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九江历史文化名城
九江历史文化名城
1.九江有什么历史文化
九江,简称 “浔”,古称 “浔阳、柴桑、江州”,是中国江西省下辖地级市,是具有22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
九江位于江西省最北部、长江以南沿岸,是江西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江西省经济、政治、文化、科教、商业次中心城市,江西省双核城市,长江十大港口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中国著名优秀旅游城市,有“江西北大门”之称。九江地处长江与京九两大经济带交叉点,是长江中游区域中心港口城市,中国首批5个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与“天下眉目之地”。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三分之二的水域面积在九江,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庐山)、佛教净土宗发源地(东林寺)皆位其境内。先秦 夏、商时期,九江境地分属荆州、扬州;春秋时分别属吴国、楚国,有“吴头楚尾”之称;战国时多有变更:周元王三年(前473),越灭吴,属越;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楚败越,属楚。
[1] 商代设艾侯国,建都于修河上游,所辖范围大致为今修水、铜鼓、武宁、永修一带;武王克商后,除艾侯国,设艾监。春秋后期至战国期间,在分封诸侯国之外,出现了县邑,江西境内有番(pó)、艾2邑,其中艾邑辖区范围大致与艾侯国、艾监相等。
秦汉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秦灭楚,以其地设3郡,其中九江郡辖区范围包括今江西大部,郡治设在寿春(今安徽寿县)。汉高帝六年(前201),设豫章郡,治南昌;领县十八,九江境内有五,依次为:第三彭泽(治今彭泽西南,包括湖口、彭泽、都昌及安徽东流一部);第五历陵(治今德安);第七柴桑(治今九江西南,包括市区及九江、星子、瑞昌等地);第八艾(治今修水渣津附近,包括修水、铜鼓2县);第十四海昏(治今永修东,包括永修、武宁、靖安、安义、奉新5县);第十六鄡阳(治今都昌南,包括都昌县和波阳县各一部)。
同时,设立寻阳县,治所在今湖北省黄梅县西南,其江南辖区一部在今九江境内。永元十六年(104),分海昏设建昌县。
中平年间(184~189),分艾县置西平县;二年(185),析海昏、建昌置永修、新吴(今奉新)2县。建安四年(199),析艾、海昏设西安县。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时属孙吴,柴桑隶武昌郡,寻阳隶庐江郡。各县分属武昌(柴桑)、豫章(艾、海昏、建昌、永修、新吴、西安、彭泽)、鄱阳(鄡阳、历陵)、庐江(寻阳)4郡。
西晋太康元年(280),改西安县为豫章县。元康元年(291),分扬州之豫章、鄱阳、庐陵、临川、南康、建安、晋安,荆州之武昌、桂阳、安成10郡为江州,治豫章(今南昌)。
永兴元年(304),分庐江郡寻阳县、武昌郡柴桑县合立寻阳郡,治寻阳县(江北),属江州。东晋咸和年间(326~334),先后将寻阳郡治、寻阳县治由江北迁至柴桑;咸康六年(340),又将江州州治由豫章移驻寻阳。
至此,州、郡、县三级政权同治寻阳。义熙八年(412),寻阳郡改名为江州郡;省寻阳县,并入柴桑。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废鄡阳,并入彭泽县。元嘉元年(424),废历陵,并入柴桑县;二年(425),废海昏,并入建昌县。
梁太清二年(548),分彭泽置太原侨郡,辖晋阳、和城、天水3侨县及彭泽;分柴桑置汝南侨县;寻阳郡治迁入湓城(今九江市区)。太平二年(557),分江州为二,立西江州,领寻阳及太原、高唐、齐昌、新蔡4侨郡。
陈永定三年(559),置豫宁郡,治豫宁县,辖艾、建昌、永修、新吴、豫宁5县。天嘉六年(565),罢西江州,寻阳郡还隶江州。
隋唐五代十国 隋开皇三年(583),彭泽易名龙城县。九年(589),废除梁、陈二代所设的侨郡、侨县:废太原郡,并晋阳、和城、天水、彭泽4县为龙城县;废豫宁郡,并永修、豫宁、新吴、艾4县入建昌;废寻阳郡,并柴桑、汝南2县立寻阳县;十八年(598),改寻阳县为彭蠡县;龙城复名彭泽县。
大业二年(606),废州设郡,形成郡、县两级行政建制;废江州,改置江州郡;改彭蠡为彭城县,随后又改为湓城县。三年(607),江州郡改为九江郡;复设豫宁县。
九江 唐初,江西地区属江南道。武德四年(621),分湓城置浔阳县;废郡复州,江州领湓城、浔阳、彭泽3县。
五年(622),分湓城县置楚城县;割鄱阳县雁子桥之南境置都昌县;复置西平县,与豫宁县并存;设置浩州,辖彭泽、都昌、乐城、广晋4县;复置永修县;析建昌设龙安县(今安义境内);八年(625),废浩州,省乐城并入彭泽县;废湓城入浔阳县。贞观八年(634),废楚城并浔阳县。
永淳元年(682),析建昌复设新吴县。长安四年(704),析建昌置武宁县。
景云元年(710),改武宁为豫宁县。开元二十一年(733),分江南道为江南西道,辖洪、饶、虔、吉、江、袁、信、信、抚8州、37县,其中江州辖浔阳、彭泽、都昌3县。

天宝元年(742),改江州为浔阳郡。乾元元年(758),确立州、县两级建制,改浔阳郡为江州。
宝应元年(762),豫宁复名武宁县。贞元十六年(800)分武宁建分宁县。
五代南唐顺义七年(927)升蒲塘场为德安县。升元元年(937),析建昌、武宁、奉新置靖安县;二年(938),升湖口戍为湖口县。
