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炎帝与玉帝 黄帝皇帝皇上区别,玉帝大还是皇帝大还是皇上大?哪个最大?

火烧 2022-07-16 21:07:14 1052
黄帝皇帝皇上区别,玉帝大还是皇帝大还是皇上大?哪个最大? 玉帝大还是皇帝大还是皇上大?哪个最大? 神话传说来讲玉帝管不着人间还害怕皇帝,不然怎么不让皇帝能飞天呢,一个真正的皇帝神话传说里都是有紫薇真气

黄帝皇帝皇上区别,玉帝大还是皇帝大还是皇上大?哪个最大?  

玉帝大还是皇帝大还是皇上大?哪个最大?

神话传说来讲玉帝管不着人间还害怕皇帝,不然怎么不让皇帝能飞天呢,一个真正的皇帝神话传说里都是有紫薇真气护身的神魔伤不了天道圣人杀不得不然紫薇真气会教你做人,相反的其实皇帝也伤不了玉帝玉帝有九龙真气护体他俩打架那就是两条真龙打架不信去看电视剧的 传说

中国古代皇帝全部的名字

一、奴隶社会

1、炎黄:公元前2697年-约前2599年涿鹿(今河北涿鹿)神农炎帝 轩辕黄帝(炎黄齐名)

2、尧唐:约前2357年-约前2262年平阳 (今山西临汾) 唐帝尧

3、舜虞:约前2262年-约前2029年蒲阪 (今山西永济) 虞帝舜

4、夏朝:约前2029年-约前1981年 约前1933年-约前1559年斟鄩阳城(今河南洛阳) (今河南登封)夏王禹 夏王启 夏王少康

5、有穷:约前1981年-约前1973年鉏(今河南滑县) 有穷王夷羿

6、寒朝:约前1973年-约前1933年寒水(今山东潍坊)寒王寒浞

炎帝与玉帝 黄帝皇帝皇上区别,玉帝大还是皇帝大还是皇上大?哪个最大?

7、商(殷)朝:约前1559年-约前1046年约前1559年-约前1300年(商)

8、周朝:约前1046年-前256年

(1)西周:约前1046年-前771年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周文王姬昌 西周武王姬发

(2)东周:前770年-前256年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平王姬宜臼

①——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②——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会

9、秦朝:前221年-前206年咸阳(今陕西咸阳)秦始皇嬴政

10、西楚:前206年-前202年彭城(今江苏徐州)西楚霸王项羽

11、汉朝:前202年-263年(包括蜀汉)

12、西汉:前202年-公元8年长安(今陕西西安)西汉高祖刘邦

13、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长安(今陕西西安)新太祖王莽

14、玄汉:公元23年-公元25年长安(今陕西西安)玄汉更始帝刘玄

15、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洛阳(今河南洛阳)东汉光武帝刘秀

16、三国时期:220年-280年

(1)曹魏:220年-265年洛阳(今河南洛阳)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

(2)蜀汉:221年-263年成都(今四川成都) 蜀汉昭烈帝刘备

(3)孙吴:222年-280年建业(今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

17、晋朝:265年-420年

(1)西晋:265年-316年洛阳(今河南洛阳)西晋武帝司马炎

(2)东晋:317年-420年建康(今江苏南京)东晋元帝司马睿

18、十六国:304年-420年

19、十六国末期:420年-439年

20、南北朝:386年-589年

(1)南朝:420年-589年

①刘宋:420年-479年建康(今江苏南京)刘宋武帝刘裕

②南齐:479年-502年建康(今江苏南京)南齐高帝萧道成

③南梁:502年-557年建康(今江苏南京)梁武帝萧衍

④南陈:557年-589年建康(今江苏南京)陈武帝陈霸先

(2)北朝:386年-589年

①北魏中后期:420年-557年平城 洛阳(今河南洛阳)(今山西大同)北魏道武帝拓跋珪 北魏孝文帝元宏

②东魏:534年-550年邺城(今河北邺镇)东魏孝静帝元善见

③西魏:532年-556年长安(今陕西西安)西魏文帝元宝炬

④北齐:550年-577年邺城(今河北邺镇)北齐文宣帝高洋

⑤北周:557年-581年长安(今陕西西安)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

21、隋朝:581年-618年长安(今陕西西安)隋文帝杨坚

22、唐朝:618年-690年 705年-907年长安(今陕西西安)唐高祖李渊 唐中宗李显

23、武周:690年-705年神都洛阳(今河南洛阳)武周武后武则天

24、五代:907年-960年

(1)后梁:907年-923年汴京(今河南开封)后梁太祖朱温

(2)后唐:923年-936年洛阳(今河南洛阳)后唐庄宗李存勖

(3)后晋:936年-947年汴京(今河南开封)后晋高祖石敬瑭

(4)后汉:947年-950年汴京(今河南开封)后汉高祖刘知远(暠)

