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然的成语 成語: 濡沫涸轍

火烧 2023-04-04 03:27:40 1054
成語: 濡沫涸轍 成語簡解 編號: 4491成語: 濡沫涸轍注音: ㄖㄨˊ ㄇㄛˋ ㄏㄜˊ ㄓㄜˊ漢語拼音: rú mò hé zhé參考詞語: 相濡以沫釋義: 義參「相濡以沫」。見「相濡以沫」條。E

成語: 濡沫涸轍  

成語簡解 編號: 4491成語: 濡沫涸轍注音: ㄖㄨˊ ㄇㄛˋ ㄏㄜˊ ㄓㄜˊ漢語拼音: rú mò hé zhé參考詞語: 相濡以沫釋義: 義參「相濡以沫」。見「相濡以沫」條。Emoji符號: 濡〰轍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濡沫涸轍”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此處所列為「相濡以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相濡以沫」出自於《莊子.大宗師》。莊子說明人的生死有如日夜交替一般,自然而然,所以理想的生活並非刻意能追求的。我們往往以為和人親密相處、苦難相助,就是理想。但是哪裡知道那就像離了水來到陸地的魚兒一樣,為了存活,相互用口沫來潤溼對方,雖然好像很親密,卻怎麼樣也不如當初仍在水中,互相不認識時的快樂。「相濡以沫」從原文摘出,比喻同處於困境,互相以微力救助。典源: 此處所列為「相濡以沫」之典源,提供參考。◎1《莊子.大宗師》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彼特以天為父,而身猶愛之,而況其卓乎!人特以有君為愈乎己,而身猶死之,而況其真乎!泉涸1>,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2>,相濡3>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注解〕 (1)涸:音ㄏㄜˊ,水乾竭、乾枯。 (2)相呴以濕:泉水乾涸,魚兒張口哈氣互相潤濕。呴,音ㄒㄩˇ,張口哈氣使對方溫潤。 (3)濡:音ㄖㄨˊ,沾溼。◎2《莊子.天運》孔子見老聃而語仁義。老聃曰:「夫播糠眯目﹐則天地四方易位矣;蚊虻噆膚,則通昔不寐矣。夫仁義憯然乃憤吾心,亂莫大焉。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風而動,總德而立矣,又奚傑然若負建鼓而求亡子者邪?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為辯;名譽之觀,不足以為廣。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書證: 01.《宣和畫譜.卷九.龍魚》:「(董羽)善畫魚龍海水,不為汀濘沮洳之陋、濡沫涸轍之游。」 成語接龍

“濡”字結尾的成語

以沫相濡目染耳濡耳染目濡沫相濡

“濡”字開頭的成語

然的成语 成語: 濡沫涸轍
濡沫涸轍

“轍”字結尾的成語

南轅北轍改弦易轍如出一轍更弦易轍若出一轍北轅南轍出於一轍造車合轍濡沫涸轍改絃易轍更絃易轍 參考鏈接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的成語:濡沫涸轍。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濡沫涸轍”分成的單字詳解:

濡, 沫, 涸, 轍。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