2.江西九江有什么悠久的历史文化
九江,简称 “浔”,古称 “浔阳、柴桑、江州”,是中国江西省下辖地级市,是具有22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
九江位于江西省最北部、长江以南沿岸,是江西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江西省经济、政治、文化、科教、商业次中心城市,江西省双核城市,长江十大港口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中国著名优秀旅游城市,有“江西北大门”之称。九江地处长江与京九两大经济带交叉点,是长江中游区域中心港口城市,中国首批5个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与“天下眉目之地”。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三分之二的水域面积在九江,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庐山)、佛教净土宗发源地(东林寺)皆位其境内。
3.为什么赣州能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而九江没呢
九江是啊!!
九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九江之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中“九江孔殷”、“过九江至东陵”等记载,后据《晋太康地记》记载,九江源于“刘歆以为湖汉九水(即赣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泽也”。长江流经九江水域境内,与鄱阳湖和赣、鄂、皖三省毗连的河流汇集,百川归海,水势浩淼,江面壮阔。九江称谓的来历有两种,一是“九”为古代中国人认为的最大数字,“九江”的意思是“众水汇集的地方”,“九”是虚指;二是“以为湖汉九水(即赣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泽也”,即九条江河汇集的地方,“九”是实指。长江流经九江水域境内,与鄱阳湖和赣、鄂、皖三省毗连的河流汇集,百川归海,水势浩淼,江面壮阔。
九江开发历史较早,夏、商时期,九江属荆、扬二州之域,春秋时九江属吴之东境,楚之西境,因而有“吴头楚尾”之称。九江作为行政区划最早出现在秦代,秦始皇划天下为三十六郡,就有九江郡。此后九江又有柴桑、浔阳、汝南、湓城、德化等古称。但主要以九江、柴桑、浔阳、江洲著称于世。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全国划为36郡,设有九江郡。西汉时,九江始建县,称柴桑,现在的九江城,是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车骑大将军-灌婴在此凿井筑城戍守,称位城,又称灌婴城。三国时属东吴,隶武昌郡。唐时,改九江郡为江洲,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河阳郡,至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江洲,五代十国时,江洲是南唐道德教化之地,故改浔阳为德化,废江洲,宋时,复置江洲。元代改为路,元末陈有谅自称皇帝,以江洲为都,明代,改路为九江府,清沿明制。辛亥革命后废除帝制,1914年设道领县,将九江府改为河阳道,共领二十县,其中德化县因与福建省的德化县同名,于1914年改为九江县。
1917年设九江市,1921年3月,设九江行政厅,次年改设市政府。1932年2月,设立行政区制。1936年又改为九江县,1949年5月7日九江解放。7月19日设九江专员公署,原九江县的农村划九江县,原九江县的市区划分为九江市。1968年4月,成立九江专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2月,改为九江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改为九江地区行政公署,1980年九江市从九江地区划出,升为省辖市,市辖浔阳、庐山、郊区三区,1983年7月27日地市合并,同时实行市管县体制,现辖九江县、武宁县、修水县、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等九县、瑞昌市、浔阳、庐山两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共青开发区和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九江名人
陈三立、陈寅恪、陈衡恪、虚云、李烈钧、蒋彝、许德珩(附夫人劳君展)、杜宣、蔡若虹、杨叔子、殷有为、陈邦柱、袁隆平
古代名人
陶侃、陶渊明、朱熹、黄庭坚、江万里、
4.九江的历史
一、夏、商、春秋、战国 夏、商时期,九江境地分属荆州、扬州;春秋时期,分别属吴国、楚国,有“吴头楚尾”之称;战国时多有变更:周元王三年(前473),越灭吴,属越;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楚败越,属楚。
商代设艾侯国,建都于修河上游,所辖范围大致为今修水、铜鼓、武宁、永修一带;武王克商后,除艾侯国,设艾监。 春秋后期至战国期间,在分封诸侯国之外,出现了县邑,江西境内有番(pó)、艾2邑,其中艾邑辖区范围大致与艾侯国、艾监相等。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时属孙吴,柴桑隶武昌郡,寻阳隶庐江郡。各县分属武昌(柴桑)、豫章(艾、海昏、建昌、永修、新吴、西安、彭泽)、鄱阳(鄡阳、历陵)、庐江(寻阳)4郡。