(5)后周:951年-960年汴京(今河南开封)后周太祖郭威

25、十国:907年-979年

26、辽朝(契丹):916年-1125年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27、宋朝:960年-1279年

(1)北宋:960年-1127年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太祖赵匡胤

(2)南宋:1127年-1279年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高宗赵构

(3)西夏:1038-1227年兴庆(中兴)(今宁夏银川)西夏景宗李元昊

(4)金朝:1115年-1234年中京(今北京市)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5)大蒙古国:1206年-1271年曲雕阿兰(今蒙古国肯特省)蒙古(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

28、元朝:1271年-1368年大都(今北京市)元(蒙古)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

29、明朝:1368年-1644年应天(今江苏南京) 京师(今北京市)明太祖朱元璋 明成祖朱棣

(1)后金:1616年-1636年盛京(今辽宁沈阳) 后金(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2)大顺:1644年-1644年京师 (今北京市) 闯王李自成

30、清朝:1636年-1912年盛京 京师(今辽宁沈阳)(今北京市)清(后金)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

31、中华帝国:1915年-1916年北平 (今北京市)洪宪帝袁世凯

32、伪满洲:1932年-1945年新京 (今吉林长春)康德帝爱新觉罗·溥仪

扩展资料:

超过80岁的皇帝有五位:

清高宗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梁武帝萧衍、则天大圣皇帝武曌、宋高宗赵构和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

70岁到79岁的皇帝有12位:

十国楚武穆王马殷,唐玄宗李隆基、十国前蜀高祖王建、明太祖朱元璋,三国吴大帝孙权,五代南平高季兴、十六国后燕高祖慕容垂、汉武帝、唐高祖李渊、辽道宗耶律洪基、西夏仁宗李仁孝、十六国南燕高祖慕容德。

60岁到69岁的皇帝有38位:

1、新建兴帝王莽,清圣祖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清宣宗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十六国西凉武昭王李暠,宋孝宗赵昚、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周帝吴三桂、十六国北凉高祖沮渠蒙逊、后唐明宗李嗣源、金世宗完颜雍、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蜀汉怀帝(后主)刘禅、明成祖朱棣。

2、隋文帝杨坚、蜀汉昭烈帝刘备、唐德宗李适、西夏神宗李遵顼、汉光武帝刘秀、十六国后凉高祖吕光、汉高祖刘邦、宋武帝刘裕、清末帝爱新觉罗·溥仪、金太宗完颜晟、后蜀高祖孟知祥、辽圣宗耶律隆绪、十六国后秦高祖姚兴、清仁宗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后梁太祖朱温、明世宗朱厚熜、宋理宗赵昀。

50岁到59岁的皇帝有60位:

宋太宗、明神宗、雍正帝、宋宁宗、陈高祖陈霸先、宋钦宗、唐高宗、齐高帝萧道成、晋武帝、唐中宗、唐睿宗、汉献帝、齐武帝、陈宣帝、唐代宗、宋仁宗、宋徽宗、晋简文帝、陈后主、清太宗、唐太宗、后周太祖、秦始皇、宋太祖、隋炀帝等。

40岁到49岁的有55位:

梁简文帝、汉景帝、明仁宗、梁元帝、汉文帝、南唐后主李煜、明宪宗等。

30岁到39岁的有62位:

魏文帝曹丕、后周世宗柴荣、明光宗朱常洛、明宣宗朱瞻基、明武宗朱厚照,清德宗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魏明帝曹叡,宋英宗赵曙,明穆宗朱载垕,宋度宗赵禥、明思宗崇祯帝朱由检、清文宗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明代宗朱祁钰等。

20岁到29岁的有50位:

秦二世皇帝胡亥、汉昭帝刘弗陵、清世祖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明熹宗朱由校等。

10岁到19岁的有28位:

五代后汉隐帝刘承佑,五代后周恭帝,清穆宗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晋穆帝司马聃,唐敬宗李湛,唐哀帝李柷,汉废帝刘辩,宋废帝刘子业,宋顺帝刘准等。

而十岁以下的娃娃皇帝有七位:

八岁汉质帝刘缵,六岁的元宁宗孛儿只斤·懿璘质班、三岁的北魏幼主元钊,两岁的汉冲帝刘炳才生下100天就登基、不满周岁就死去的汉殇帝刘隆,还有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敬哀公主元姑娘(有争议)也不满周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皇帝

历史上黄帝真的存在吗 黄帝是皇帝吗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1] ,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黄帝不是皇中国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

