设,精确到了每一层楼、甚至每一张桌子,但圆明园的陈设清册没有留存下来,可能是在战火中毁掉了,因而失去了精确排查圆明园流失文物的依据。

圆明园被抢走的文物有哪些 圆明园中有多少历史文物被毁

圆明园遭遇“四劫”方成废墟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火烧圆明园后,圆明园四十景仍剩下超过13处的景观,山形水系也并未破坏。

此后100多年,遭难的圆明园是如何历经火、木、石、土“四劫”,而彻底变为一片废墟的呢?

1860年:“火劫”。

1860年,圆明园遭焚毁,建筑绝大多数被烧毁,花草树木也遭到严重损害。

同治十二年,清廷调查后发现圆明园尚存13处景观。

“比如方壶胜景、蓬岛瑶台都是建在水中的,英国人没有船,烧不到。”王道成说。

1860年后,圆明园的中国园林部分并未成为一片废墟,有些建筑还保存得相当完整。

但这场劫掠和焚烧,是这座名园灾难的开端。

八国联军入北京:“木劫”。

王道成认为,目前并无史料证明八国联军曾进入圆明园劫掠,真正让圆明园遭受“木劫”的,是清王朝驻守西郊的败兵游勇和地痞流氓。

这次的破坏主要是大量古树被砍伐,甚至烧成木炭拿出去卖。

同时,残余的陈设被洗劫,幸存的建筑物被拆毁。

北洋军阀时期:“石劫”。

清王朝覆灭后,军阀、官僚、政客乘机对圆明园的石料巧取豪夺,民间也有人肆意取用圆明园的石料。

比如,军阀王怀庆把圆明园的一些石料拉走,修自己的达园。

抚顺张作霖的陵墓也用了不少圆明园的东西,燕京大学的翟牧师从圆明园私拆走了一对华表,至今仍矗立在北京大学西门内。

1917年至“文革”:“土劫”。

1917年后,一些农民开始进入圆明园,山形水系开始遭到破坏。

新中国成立后,进入圆明园的农民越来越多,破坏也越来越严重。

据1980年统计,圆明园里共有7个生产队,农业人口2000多人,住户有270多家。

农民进了圆明园后,为了种水稻,要挖山填湖,因为水深了水稻种不出来;为了建房屋,要挖山取土;为了在圈里养猪羊,要挖山垫圈。

“圆明园的山形水系,其实是近几十年才破坏的。”王道成叹道。

法国侵略军当年劫去大量珍贵文物

著名文物专家史树青先生曾在《圆明园——历史·现状·论争》一书中提到:1973年5月,史树青随中国出土文物展览代表团赴法。

前往巴黎东南70公里的枫丹白露的一座行宫参观,法国人称为“枫丹古堡”。

1863年,拿破仑三世在此另建中国馆,这里收藏着法国侵略军当年从圆明园劫去的大量珍贵文物。

中国馆门前有俩石狮,馆中收藏文物1000余件,展出了320件,全部是1860年从圆明园劫夺去的。

中国馆室内金漆桌案及多宝格上,陈设有商周青铜器,明清官窑瓷器,明景泰蓝熏炉(宫熏)、樽、觚、吊灯,各种玉雕,各种如意、盔甲和丝绣等物,还有成对大象牙、成对大犀角。

此外,还有翡翠、玛瑙、珊瑚、水晶、文竹、黄杨木、象牙器、雕漆等工艺品。

宫廷肩舆(辇)一抬,据说,此肩舆被劫运法国后,拿破仑三世的王后曾乘坐过。

1890年(光绪十六年),薛福成出使法国,在巴黎东方博物馆中国室见有圆明园玉印二方,一曰“保合太和”(青玉方印);一曰“圆明园印”(白玉方印)。

1904年(光绪三十年),康有为游巴黎,在奇规昧博物馆曾见过中国内府珍物及玉玺等,并认为是圆明园文物。

部分圆明园回购文物

一只圆明园银铸兽面门环:由我国已故著名文物鉴定专家秦公先生牵线,由中国历史博物馆购入成为该馆的馆藏之物。

一对乾隆银铺首(银铸兽面活门环):于2003年在北京翰海秋季拍卖会被国内买家购得,此物原为圆明园长春园玉玲珑馆陶嘉书屋之物。

乾隆粉彩六方套瓶:由北京文物公司斥巨资从香港拍卖会购回后捐赠给首都博物馆。

四件兽首:牛首、虎首、猴首、猪首等4件铜兽,由保利艺术博物馆购回。

霁蓝描金瓜棱粉彩花卉大瓶:即将在北京翰海春季拍卖会中亮相,该拍品是圆明园陈设之物,其尺寸之巨在乾隆一朝同类品种实属罕见。

圆明园文物为何难回归

今年3月,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副总干事牛宪锋来到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零距离直面流失的中国国宝后,他感慨地写道:“只有与流失国宝面对面的时候,对于历史的回忆,残缺的艺术及其依旧微芒绽放的文化之光,才会有彻底的觉悟和生动的灵感,这不啻为一个悲喜交加的魂魄打击。”但是时隔100多年,如何让众多流散在世界各地的圆明园文物回归,却是一个十分困难的课题。

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文物外流一般来说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外国侵略者偷抢出去的,应依据《国际法》无条件还回来;一种是私下卖出去的,很难找回来,如果再倒手几次就更难要了,可以等时机合适时,以民间交流的形式要回来;还有一种是政府赠送的,包括清政府、北洋政府等等,你就不能往回要了,除非两国文物相交换。

2003年,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从一位美国私人收藏家处寻访到火烧圆明园时流失海外的猪首铜像,经过艰苦的谈判,美国人同意转让,最后由澳门企业家何鸿燊捐资近700万元人民币购回。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