西晋太康元年(280),改西安县为豫章县。元康元年(291),分扬州之豫章、鄱阳、庐陵、临川、南康、建安、晋安,荆州之武昌、桂阳、安成10郡为江州,治豫章(今南昌)。
永兴元年(304),分庐江郡寻阳县、武昌郡柴桑县合立寻阳郡,治寻阳县(江北),属江州。 东晋咸和年间(326~334),先后将寻阳郡治、寻阳县治由江北迁至柴桑;咸康六年(340),又将江州州治由豫章移驻寻阳。
至此,州、郡、县三级政权同治寻阳。义熙八年(412),寻阳郡改名为江州郡;省寻阳县,并入柴桑。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废鄡阳,并入彭泽县。元嘉元年(424),废历陵,并入柴桑县;二年(425),废海昏,并入建昌县。
三、明、清 明洪武初三年(1370),降建昌州、宁州为县;九年(1376),改江西行省为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全省分为5道、13府,其中九江道辖九江、南康、饶州3府;九江府辖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泽5县。 清代,九江境内各县隶属仍承明制。
嘉庆六年(1801),改宁州为义宁州。咸丰四年(1854),太平军改湖口为九江郡,以九江府为江西省;太平天国失利后,清复原制。
四、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后,废除府制。1912年改义宁州为义宁县。
1914年,全省设4道,辖81县,其中浔阳道辖20县。同年,为避免道、县同名,改德化为九江县、义宁为修水县、建昌为永修县。
1926年废道,各县均直属省政府。1927年设九江市政厅,次年改称市政府,1930年撤销,并入九江县。
1932年以后,江西省设行政督察区,其区划变更频繁,数量时有增减。以1935年全省设8个行政督察区,今九江境内各县隶属关系为:武宁、修水、永修属第一行政督察区;都昌、彭泽、湖口、九江、星子、德安、瑞昌属第五行政督察区。
九江在民国以前,商业发达,几度繁华,曾为富庶之地。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5月7日九江解放,7月19日设九江专员公署,析九江县城厢设九江市。
1968年4月,成立九江专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2月,改为九江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改为九江地区行政公署。
1980年九江市从九江地区划出,升为省辖市,辖浔阳区、庐山区、郊区三区。1983年7月27日地市合并,同时实行市管县体制,辖浔阳区、庐山区、九江县、武宁县、修水县、都昌县、彭泽县、湖口县、星子县、德安县、永修县、瑞昌县。
1989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瑞昌县撤县设市,设立县级瑞昌市,由九江市代管。201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县级共青城市,由九江市代管。
扩展资料:九江,古称浔阳、柴桑、江州,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与“天下眉目之地”,有“江西北大门”之称。
九江是“三大茶市”和“四大米市”之一,是江南地区“的鱼米之乡”。地处长江、鄱阳湖、京九铁路三大经济开发带交叉点。
201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星子县,设立县级庐山市,由九江市代管。同时将庐山区牯岭镇划归庐山市管辖。
以原星子县和庐山区牯岭镇的行政区域为庐山市的行政区域。原来的庐山区更名为濂溪区。
将驻濂溪区赛阳镇的庐山云雾茶场(含剪刀峡景区入口)、庐山茶科所,驻莲花镇的莲花林场,驻海会镇庐山茶场管理范围划入庐山市牯岭镇管辖。 2017年8月21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函〔2017〕104号文件已同意撤销九江县,设立九江市柴桑区,以原九江县的行政区域为柴桑区的行政区域,柴桑区人民政府驻沙河街镇庐山北路168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江。
5.九江的历史```
九江,山拥千嶂,江环九派,“士高气清、富有佳境”。自古以来,就是舟车辐辏、商贾云集的通都大邑。九江地处赣、鄂、湘、皖四省交界处,襟江带湖,背倚庐山,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
九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九江之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中“九江孔殷”、“过九江至东陵”等记载。后据《晋太康地记》记载,九江源于“刘歆以为湖汉九水(即赣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泽也”。长江流经九江水域境内,与鄱阳湖和赣、鄂、皖三省毗连的河流汇集,百川归海,水势浩淼,江面壮阔。