皇帝 和 黄帝 的 区别

“皇”与“帝”都是社会地位的一种象征,且二者几乎等同。所以这两字经常连用,是一个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最高统治者,可以说是对具有次社会地位的一类人的称呼,属泛指。“黄帝”则是特指,指中国历史上传说时代的一个部落联盟首领,他是开创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先祖。传说中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相传黄帝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名号轩辕(天鼋)氏,在姬水生长成人,所以又以姬为姓,后来在有熊(新郑)建立国家,故又称有熊氏。他以土德为王,土是黄色,所以叫黄帝。黄帝是古史传说中的人物,关于他的传说中最精彩的就要数黄帝与炎帝、蚩尤的战争了。最终黄帝取得了胜利,被各部落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在黄帝时期,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都先行发明,并得到发展,他的功劳为后世所称赞,被誉为华夏的“人文初祖”。

因其是传说中的人物,经历的时间比较久远。故有“黄帝”不是一个人,而是对那一部落首领的总称一种说法。“黄”是因为该部落崇尚“土德”,以“土德”王天下!在五行五色中,土色为黄,故以“土德”王天下的部落首领以“黄”为号——黄帝!

参考资料: ://baike.baidu/view/1989.?wtp=tt

中国第一个皇帝是谁

中国第一个皇帝当然是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扩展资料:

对秦始皇的评价:

尽管秦朝仅仅延续了15年,但秦始皇确立的统治模式却一直延续下去。秦始皇是中国2000余年中央集权封建帝制的主要设计者,影响之深广,为任何其他帝王所难以相比。世界历史上,开创了一个庞大帝国的帝王还有很多,但他们的实际影响却无法同秦始皇相比。

中国人口历史上一直占世界人口的20%以上,对中国有重要影响就可视为对世界有重要影响,而且由于中央集权和忠君思想,帝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远大于对其他许多国家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到秦始皇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开始的第一个皇帝到最后一个皇帝(按顺序)

五帝时期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夏朝 禹开始、桀结束 商朝 汤开始、纣结束 西周 武王姬发开始、幽王姬宫涅结束 东周 平王姬宜臼开始、*王姬延结束(春秋战国群雄纷起,仅是名义上的皇帝) 秦朝 始皇赢政开始、二世赢胡亥结束 西汉 高祖刘邦开始、儒子刘婴结束 新 王莽(很多人都会忽略) 东汉 光武刘秀开始、献帝刘协结束 三国 文帝曹丕、昭烈帝刘备、大帝孙权开始(三国并立,不算真正的皇帝) 西晋 武帝司马炎开始、*帝司马邺结束 东晋 元帝司马睿开始、安帝司马德宗结束(与北部众多少数民族政权并立,不算真正的皇帝) 南北朝 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台,虽有很多人称帝,但没有真正的统一,更没有真正的皇帝 隋朝 文帝杨坚开始、炀帝杨广结束 唐朝 高祖李渊开始、哀帝李祝结束(中间武则天称帝,国号为周) 五代十国 乱哄哄一塌糊涂,没有真正的皇帝,都是割据一隅,昙花一现 北宋 太祖赵匡胤开始、徽宗赵佶结束 南宋 高宗赵构开始、端宗赵罡开始(与北部及中原女真族的金国并立,偏安江南,不算真正的皇帝) 元朝 世祖忽必烈统治中原开始、惠宗妥欢帖穆尔结束 明朝 太祖朱元彰开始、思宗朱由检结束 清朝 顺治帝福临统治中原开始、宣统帝溥仪结束 三国、东晋、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虽有难以记数的英雄或草莽纷纷称帝,可谓躲进小楼成一统,不能称为真正的皇帝 其实,南宋偏安一隅,北方及中原大部分土地都被女真人建立的金政权(后来是蒙古人的蒙古政权)统治,也不能称为真正的皇帝。至今没有学者提出异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的历史实际上只是汉族的历史,中国的史学是汉族学者在写。大汉族心理使然。 中国历史上真正的皇帝,少数民族的有:元朝——蒙古族;清朝——满族(女真后裔) 另外: 北魏(鲜卑族) 道武帝拓跋圭开始,孝武帝元修结束,与汉族的宋、齐、梁政权并立; 金(女真族) 太祖完颜阿骨打开始,哀宗完颜守绪结束,与汉族的南宋并立。 这两个少数民族政权虽然没有统一中国,但就其存在的时间、统治的地域而言,都比同时期的汉族政权要显赫,也对中国的历史进程、文化形成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清朝有几个黄帝?皇帝都叫什么名字?

