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遗诏真被改的吗 秦始皇之死与遗诏的真相
秦始皇之死与遗诏的真相
原标题:秦始皇之死与遗诏的真相

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在第五次也最后一次巡行途中去世。五次巡行也是秦始皇行程最远、历时最长、最为壮观的一次。
秦始皇是巡行到平原津后病倒了,得了什么病历史上没有记载,《史记》记载死亡的日子是“七月丙寅”。由于病情不断恶化,他开始准备遗嘱。皇帝的遗嘱称“遗诏”。《史记·李斯列传》记载,秦始皇写给长子扶苏的信只有十二个字:“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内容非常简单,但这是皇帝的临终遗嘱,意义重大。
扶苏因在焚书坑儒时劝谏秦始皇而被贬到北边的上郡,负责监视指挥修建直道的蒙恬。秦始皇给扶苏所下遗诏的意思是:“把军队委托给蒙恬,到咸阳与我的灵柩相会,然后将我埋葬。”秦始皇大概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病不可能捱到回咸阳。如果死在巡行途中,遗体要被送回咸阳。秦始皇的巡行路线是从北边的长城经直道回到咸阳。蒙恬和扶苏所在的上郡就在这条路线上,让他们赶到咸阳与死去的秦始皇相见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情。
秦始皇想将自己的灵柩和葬礼仪式都委托给扶苏,让蒙恬将军的军事势力作做的后盾。丧礼是在棺前举行一系列仪式,葬礼则是将棺埋入墓穴的仪式。在古代中国,丧礼同时也是太子即位皇帝的场合。埋葬时将棺埋入地下,用版筑夯实墓穴,在地上修筑坟丘。此前的建设工程是征发刑徒进行的,下葬则由征调的士兵完成。秦始皇原本也希望这件事由蒙恬率领的军队来完成。
总之,这份遗诏认可长子扶苏为秦始皇的继承人。
但是《史记》也记载,秦始皇临死前给长子扶苏的遗诏被赵高销毁了,在他死后,赵高伪造了两份遗诏,这对秦始皇死后的政治形势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秦始皇死后,赵高、胡亥、李斯三人进行了秘密活动。他们将秦始皇在沙丘立的遗诏毁掉,伪造了新的诏书。伪诏有两个,一是立胡亥为太子,一是分别赐扶苏、蒙恬死罪。由于秦始皇已经死了,用秦始皇的玺印在新写的文书上封印并不是一件难事。
赵高等人用辒辌车(密闭的箱形车,通过开闭小窗调节温度)运载秦始皇的遗体,知道这件事的只有赵高等三人和近臣五六人。在秦始皇生前服侍他的宦者仍同乘一辆车,跟秦始皇活着时一样奉上膳食,并裁决上奏文书。他们载着秦始皇遗体,伪装成和秦始皇活着时一样,按照原来的路线继续巡行。巡行队伍从井陉穿过太行山脉,甚至特意北上到北边长城所在的九原郡,由于天气炎热,尸体开始散发出腐臭味。于是他们在车上放了一石(30千克)鲍鱼,以掩盖尸臭味。
秘密运送遗体的一行人,从蒙恬刚刚竣工的军事道路直道急速返回咸阳。这是秦始皇第一次走直道,却是在死后。在最后这段行程中,胡亥、赵高、李斯按照秦始皇活着时的样子侍奉已经死去的秦始皇,因此那些不明真相的人都以为秦始皇还活着。他们若能骗过同行的臣下,地方上的人就更不可能知道。他们在长城一定做出了威慑匈奴的举动—如果匈奴知道秦始皇已经死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越过长城来。骗过匈奴人后,一行人进入直道,一口气直奔咸阳。
赵高一行人是否经过扶苏和蒙恬所在的上郡呢?他们确实伪造了两份诏书,一份诏书立胡亥为太子,一份诏书派使者到扶苏、蒙恬那儿赐他们死罪。扶苏根本没有想到这时父亲已经死了,赵高他们以“扶苏曾向父亲进谏属于不孝之举”为理由,赐剑给他,扶苏毫不迟疑自杀了。蒙恬感觉事情蹊跷,被监禁在阳周。赵高一行回到咸阳后立即发丧,随后举行了大行的丧礼。皇帝死后尚未确定谥号时称“大行”。做了太子的胡亥即位,成为新的皇帝。“二世”是取代谥号的死后称号,胡亥当时的称呼就是“皇帝”,而眼前躺在灵柩里的秦始皇却是“大行”,他被正式埋葬后才开始被称作“秦始皇”。
相关文章
- 秦始皇嬴政的身世 秦始皇兵马俑的造型暗藏玄机?暗含了什么玄机和秘密?
- 子婴是秦始皇什么人 古代神童故事 三十五、秦始皇儿语震撼不韦心
- 秦始皇嬴政的身世 秦始皇有几个儿子?他们分别叫什么?
- 子婴是秦始皇什么人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还是弟弟?子婴身世大揭秘
- 秦国统一六国关键战役 揭开秦始皇统一的代价:22场战役斩首敌人181万人
- 子婴是秦始皇什么人 吕不韦是秦始皇的父亲吗?不韦和秦始皇的关系
- 子婴是秦始皇什么人 赵高为什么要背叛秦始皇?赵高和秦始皇的关系如何?
- 秦国统一六国的顺序 秦始皇统一六国只是捡了个现成便宜
- 秦始皇晚年 解密:秦始皇苦寻的不老药究竟是何物
- 历史上有没有赵高这个人 历史上的赵高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