九江开发历史较早。夏、商时期,九江属荆、扬二州之域,春秋时九江属吴之东境,楚之西境,因而有“吴头楚尾”之称。九江作为行政区划最早出现在秦代,秦始皇划天下为三十六郡,就有九江郡。此后九江又有柴桑、浔阳、汝南、湓城、德化等古称,但主要以九江、柴桑、浔阳、江洲著称于世。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全国划为36郡,设有九江郡。西汉时,九江始建县,称柴桑。现在的九江城,是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车骑大将军灌婴在此凿井筑城戌守,称位城,又称灌婴城。三国时属东吴,隶武昌郡。唐时,改九江郡为江洲。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河阳郡。至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江洲。五代十国时,江洲是南唐道德教化之地,故改浔阳为德化,废江洲。宋时,复置江洲。元代改为路,元末陈有谅自称皇帝,以江洲为都。明代,改路为九江府。清沿明制。辛亥革命后废除帝制,1914年设道领县,将九江府改为河阳道,共领二十县,其中德化县因与福建省的德化县同名,于1914年改为九江县。1917年设九江市。1921年3月,设九江行政厅,次年改设市政府。1932年2月,设立行政区制。1936年又改为九江县,1949年5月7日九江解放,7月19日设九江专员公署,原九江县的农村划九江县,原九江县的市区划分为九江市,1968年4月,成立九江专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2月,改为九江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改为九江地区行政公署。1980年九江市从九江地区划出,升为省辖市,市辖浔阳、庐山、郊区三区,1983年7月27日地市合并,同时实行市管县体制,现辖九江县、武宁县、修水县、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等九县,瑞昌市,浔阳、庐山两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共青开发区和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九江民俗
每当喜庆佳节,为增添欢乐气氛,希冀美好愿望的实现,人们舞龙灯、采莲船、挑花灯、打蚌灯,场面热闹,喜气洋洋。鄱阳湖渔民迎婚嫁娶,别有风韵,迎新娘的渔船彩绸围篷,山花插满船舷,彩电置于船头,锣鼓、唢呐一路高奏。
源于历史的图腾,在节令时祭仪所跳的傩舞俗称“跳鬼脸”。所戴面具如恶魔,变形夸张,色彩鲜明,舞蹈动作简洁刚劲。龙舟竞渡,激人情怀;茶艺表演,沁人心脾;自行车登山赛,心潮迭起。
6.江西有哪几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江西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三座:景德镇、南昌、赣州。
景德镇市是江西省列入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位于江西 省东北部,主要以产瓷器而名扬海内外。景德镇陶瓷烧造业是从汉代开 始的,现保存有很多古代窑址,是驰名中外的瓷都。
南昌市位于江西省北部,是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西汉初 年设立豫章郡,隋为洪州治,唐五代至明、清以来,南昌一直是江西地区 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 1927年8月1日,ze、dz、贺龙等在中共前敌委员会的领导 下,成功地举行了“南昌起义”,打响了gcdzg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统 治的第一枪,开创了gcdzg领导的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新纪 元,所以南昌又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
赣州市,东晋为南康郡治,隋唐为虞州治所,南宋改名为赣州。唐末 卢光稠起义占据赣南等地后,在赣州据地理环境大举扩城,开拓并奠定 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规模基础,于宋代就已经建成了一座临江而立、城 郭壮观、楼台雅致、风光秀丽的以宋城著称的江南名城。
7.求九江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餐饮美食,风景名胜和宗教信仰
九江古称江州、浔阳、柴桑、汝南、湓城、德化,有江西北门之称。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南部略高,向北倾斜,平均海拔32米,全境东西长270公里,南北宽140公里,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1.3%,其中市区规划面积30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90.14平方公里。九江还有其他的行政区域,全市通行赣语,九江为江西北部门户。
北隔长江、幕阜山与与安徽、湖北相邻。 九江全境东西长270公里,南北宽140公里,总面积19078平方公里,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1.3%,其中城区规划面积1400平方公里(撤县设区),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2010年),城区人常住人口86万。
是长江沿岸经济重镇和江西省副中心城市,江西省工业第二城,建成区面积、城区人口和经济实力仅次于省会南昌,是江西省第二大城市。 九江(浔阳城),山拥千嶂,江环九派,“士高气清,富有佳境”。
