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曾国藩写作这篇声讨太平军的 讓曾國藩念念不忘的兩位太平軍對手是誰?審問李秀成揭示怎樣謎團
讓曾國藩念念不忘的兩位太平軍對手是誰?審問李秀成揭示怎樣謎團 撰文/趙夢得兩軍對壘歷來你死我活,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也會由於對彼此的能力進行深度認識,由此產生了某種意義上的欽佩。最大的敵人或許往往是最好的
讓曾國藩念念不忘的兩位太平軍對手是誰?審問李秀成揭示怎樣謎團

撰文/趙夢得
兩軍對壘歷來你死我活,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也會由於對彼此的能力進行深度認識,由此產生了某種意義上的欽佩。最大的敵人或許往往是最好的知己,因為這種對決讓彼此認識了一下。
太平軍的將領中,曾國藩對大部分人都嗤之以鼻,唯獨對林啟榮和羅大綱念念不忘,並藏在心中許多疑惑,多年後在抓獲李秀成後,謎團逐漸浮出水面。曾國藩在與林啟榮的對決中挫折極大,卻由衷欽佩他,因為林啟榮堅守九江的超級毅力讓曾國藩深深感到震撼。
李秀成自述
林啟榮從太平軍大頭兵做起,由於表現出色被提升為卒長,在東王楊秀清的關注下迅速被提升為士官正將軍,屬於中上層人物。此後他跟隨洪秀全妻舅賴漢英征戰安徽、江西,再度因功升為右八指揮。不久隨同石達開哥哥石祥楨攻佔九江。轉年再升為右十二檢點,成為九江重鎮首領。
1855年,太平軍四號人物石達開西征,林啟榮直接在其指揮下參與了石達開指揮大勝曾國藩的湘軍水師戰役。曾國藩大敗,以至於跳水自盡未遂。不過,這場戰役雖然是石達開指揮但曾國藩對林啟榮的印象太深刻了。這年秋天,曾國藩愛將湖南提督塔齊布久攻九江不下,最終嘔血而死。
天京事變時,林啟榮在九江沒有被影響。曾國藩派人給他送信,勸他「楊氏之黨」,因此必然是韋昌輝及其黨羽必要剪除之人,勸他不如投降,「誅戮韋黨,以快私仇。」並且還給他肯定「有強固之志,無殃民之罪。」言外之意就是只要你投降,結局比現在好很多。然而林啟榮當著信使的面把信給死了,因此曾國藩加大攻打武昌力度,讓李旭賓和楊載福率大軍圍攻九江。
影視形象
1857年開始激戰六天六夜,硬是拿不下九江,最後只得退兵。林啟榮守住九江,對穩定天京全局有著重大作用,因此被洪秀全封為忠貞侯。
10個月後,九江外圍的小池口、湖口相繼清軍佔領,九江成了孤城。在清軍陸上三面合圍、江上有水師巡邏的情況下,林啟容的守軍完全斷外援。隨著外援的斷絕
軍糧日益缺乏。林啟容下令在城內耕地種麥。但這個辦法
終究不能根解決問題。半飢半飽的守軍
體力當然大減。但是這一舉措,卻又加強了官兵死守的決心。1858年月30日起,清軍開始晝夜進攻。林啟容督率部下憑藉高城深壕堅守,清軍不能得逞。但李續賓畢不是省油的燈。看到地面仰攻無效
就改變辦法。東門外磨盤州開挖地道三處,用火藥炸城。5月日,將東門城牆轟塌數丈,還是沒能攻進。5月日,又將南門城牆轟塌十丈余
形勢十分嚴峻。林容指揮部下,在缺口處拋擲火藥桶,炸死炸傷攻城清軍
堵住缺口。李續賓當然不肯就此罷手。第二天接著挖,炸藥多處齊發,城牆被轟塌百餘丈,最終一萬七萬餘人全部被殺,林啟榮至死未降。
湘軍
此前,李續賓、楊載福猛攻不下時,曾國藩給朝廷奏摺里,說林啟容「負死固守,其堅悍凶頑,實出意料之外其堅博凶項
實出意料之外」。1858年5月終於攻下,曾國藩又在給其弟的家書里,由衷贄嘆:林啟榮之堅忍,實不可及也。"
1863年
洪秀全追在追封功臣時,封林啟容為勤王。李秀成被俘後,以尊敬的口氣,稱林啟容為開國功臣。
什麼叫死守?林啟容在九江的作為,是一個明確、充分的答案。從他進佔九江到最後全軍出已,將近六年之久。最後一次的守衛戰
也有十六七月,援兵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小池口、湖口失守後個余月,連一粒糧也運不進九江城,同時,連鳥也飛不出這座攻守雙方挖掘了兩重深壕的孤城,如此堅守,在中國乃至世界戰爭史上都堪稱未罕見。由此讓曾國藩對此人印象深刻,從某一種角度來講,他確實是很讚賞這位曾經讓他焦灼的對手。
二、羅大綱,為何是前期太平軍戰功最大卻不被封王?他真正死於誰手?
