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名不见经传意思是什么意思 此人名不见经传,为掩护刘备与曹操激战,此后下落不明

火烧 2022-03-28 16:13:02 1055
此人名不见经传,为掩护刘备与曹操激战,此后下落不明 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发生在汝南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曹操、许褚、高览、刘备、张飞和赵云。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仓亭之战结
名不见经传意思是什么意思 此人名不见经传,为掩护刘备与曹操激战,此后下落不明

此人名不见经传,为掩护刘备与曹操激战,此后下落不明  

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发生在汝南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曹操、许褚、高览、刘备、张飞和赵云。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仓亭之战结束后,曹操得知刘备联合刘辟、龚都等人在汝南一带集结数万之众,企图趁自己与袁绍交战期间偷袭许昌,于是便率领大军前来征讨。此时刘备正带着关羽、张飞和赵云等人向许昌进发,双方随即在穰山地面展开交锋。 在两军的首次较量中,赵云与许褚大战三十个回合不分胜负。关羽和张飞率部突然杀出,令曹操措手不及,曹军大败而去。等到了次日,赵云率部搦战,曹操却避而不战。在此后的十余天内,曹军一直固守营寨,不与刘备交战,此举令刘备非常疑惑。 没过几天,龚都在押运粮草时被曹军围困,刘备连忙命张飞前去救援。此时,刘备突然得到曹军将领夏侯惇引军偷袭汝南的消息,不犹得大惊失色,派遣关羽前去增援汝南。但只过了一天,汝南失守,守将刘辟弃城而去,关羽陷入曹军的围困。不仅如此,前去增援龚都的张飞也被曹军包围。 就在刘备苦思对策之际,许褚前来挑战。刘备不敢应战,命将士们等到第二天天明时分撤退。谁知在撤退途中,刘备所部被曹军团团包围。赵云与曹军死战,刘备趁机突出重围,匹马逃生。 此时,刘备又遇上了在汝南被曹军击败的刘辟、孙乾和麋竺,但不久之后又遭遇张郃、高览。刘辟出战,不到三个回合便被高览斩于马下。危难之际,赵云及时赶到,将高览斩杀,再度掩护刘备突围。之后,关羽和张飞二人与刘备会合,刘备不得不逃到了荆州。 小说中提到的此次汝南之战,在历史上确有发生,但过程并没有小说所描述的那样复杂。据《三国志•先主传》载,仓亭之战结束后,曹操率军征讨刘备。刘备得知曹操亲自前来,惊慌失措。《三国志•武帝纪》称:「 ”备闻公自行,走奔刘表。”可见刘备对于曹操的出现有多么的惧怕。 为何刘备如此惧怕曹操呢?小说中称,此时的刘备手中有数万兵马,而真实的历史却并非如此。据《三国志•先主传》载,尽管刘备来到汝南时间不短,实力却非常有限,「 ”众数千人”。以这点兵力对付强大的曹操,无疑是以卵击石。因此,得知曹操请来,刘备落荒而逃也就情有可原了。 不过,在此次汝南之战中还是有过一次激烈较量的,那便是刘辟与曹仁之间的交锋。说到刘辟这个人物,尽管在《三国志》及《后汉书》中的介绍很少,但他却是黄巾军的余部之一。自从张角兄弟发动的黄巾之乱被平定后,他与另外一名黄巾军将领龚都依然坚持在汝南一带坚持与朝廷为敌。据《三国志•武帝纪》载:「 ”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众各数万。”可见其具有一定的实力。 此后,何仪、刘辟、黄邵等人为了自保,放弃了与朝廷及地方诸侯为敌的方针,转而与袁绍、刘表等人建立联盟,并以汝南为据点,向曹操发动进攻。到了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命于禁出兵征讨。该传称:「 ”禁帅麾下击破之,斩邵等,尽降其众。”在这场战斗中,黄邵被杀,刘辟率众投降。但到了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辟背叛曹操,再度归顺袁绍。此后不久,袁绍便派刘备来到汝南协助刘辟向曹操的侧翼发动进攻。 献帝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曹操亲率大军征讨汝南。刘备逃到了荆州,而刘辟和龚都就没这么幸运了。据《三国志•武帝纪》载,曹操手下大将曹仁与刘辟、龚都等人交战,将这支黄巾余部击溃,刘辟和龚都二人从此下落不明,也不知道究竟是死在乱军当中还是成了曹操的俘虏。从当时的战局来看,刘辟等人之所以以惨败而告终,很有可能是为了掩护刘备撤退。最终的结果却是刘备安全脱险,刘辟与龚都二人却从此不知所踪。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