自古以来。就是舟车辐辏,商贾云集的通都大邑。
九江地处赣、鄂、湘、皖四省交界处,襟江带湖,背倚庐山,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 九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九江之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中“九江孔殷”、“过九江至东陵”等记载,后据《晋太康地记》记载,九江源于“刘歆以为湖汉九水(即赣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泽也”。长江流经九江水域境内,与鄱阳湖和赣、鄂、皖三省毗连的河流汇集,百川归海,水势浩淼,江面壮阔。
九江称谓的来历有两种,一是“九”为古代中国人认为的最大数字,“九江”的意思是“众水汇集的地方”,“九”是虚指;二是“以为湖汉九水(即赣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泽也”,即九条江河汇集的地方,“九”是实指。长江流经九江水域境内,与鄱阳湖和赣、鄂、皖三省毗连的河流汇集,百川归海,水势浩淼,江面壮阔。
九江作为行政区划最早出现在西汉,九江始建县,称柴桑,即现在的九江城,是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车骑大将军-灌婴在此凿井筑城戍守,称位城,又称灌婴城。三国时属东吴,隶武昌郡。
唐时,改九江郡为江洲,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河阳郡,至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江洲,五代十国时,江洲是南唐道德教化之地,故改浔阳为德化,废江洲,宋时,复置江洲。元代改为路,元末陈有谅自称皇帝,以江洲为都,明代,改路为九江府,清沿明制。
辛亥革命后废除帝制,1914年设道领县,将九江府改为河阳道,共领二十县,其中德化县因与福建省的德化县同名,于1914年改为九江县。 1917年设九江市,1921年3月,设九江行政厅,次年改设市政府。
1932年2月,设立行政区制。1936年又改为九江县,1949年5月7日九江解放。
7月19日设九江专员公署,原九江县的农村划九江县,原九江县的市区划分为九江市。1968年4月,成立九江专区革命委员会。
1971年2月,改为九江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改为九江地区行政公署,1980年九江市从九江地区划出,升为省辖市,市辖浔阳、庐山、郊区三区,1983年7月27日地市合并,同时实行市管县体制,现辖九江县、武宁县、修水县、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等九县、瑞昌市、浔阳、庐山两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共青开发区和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九江地处江南古陆成矿带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交汇地段,目前已发现的矿种有金属,非金属,能源矿产三大类80种,已探明储量的有44种,其中金、锑、锡、萤石储量居全省首位,铜居第二,钨居第三,石灰石、石英砂、大理石、花岗石、瓷土等蕴藏丰富,矿产潜在价值在千亿元以上。
1990年起跨进全国"万两黄金市"之列,最高年产量达1.7万两,主要生产基地有瑞昌洋鸡山,修水土龙山金矿。 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九岭,幕阜山脉,面积达85.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6.3%,活立木蓄积量2538万立方米,毛竹6196万株,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37种;动物资源有候鸟类115种,两栖类11种,哺乳类20种。
永修县吴城镇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有越冬候鸟126种,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白鹤有840只,天鹅3000多只,占世界首位,被外国专家誉为中国的"第二长城"。彭泽县桃红岭是稀有野生动物梅花鹿栖息之地,现有梅花鹿150只以上。
九江有鱼类109种,名贵鱼类有中华鲟、鲥鱼、彭泽鲫、虾虎鱼等,中华绒鳌蟹也是特产之一。九江水资源十分丰富,地表水资源136.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41.8亿立方米,可开发的水力资源32.9万千瓦。
长江过境长度151公里,年流量8900亿立方米,直入长江的河流流域面积3904平方公里,境内主要有修河、博阳河、长河三大水系,万亩以上湖泊有10个,千亩以上31个,全省最大的柘林水库库容达79.2亿立方米。鄱阳湖是省内诸河入长江的总通道,又是长江水量的调节器,有53%的水域在九江境内,面积近300万亩,沿湖12个县区,其中九江有6个。
九江雄蟠赣北,濒江扼湖,山水得天独厚。匡庐奇秀,天下闻名,佳境美景奇诡瑰丽。
其襟江带湖之势、悬泉云瀑之胜、登临旅居之便、中西合璧之风情集于一身,观光旅游与休养避暑的总体优势雄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