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旦姬昌 周文王姬昌嫡长子、武王姬发同年兄伯邑考简介
周文王姬昌嫡长子、武王姬发同年兄伯邑考简介
周代人物本名:姬考
别称:伯邑考
所处时期:商代
民族族群:中原族
性别:男
伯邑考人物平生
晚年阅历伯邑考是周文王姬昌的嫡宗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兄长。伯邑考的母亲名叫太姒,姒姓,是夏代建国君主夏禹子女有莘氏部落之女,周文王的正妻。太姒勤奋持家,遵守妇道,因而号称文母。
太姒与周文王生有十子,依次是宗子伯邑考、次子周武王姬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铎、七子郕叔武、八子霍叔处、九子康叔封、十子冉季载。
据《毛诗公理》引《大戴礼》纪录,周文王十三岁时,生下宗子伯邑考;十五岁时,生下次子周武王。
伯邑考十兄弟自幼深受母亲大姒的教育,以是他们从小到大,就没有做过违犯常理、荒谬离谱之事。在伯邑考的十兄弟当中,只要周武王和周公旦德重才高,是辅佐周文王的左膀右臂,以是周文王舍弃伯邑考,而立周武王为继承人。
纣王烹杀周文王被商纣王软禁后,事先伯邑考在商代做人质,担负为商纣王驾车之职。商纣王烹杀伯邑考,将他做成肉羹赏给周文王,并说:“贤人应该不会吃本身儿子做成的肉羹。”周文王最初照样吃下肉羹。商纣王评价说:“谁说西伯侯是贤人?吃了本身儿子做成的肉羹尚且不自知。”
伯邑考人物争议
(历史3xm.com.cn)伯邑考,姬姓,名考,“伯”是其排行,“邑”一说是注解其世子身份,一说是担负“邑”这个官职,因而故称伯邑考。

伯邑考散闻轶事
紫微星由来
伯邑考是伐纣之役的第一位牺牲者,周武王伐纣胜利后,姜子牙带玉虚封神,念其忠孝之心,封为中天北极紫微大帝之神,命为高贵之神,代表高贵、权利、帝皇;此为紫微斗数以紫微星为首泉源。姬昌返国后誓词为子报仇,但不幸壮志未酬身先死,而报仇之事就交给伯邑考的弟弟周武王来继承完成。周武王因而复兴国力,强兵富国并获得一代智囊姜子牙的助力而打败商纣竖立周代。
伯邑考伯邑考墓
伯邑考墓,位于河南安阳汤阴羑里城的西北角,距周文王演易处不远,有一个不太显眼的坟冢,宅兆前的墓碑上写的是“伯邑考之墓”。
本地老百姓说,这是兔儿冢。兔儿冢也叫“吐儿冢”。听说昔时文王在每次吃完肉羹后都找处所再吐出来,兔儿冢就是周文王吐肉羹的处所。传说事先周文王吐下的肉都变成了兔子,一蹦一蹦地都跑了。以是如今羑里城左近的老百姓中还流传着一句俗话:羑里城的兔子,打不得。在他们眼里,兔子是伯邑考的魂。
伯邑考艺术抽象
文学抽象在小说《封神演义》中,伯邑考素性敦朴仁爱,是一位逆子。父亲因惹恼纣王而被羁系,伯邑考为救援父亲,带了七香车、醒酒毡与白色猿猴三样异宝,献给纣王。
纣王妃子妲己见伯邑考长相俊美、琴艺绝伦,欲加密切,但却遭伯邑考正言羞耻,生气之下,先是诬害伯邑考调戏本身;又暗自现出原形,引出白猿的杀意,最初再诬害伯邑考的琴声是在暗骂纣王无德。因而伯邑考就这样被妲己诬害,割去四肢,万刃剁尸,做成肉饼后,妲己再送给他的父亲姬昌吃下。
也有版本说某日妲己来到伯邑考房里诱惑他,伯邑考他不但不平美色,以至严词责备妲己不守妇道,而引来卫士。此事惊扰纣王,欲查明事变委曲,妲己将罪名加于伯邑考,说伯邑考觊觎她的美色而将她强行拉进房中,纣王一听怒发冲冠马上杀了伯邑考,并做成肉丸子,并将肉丸送给姬昌食用,姬昌由卦象得知爱子遭劫,来日诰日接到早饭却也假装浑然不知地吃下以欺骗纣王,让纣王认为姬昌卜卦只是浪得虚名罢了,因而纣王就放了他。
最初姬昌终究施计回籍,当他方才踏上西周的地皮,便以为一阵恶心,张口吐出三只小白兔。他晓得这是伯邑考三魂所化,痛心的流下眼泪。这只小兔东瞧瞧西看看,便沿着亨衢直进姬昌所居的宫殿,在姬昌的夫人和母亲眼前徜徉。婆媳两人不知哪来的小兔,却见到它后心田升起一种莫名的伤心。此时天曾经黑了,小兔子又走到院里,瞻仰天空,为清福神柏鉴接引封神台中。姜子牙代玉虚元始天尊封神,念其忠孝之心,封为中天北极紫微大帝之神,命为高贵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