1864年,曾國藩在俘獲忠王李秀成後,在對其進行審訊時帶著疑惑不解還提到了已經死去十年的一位叫羅大綱的人物。問李秀成羅大綱:「何以未追王爵?」而李秀成以「其事甚亂,無可說處」搪塞過去。
羅大綱
那麼真正的羅大綱在早期太平軍到底是怎樣的人物?以至於死了十年還讓曾國藩疑惑,因為在曾國藩來看,羅大綱這個對手太可怕了,軍功如此之大為何沒被封侯爵,一直成了他揮之不去的疑惑。
在當時的一本情報《賊情彙纂》中有對羅大綱的個人信息進行描述:「羅大綱剽悍機警,賊中號為能者。」並且將羅大綱在太平軍班子與楊秀清、馮雲山並列,認為他「於行陣機宜,山川形勢,頗能諳習。」
甚至當時的一本《武昌紀事》說,羅大綱的戰力,遠遠超過韋昌輝、秦日綱之上。同時也有作證資料形容羅大綱「極亡命,最猖獗,凡戰窮蹙時,皆以大綱往。」
在多年後,洪仁玕在《開朝精忠軍師干王寶制》中說:「東王、西、南、翼王、羅大綱所以屢戰屢勝者」如何如何。將地位遠遠低於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石達開的羅大綱與其他幾位王並列,可以看出羅大綱早期的戰績是相當突出的。
影視畫面
羅大綱,廣東人,早年還曾參加過「天地會」,「素為海中劇盜,擄掠商賈」。還曾販運過鴉片,可謂經歷豐厚。太平軍公開造反時,與其堂兄羅瓊對率眾參加,任左二軍軍帥。因能攻堅,善速戰速決,屢為先鋒。攻永安,從永安突圍,破全州,克武昌,佔九江,破安慶,直至首先從水西門攻入南京。因而,在大平軍中聲名卓著,在清朝軍隊、政府官員眼中也像個瘟神。
隨後,又攻佔鎮江,並設防固守。在鎮江期問,還與一些外國人打交道,可算是太平軍中極少數辦理「涉外」事務人物之一。1854年春,奉命隨胡以晃轉戰漸皖,儘力籌集糧草解回南京。
同年冬,率部駐湖口、九江間之梅花洲。1855 年2月,參與大敗湘軍水師,從而幫助了林啟容固守九江。但被隨即調駐安慶
不久之後戰死。
對於太平軍,羅大綱的功勞遠在秦日綱、胡以晃之上。可是,他死時的官職只是冬官正丞相。而秦日綱則於1854年由頂天侯升為燕王,胡以晃也在同年由護天侯晉為豫王。《賊倩彙纂》
他「因非粵西老賊,功在秦日綱上而不封侯王,心甚快快」。他被壓低,功大而未有封爵是明擺著的。
以至於他已死了近十年,曾國藩對此還心存疑惑。
曾國藩畫像
羅大綱沒有被封的根本原因是「非粵西老賊」,即不是廣西最早入伙者,此外他是天地會來的,因此只能算是洪秀全可以利用的同路人。
除了不是洪秀全的自己人外,羅大綱經常發表一些不同意見。當洪秀全進入南京後,他立刻大興土木,建造天王府,「城周圍十餘里,牆高數丈,內外兩重」,外面叫「太陽城」,裡面叫「金龍城」,大殿叫「金龍殿」。大門外高懸十餘丈的黃綢,用硃紅色書寫了直徑五尺的大字,遠近數里可見,上面寫的是:大小眾臣工,到此止行蹤;有詔方許進,否則雪雲中。雪雲中就是雲中雪,「刀」的意思。
但是羅大綱卻說:「天下未定,乃欲安居此都,其能久乎?吾屬無類矣。
此外,在洪秀全下達北伐命令時,羅大綱竟然公然抗旨,並且直接陳述北伐不可能成功,而後來的預判完全證明羅大綱是正確的:「欲圖北必先定豫,車駕駐汴,軍乃渡河。否則,先定南九省,無後顧憂,然後三路出師……會獵燕都。若懸軍深入,犯險無後援,臣不敢奉詔。」
而北伐最終確實是因為孤軍深入,糧草斷絕而被僧格林親一舉消滅。
對於羅大綱這個「刺頭」?,洪秀全看他非常有本事也不能不隱忍,只不過回來不論功行賞封侯封王,還要將他到處折騰,無法安穩調整,最終在疲於奔命中走,最終死於的是疲於奔命。本質來講,他是死於洪秀全。有趣的是,到了1862年,洪秀全共封了二千七百多個王,堪稱王爵大甩賣,就差喂馬的也封王了。?
很赞哦! (1050)
相关文章
- 太平天国占领苏州 太平军攻陷苏州时咋对待妇女? 妇女被肆意玩弄
- 曾国藩写作这篇声讨太平军的 曾国藩剿太平军功不可没为何结局死于清廷之手?
- 太平天国为什么不北伐 北伐太平军到河南的时候 为什么大肆抢占民众的马匹?
- 太平军凌迟 北伐太平军每到一个地方 为什么就把监狱里的犯人放出来?
- 曾国藩写作这篇声讨太平军的 讓曾國藩念念不忘的兩位太平軍對手是誰?審問李秀成揭示怎樣謎團
- 曾国藩如何平太平天国 人的脑袋有多重?曾国藩斩首太平军猛将,称了一下,十多斤
- 太平军凌迟 太平军坚守小城:一万清军拿不下,调来一万五千斤大炮也没戏
- 太平军凌迟 太平軍殘部威震南美:一場狂歡式意淫
- 太平军对清军暴行 太平军三河大捷,清军悍将李续宾自刎而死的原因是什么?
- 太平天国被剁碎的将领 太平军最后一名将领,李文彩最后结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