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石榴的优势 怀远石榴的追溯历史
怀远石榴的追溯历史
石榴原产在古波斯及其附近。
即现在的伊朗、阿富汗、苏联的高加索等中亚地带。
在伊朗有史以前已有栽培。
纪元以前,即向西传入地中海沿岸各国,向东传至印度、中国等地,以后又传到朝鲜、日本。
2013年,世界各地几乎均有栽植。
石榴在我国虽非原产,但栽培历史至今已有两千余年。
晋·张华的《博物志》以及《广群芳谱》上均有记载:“有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榴种以归,名为安石榴。”据考察,石榴传入我国,并非西域一路,西南及沿海诸地,就有由海路引种于新加坡等地的。
怀远石榴盛誉久驻。
清代时已蜚声南北,清嘉庆年间编修的《怀远县志》土产卷中载:“榴,邑中以此果为最,曹州贡榴所不及也。
红花红实,白花白实,玉籽榴尤佳。”解放后怀远石榴也漂洋过海名扬它乡。
据1960年怀远县志初稿记载,怀远石榴曾远销到东南亚、欧洲等地。
其中,1958年在英国伦敦市场颇受欢迎。
苏联、捷克、保加利亚等国也慕名引种。
至于国内各地引种者,真是枚不胜举。
怀远石榴兴盛于清代,据传说境内荆山、涂山、大洪山、平阿山榴园遍布,面积在五千亩以上,株数有二十五万之多,年产在二百万斤上下。
石榴成熟季节,南北大贾云集怀远,车装舟载,十分兴盛繁忙。
怀远石榴历史悠久,据传说自唐代起已有栽植。
清人李汝珍在《镜花缘》中说:“武则天命即将石榴二百株,传谕兵部,解交武八爷查收。
此花后来送至东海郡,附近流传,莫不保护。”李翁所言虽有神话色彩,但自汉代至唐代,石榴在我国已有八百余年的栽培历史,从长安传到淮河流域的可能性是无疑的。
怀远石榴见诸文字记载的,从现有资料看,可追溯到明代。
明嘉靖年间,上蔡人张惟恕,时任巡按御史,游怀远时有《九日登山》诗:
泉水细润玻璃碧,榴子新披玛瑙红。
落日半山弦管发,百年此会信难逢。
九日即重阳节,正是怀远石榴硕果缀枝,披红挂彩的时候,诗人观清泉,品览红榴,遥想大禹群会诸侯于涂山的雄姿与盛况,其诗情画意油然而生。
石榴在古书上又有若榴、丹榴、天浆及金罂等名称。
考其名由,其说不一。
《齐民要术》中载:“凡植榴者,须安僵石枯骨于根下,即花实繁茂。
则安石之名义或取此。”医学家、植物学家李时珍则认为:“榴者,瘤也。
丹实垂垂如赘瘤也。”这或许是榴、石榴、安石榴等名称的由来吧。
石榴在我国分布极广,遍及各省区。
而重点产区多在黄河以南,就其著名者,除怀远石榴外,还有临潼、枣庄、会理、巧家、叶城等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