清帝王谱

历史长河 帝王 帝王介绍 期间历史事件 公元1616年登基 公元1626年去位 太祖(努尔哈赤)8 出生:公元1559年--去世:公元1626年(在位10年) 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的一个满族奴隶主的家庭。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自中称王”。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赫图阿拉建元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与明将袁崇焕在宁远交战中,大败而回并受伤,于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死去。终年68岁。 包衣奴,萨尔浒之战,移宫案,红丸案,宁远之战, 公元1627年登基 公元1643年去位 太宗(皇太极)8 出生:公元1592年--去世:公元1643年(在位16年) 爱新觉罗。皇太极,是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其母叶赫那拉氏。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即后金汗位,在位17年,卒于清崇德八年(1643)。庙号“太宗”。 袁崇焕之死,徐霞客游记,松锦之战, 公元1643年登基 公元1661年去位 世祖(福临)8 出生:公元1638年--去世:公元1661年(在位18年) 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 扬州十日与嘉定三屠,李自成败亡, 公元1661年登基 公元1722年去位 圣祖(玄烨)8 出生:公元1654年--去世:公元1722年(在位61年) 康熙帝名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三藩”,尼布楚条约,三征噶尔丹,聊斋志异,柳条边,迁海令 公元1722年登基 公元1735年去位 世宗(胤祯)8 出生:公元1678年--去世:公元1735年(在位13年) 雍正帝胤祯,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岁的胤祯继承帝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庙号世宗。 恰克图条约 公元1735年登基 公元1795年去位 高宗(弘历)8 出生:公元1711年--去世:公元1799年(在位60年) 乾隆帝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89岁。 四库全书,文字狱 公元1796年登基 公元1820年去位 仁宗(颙琰)8 出生:公元1760年--去世:公元1820年(在位24年) 嘉庆帝颙琰,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庙号“仁宗”。 白莲教起义,天理教起义 公元1821年登基 公元1850年去位 宣宗(旻宁)8 出生:公元1782年--去世:公元1850年(在位29年) 道光帝旻宁是清朝入关后的帝六代皇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位30年,终年69岁。 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公元1850年登基 公元1861年去位 文宗(奕詝)8 出生:公元1831年--去世:公元1861年(在位11年) 咸丰帝奕詝,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故。在位11年。 太平天国起义,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辛酉政变, 公元1861年登基 公元1875年去位 穆宗(载淳)8 出生:公元1856年--去世:公元1875年(在位14年) 同治帝载淳是咸丰与叶赫那拉氏的独生子。生于咸丰六年(1856)。同治十二年亲政。次年卒,年19。庙号“穆宗”。 辛酉政变,垂帘听政, 公元1874年登基 公元1908年去位 德宗(载湉)8 出生:公元1871年--去世:公元1908年(在位34年) 光绪帝载恬,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他在位34年,光绪十三年病死,终年38岁。 马关条约,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与辛丑条约, 公元1908年登基 公元1911年去位 宣统帝(溥仪)8 出生:公元1906年--去世:公元1967年(在位3年) 爱新觉罗。溥仪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2月7日)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王府。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势,终年61岁。 辛亥革命, 登基时间:不详 去位时间:不详 慈禧(叶赫那拉)8 出生:公元1835年--去世:公元1908年在位时间不详 慈禧并不是皇帝,但是她掌权48年,所以在这里列出.慈禧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11月28日),其父惠征。慈禧年二十二时,生下载淳,母以子贵,晋封懿妃,次年又晋封为懿贵妃,在宫中地位日显。 ://baike.baidu/view/5405.

参考资料: ://hi.baidu/007

中国历史上有几个姓王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共有两位姓王的皇帝,分别是王建与王莽。

一,王建-前蜀

五代十国时期,在四川建立的一个地方割据政权前蜀的开国皇帝。王建于唐末(847年)出生于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少年时代就是个无赖,以屠驴和贩私盐为生,后投了唐朝军队,逐渐有了自己的势力。

后来占领了成都,夺得了西川之地,897年又夺得了东川和渝地(今重庆),完全占有了两川之地。907年到来,这一年朱温灭了唐朝建立后梁,王建于是在成都称帝,国号“大蜀”,史称“前蜀”。

二,王莽-新朝

王莽出生于西汉末年的贵戚王氏家族,为人谦恭,礼贤下士,在朝廷中颇有威望,并且凭借家族的权势,逐步掌握朝廷大权,被看作是“周公再世”。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汉建新,建立新朝,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扩展资料:

王姓,中华姓氏之一,全国第一大姓氏。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针对王姓的起源,存在起源姬姓、起源自子姓、起源自妫姓等观点。当然,从认同度上来说,一般认为王姓起源自黄帝的姬姓。

早在2500多年前的周朝时期,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称王子晋或者姬晋,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古时的王姓名人

一,王昭君:王昭君被誉为中国四大美女之一。

二,王充:此公为后世称道的是他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他写出的《论衡》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杰出的无神论著作。

三,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大家,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后人认为是“天下第一行书”。

四,王安石:位列“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不仅是富有声望的文学家,更是一位出类拔萃的的政治家和改革家,“王安石变法”是北宋富国强兵的一次积极尝试。

五,王阳明:王阳明也叫王守仁,作为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他所著的阳明学说直到今天仍在影响着很多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姓

皇上(16)玉帝(14)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