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同而为人都是第一次 古代第一次提出十大香药的应用出自

火烧 2022-10-18 06:51:42 1046
古代第一次提出十大香药的应用出自 香具有治病养生、怡情悦性的功效,故古人多以“香药”称之。不同的香最早的使用年代也不尽相同~一、沉香沉香是自然界极为稀少、珍贵的香料物质,同时也是一味名贵的中药,还是佛

古代第一次提出十大香药的应用出自  

香具有治病养生、怡情悦性的功效,故古人多以“香药”称之。

不同的香最早的使用年代也不尽相同~

一、沉香

沉香是自然界极为稀少、珍贵的香料物质,同时也是一味名贵的中药,还是佛教礼佛供佛的一种圣物,更是香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享有“众香之首”、“香中之王”等美称。

沉香在中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隋唐史料中就有丰富的记载,到晚唐及五代则又有更高度的发展。

宋代时,精品沉香是“一两沉一两金”。

到了明代,就已变为“一寸沉一寸金”,而当代人香道用香时也首推沉香。

二、檀香

檀香是种常见的香料,可分为紫檀、黄檀与白檀,经常作为东方庙宇焚香之用。

檀香用于制香历来被奉为珍品,不过,檀香单独熏烧,气味不佳,倘若能与其它香料巧妙调制,则可“引芳香之物上至极高之分”。

另外,檀香还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历来为医家所重视,谓之“辛、温;归脾、胃、心、肺经;行心温中,开胃止痛”。

外敷可以消炎去肿,滋润肌肤;熏烧可杀菌消毒,驱瘟辟疫。

三、龙涎香

龙涎香是抹香鲸的分泌物,遇热就会散发出异香,其香的最主要的用途在于调制合香。

香料里添加了龙涎香后可以使香烟凝聚而不易飘散。

《本草纲目》中记载:龙涎方药鲜用,惟入诸香,云能收脑麝,数十年不散。

又说焚之则翠烟浮空,出西南海洋中,人说是春天群龙所吐涎沫浮出,番人采得贩售,每两千钱。

其中记载龙涎香的形状,也有从大鱼腹中剖得此香,其形状初若脂胶,黄白色,干则成块,黄黑色,如百药煎而腻理,久了则呈紫黑色如五灵脂而光泽,其形体轻飘似浮石而腥臊。

焚烧龙涎香用量极少,只要有如一豆大的用量,就会异香扑鼻。

其最大的特色是能聚烟,将它与其它的香品混合,燃烧时有助于“翠烟浮空,结而不散”,极具欣赏性。

四、龙脑香

龙脑香是从龙脑树的树干中搜集的天然白色结晶粒,龙脑树生长于近海岸线排水良好的斜坡上。

龙脑香除了取自树心的天然结晶颗粒之外,也常砍倒龙脑树,收取树心涌出的胶脂。

剩余的木材进行加工后,可蒸馏出白色结晶。

由于所取得部位及方法不同,故有龙脑香、龙脑油及冰片等不同名称。

五、麝香

麝香为雄麝腺囊的分泌物,干燥后呈颗粒状或块状,有特殊的香气,味苦,可以制成香料,也可以入药,是中枢神经兴奋剂,外敷能镇痛、消肿。

麝香还是配制高级香精的重要原料,古代文人、诗人、画家都喜欢在上等墨料中加少许麝香,制成“麝墨”写字、作画,芳香清幽,若将字画封妥,可防腐防蛀,能够长期保存。

六、丁香

丁香,又称为鸡舌香,原产于东南亚及马达加斯加一带,引种于热带地区。

丁香树具有光滑的灰色树皮,叶片呈对生矛状,约十五公分长,覆有油脂腺,被压时会释放出丁香的香气。

丁香花朵呈深紫红色,长于小枝顶端,成聚伞花序。

但一般所见的是未开的花芽,干燥后即成干丁香。

其花季自八月持续至十二月,最初花芽为黄色,然后转成粉红色,最后变成红色。

自第6年可开始采收丁香,丁香干燥后会变成深红色或黑色。

其中红头丁香是最好的等级,其它等级的丁香,可用于提取丁香精油,是价值极高的杀菌剂。

七、安息香

安息香是佛典中常提及的香料,其名称由来是因为最早由安息国的商人传到中国。

同而为人都是第一次 古代第一次提出十大香药的应用出自

安息香是由安息香树所产生的脂汁块,该树叶呈卵形而尖,夏季开花,花为赤色。

安息香树除了做香料外,也可以作为袪痰药用。

八、 乳香是一种植物的分泌物,在树干切出较深的刻痕后,便会流出树胶和树脂凝固成含腊乳状的颗粒物质,这种乳黄色的颗粒即是乳香。

乳香过去常用来与檀香、龙脑、安息、苏合香等混合,用于佛家的烧香供养。

乳香的味道沉寂香甜,有助于情绪的沉淀,镇定焦躁及不安的心灵,是一种非常适合用于冥想及静坐的一种香料。

在中国还是一味中药,具有镇咳、去痰、行气止血等功效,对呼吸道是很好的杀菌剂。

九、郁金香

郁金以根部的香味而闻名。

郁金的根干燥、磨粉之后,再加入芳香剂,就可以制成爽身粉,常为印度的妇女所使用,从另外一种物质姜黄中也可获得一种类似的芳香粉。

郁金在六、七月时会露出黄及粉红的管状花,散发着和根部相同的芬芳气息。

加工根部时以蒸馏的方法,可生产30%的精质油,郁金香常使用于香水中。

十、降真香

降真香产地在马来半岛、婆罗洲北部及苏门答腊、中南半岛柬埔寨、广东西部等地。

其心材呈紫红色,是薰香、药用及染料的佳品。

在宋代的《香录》中,曾把降真香区分为番降、土降及广降三种。

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木部》“降真香”款记载:“降香,唐、宋本草收。

唐慎微始增之,而不著其功用。

今折伤金疮家多用其节,云可代没药、血竭。”而《证类本草》卷十二中记载:“降真香,出黔南。

伴和诸杂香,烧烟直上天,召鹤得盘旋于上。”宋代洪刍所著《香谱》中曾记载降真香适合制成合香:“其香如苏方木,然(燃)之初不甚香,得诸香和之则特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